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小,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P<0.05。结论:对于实施中低位结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利用腹腔镜技术加以治疗,可全面提升手术效果,促进疾病转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07-02

本文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技术展开治疗,得出心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诊断,患者符合卫生部最新制定的关于中低位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1]。患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男患者34例,女患者16例,年龄区间为42.8~71.4岁,平均年龄为(56.9±1.7)岁。患者均实施保肛手术,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病患实施腹腔镜技术治疗。详细为:患者截石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医生在患者右侧。首先在患者的肚脐下缘做一切口。经此口插入气腹针,创建CO2气腹。压力保持在11~13mmHg之间,后撤出气腹针。经此切口置入镜头,探查,确定癌瘤位置以及腹腔内脏器情况,确认无误之后,在病患的右侧麦氏点做一规格为10mm的主操作孔,在右下腹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位置作规格为5.5cm的辅助操作口。使用超声刀,对患者的直肠双侧系膜以及腹膜进行游离,完全切除直肠系膜,游离下方动脉,使用钦夹以及生物夹对其根部进行夹闭处理,于Toldt筋膜间隙对直肠系膜进行游离,避免伤及输尿管以及生殖器等重要器官的神经丛。向下方游离直肠周围组织以及髓前组织,作淋巴清扫。在对患者实施骶前游离的规程中,应避免伤及该位置静脉丛,对肿瘤远端直肠作游离处理,令其裸化。对于癌瘤远侧缘距离肛门4cm以上的患者,应使用直线切割的方式在肿瘤远侧3CM位置横断肠管,后退出器械,关闭气腹。

在患者下腹部作反麦氏切口,逐一开放进入腹腔,对于距离肛门5cm以上患者,上提肠管。使用闭合器在癌瘤远侧3CM位置切断肠管。把预切肠管上提到切口外部,完全切除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移除标本。使用肠道吻合器,在乙状结肠远侧对直肠进行缝合,后使用蒸馏水,对盆腔手术区进行冲洗,在骶前位置放置引流管,在侧腹壁位置穿孔引出固定,逐一关腹腔。

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全麻后,改良截石位。全面切除肠系膜下方动脉根部位置血管,同时清除淋巴以及结缔组织。直视分离系膜以及直肠,直至提肛肌位置,在癌瘤近端10cm位置利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做切除。对患者实施扩肛,在此同时多次冲洗直肠肛管。当完成直肠切割工作之后于癌瘤远端2cm位置快速切除肿瘤组织,冰冻,最后对乙状结肠中即将切端浆膜和外括约肌表面做缝合处理,对近端结肠和肛管/肛门实施端端缝合。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手术情况。(2)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手术情况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在住院时长,肠道功能恢复时长,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就位置来看,直肠癌的发病部位具有一定特殊性。解剖位置复杂,可直接深入至盆腔内,手术难度系数高,且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现象。术完成手术后,患者很难恢复到患病前肛门结构以及功能状态[2]。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深入性分析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式,全面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当前医学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直肠癌手术,一般使用经腹低位切除术联合腹膜外一期吻合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等方式进行,医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

本实验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法有着术后恢复时间短,效果显著,切口小等特征,为多种外科手术的常用器械。在腹腔镜环境下,实施该项手术,可以全面扩大术者手术视野,以小切口为基础,对病患的腹腔情况进行探查,为提医生提供更多疾病信息,方便其寻找各个组织间隙,以免让患者受到损伤。

在本次实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可见,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小,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P<0.05.该项结果全面证实,对于实施中低位结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利用腹腔镜技术加以治疗,可全面提升手术效果,促进疾病转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岩,孙松,李玉锋.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3):267-270.

[2]江泽,姜国胜,王雪松.拖出切除吻合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4(7):751-752.

标签:;  ;  ;  

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