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黄杰

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黄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思维导图,词汇教学,话题,发散

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黄杰[1](2019)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究——基于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系列教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导图是一种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帮助人们思考和记忆的方法,是将思维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思维导图能很好地实现英语学科素养中所倡导的培养目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7期)

邓晓丽[2](2019)在《立于课堂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外研《新标准英语》(叁起)Book 5 Module 8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阅读是学生巩固和积累词汇量的好方法,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还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新标准英语》课文教学的设计,通过阅读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阅读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运用词汇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昳[3](2019)在《基于教材评价的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明确提出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项教学目标之一,重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将文化意识列为四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为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和减少跨文化交流中日益增加的交际失误,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教材既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又让学生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研究以外研社版《英语》(新标准)高中部分为例,根据课标的七级文化意识目标要求,再结合Cunningsworth,McDonough&Shaw,Litz和Yasemin等人的教材评价标准为理论依据,分别从文化内容的话题选取、任务活动设计、语篇体裁、语言技能和版面设计五方面来评价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设计。本研究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为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该教材提供了怎样的文化信息和内容?(2)其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内容是否能以及如何有助于教师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解答以上研究问题,研究者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某高中高二年级的200名学生和四位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新标准)中设置了丰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信息和内容,同时也满足新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2)教材设置的文化内容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但所提供的满足跨文化交流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还不够全面。(3)教材中的部分文化信息内容比较过时,跨文化的对比差异不够显着。同时,教师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文化参考资料不足以及自身文化知识的欠缺等困难。通过此研究,结合学生和老师对教材和跨文化学习的反馈,发现教材的优缺点,从而为教材的修订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对促进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7)

张萍,霍丽红[4](2019)在《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优质课堂提问研究——以《新标准英语》(外研版一年级起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问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对信息进行"输出——传递——反馈"的主要渠道,影响课堂交际实效。优质的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本文结合《新标准英语》(外研版一年级起点)的若干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设置多样优质的课堂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赵文娟,刘爱[5](2019)在《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1听说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节听说课的教学设计采用PWP教学模式,即"Pre-listening(听前)—While-listening(听中)—Postlistening(听后)"。教师在听前环节导入"问路和指路"的话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词汇与语言表达;在听中环节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文章主旨,把握细节信息,渗透听力策略并培养听的能力;在听后环节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练习如何运用语言,从而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英语学习》期刊2019年01期)

刘玉宏[6](2017)在《外研版《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变快,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经济文化全球融合步伐的加快,英语教学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外研版的英语教材,从内容设置、教法设计以及知识把握的程序上,都非常符合现阶段适龄青少年的状况。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经过了多次修改。外研社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内容设置,教法要求,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改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整合、(本文来源于《中学生英语》期刊2017年36期)

何浩程,李艺云,吴青梅[7](2016)在《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 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教学内容来自新标准《英语》(叁起)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 1。本课围绕当下的热门话题"足球运动",引出相关语言内容的学习。由于"I can...""Can you..."这样的句型是学生学过的,因此,本课要重点学习放在"well"的表达方式上,即"You can…well",并以此句型来表扬、评价、肯定他人,达到鼓励他人,(本文来源于《英语学习》期刊2016年11期)

徐丽莉[8](2015)在《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由此可见,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建构起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初步的与他人沟通能力,交流个人情感、文化异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学习不同文化和学科知识。同时,学生要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习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期刊2015年36期)

佟岩[9](2015)在《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11 Body Language复习课课例及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内容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11 Body Language复习课设计理念及依据复习课是基于查缺补漏、系统整理目标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若在复习课上将讲解和练习贯穿课堂始终,就会失去复习的意义。"自学-反馈式"复习法以"快乐教育"为思想,以微课为先导,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宗旨,利用微课生动形象、短小精悍的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力求创设一种集感知、体验、实践、反馈和交流等方式于一体的自主学习模式。(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期刊2015年30期)

杨晔[10](2015)在《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九年级Module 5 Museums Unit 1 You mustn’t touch it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九年级单元:Module 5 Museums Unit 1 You mustn’t touch it本课是笔者应北京外研社和柳州教科所的邀请在柳州市第八中学举办的"《新标准》英语教学研讨会"上的授课。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模块以"博物馆"为主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Unit 1为第一个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参观博物馆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博物馆的规定等,呈现的语言主要是提醒别人不要做某事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5年15期)

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阅读是学生巩固和积累词汇量的好方法,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还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新标准英语》课文教学的设计,通过阅读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阅读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运用词汇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黄杰.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究——基于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系列教材的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9

[2].邓晓丽.立于课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外研《新标准英语》(叁起)Book5Module8Unit1Whattimedoesschoolstart?[J].试题与研究.2019

[3].王昳.基于教材评价的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张萍,霍丽红.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优质课堂提问研究——以《新标准英语》(外研版一年级起点)为例[J].福建教育.2019

[5].赵文娟,刘爱.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下册Module6Unit1听说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J].英语学习.2019

[6].刘玉宏.外研版《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价[J].中学生英语.2017

[7].何浩程,李艺云,吴青梅.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6Unit1Youcanplayfootballwell.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16

[8].徐丽莉.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MakingplansUnit3Languageinuse教学设计及点评[J].山东教育.2015

[9].佟岩.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1BodyLanguage复习课课例及点评[J].山东教育.2015

[10].杨晔.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九年级Module5MuseumsUnit1Youmustn’ttouchit教学设计[J].英语教师.2015

标签:;  ;  ;  ;  

外研社英语新标准论文-黄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