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个体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与个体文化自觉

◆赵振宗1柳璇2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摘要:讨论高等教育的方法及其终极目标,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即使一个长期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专家也经常面临各种困惑。对于该问题众说纷纭的各种观点的学习和研究,一定意义上为我们从事实务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和研究范围。本文欲就这一令人困惑的命题,从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文化自觉展开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解,兼论如何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合作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水平,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传承文化自觉

讨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其终极目标,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即使一个长期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专家也经常面临各种困惑,对于该问题众说纷纭的各种观点的学习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从事实务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和研究范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方法论上的指导和为完成教学任务目标所需要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基本问题。

一、文献回顾

1.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与理念。罗纳德·巴尼特认为,在高等教育中我们无须过多地纠缠于学生知道什么或者是他们能够做什么,而是应该关注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本质存在问题。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不是在于要把学生打造成为什么智者,或者是具有深厚思想的批判家或者是行者,而是培养他们逐步提高并维持个体应对复杂变幻世界的变通能力。韩延明(2003)认为大学理念是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回答的是大学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大学的目标与责任等等问题。衣俊卿(2003)从人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上出发,每个民族或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精神,而群体中的个人行为深受其文化模式的制约,由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都会被这些特定元素所影响,而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导致中国文化对人的整体、群体或者类有着特殊的偏好,过分强调群体的整体主义而忽视了个体,提出了构建以个性为核心的多元差异化教育理念。周光礼(2010)通过对西方以罗马为首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和以盎格鲁-萨克森为代表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西方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又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创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教学理念在宏观层面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基本定位、战略方向、计划步骤,对于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的培养和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作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显然,只有将学校的理念和教师的个体理念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对一所大学来说,如果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2.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教学方法深受我们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的影响,而教学又和学生个体密不可分。儒家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明明德”,但是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则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或因学科的分类专业化、或因意识形态的差异化、或因方法论的专业化引致的在教学目的或为趋同的表象下的差距日趋明显。政治主张(当代文化的各种思潮,在各自当时的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这些思想和文化思潮具有的显性、隐性或神秘性。在此将之与方法论并列并非是逻辑的交叉性,主要是考虑现实存在,或许可以用制度主义表示,但考虑制度主义被广泛接受的事实,采用此概念)、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深深地影响着在社会进程中的教育思想、方法和理念。教师们对于教学方法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于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实际落实。巴尼特(RonaldBarnett)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个体心智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并维持个体应对复杂变换的世界的变通能力,而教育是社会需要和环境作用的产物。

比较教育学的权威专家康德尔(1881-1965)强调,影响一国教育的因素,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力量,有时候比教育本身的力量还要大。迈克尔·普洛索(MichealProsser)与基斯特里格威尔(KeithTrigwell)等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总结出了“深层法”和“表层法”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学习态度。前者是学生在个人兴趣驱动下,自觉地、能动地使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探索问题的本源;后者则是将学习知识作为一种被动的、被压迫下的逼不得已的任务。两者都关注知识,但是学生学习的最终成绩差距明显,后者明显低于前者。

3.团队合作教学对高等教育理念的执行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育和社会需求相比,当代教育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和对知识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教研室模式下教师作为授课主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改革和实践需要团队的合作,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都需要团队的智慧来共同完成(马廷奇,2007)。王哲(2011)通过对社会认知学派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推出了以“观察、模仿、自我监控与自主学习”四个教学阶段和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过程的六个教学步骤,以社会需求的订单式教育为标准研究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自我管控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影响。柳礼泉、陈宇翔(2007)认为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能力密切相关,教师是学生的模板,欲达人必先正己。田丰(2007)以认知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大学教育理念的设计者或者践行者,更多的关注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学和科研的作用,在学生层面的研究并不多,在教学创新和改革的目标下,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传统理念的局限,将教学的主体基本上置于以教为主、以我为主、我好大家好的传统意识,没有将学生在现代语境下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从学生角度、社会真实需求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和学术改革与创新。王哲探索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却没有更多地探讨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好地以团队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认识

高等教育的理念,简单的理解就是高等教育要实现的目标、达到的目的,其内容十分广泛,在此,我们使用软、硬件予以区分。首先是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无非是高校自身的定位和为实现高校自身目标定位所必须进行的建设活动。很多人习惯于将硬件建设排除在高等教育理念之外,认为硬件建设只是为了达到育人理念而必须具备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理念意义,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硬件已经成为展示大学风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着育人理念的一极。其次是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内容比较庞杂,主要包括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以及为达到这些软件建设目标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其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和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是通过一所大学的文化表现和文化传承呈现出来,并为世人所认识。

1.高等教育理念价值的普世性问题。高等教育理念不应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孤立的事件,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其需要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科研创新支持,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帮助,因此,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可能脱离其社会存在而自成体系;相反,高等教育的理念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深深地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社会责任的约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甚至是人为的干扰。而这些外部环境无一不给高等理念的发展打上了特殊的时代烙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幻化成一种大学文化,影响到高等教育理念的方方面面,一个高等教育的理念能够保留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其具有的价值普世性。

2.高等教育理念的特色化问题。高等教育理念的价值普世性不仅不能抹杀它的特殊性,相反,其特色化设计或者发展路径成为高等教育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性保障。在普世价值的体系中,基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和发展差异化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特色化办学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而这种特色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体系“三大功能”对社会服务的层次差异、提供人才的知识结构特色和文化素质结构化差异。这种差异化不仅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达成了不同层次人才受教育和就业的能力,并且构成了不同高校之间所特有的个体之间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成为不同高校特有的文化标识。

3.高等教育理念的建设。高等教育理念建设首先是其形成,由于教育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更是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无论从其形成、发展和成熟都是社会发展影响的结果,是外力压迫的产物;即便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为了适应外部变化了的或即将变革的外部社会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从来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理念不能自觉地革新,相反,高等教育要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在适用社会和突破进步阻碍的冲突中、在不断的斗争中完善自我。

三、关于文化自觉的养成

文化自觉的养成是一个由不自觉的自觉遵守向自然而然的行为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强制遵守(自觉)向无胁迫自由行动的转化。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非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

1.初始文化自觉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文化自觉是一种状态(能力),哲学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后的一种状态(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多数的“初始”的文化自觉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通常受到我们的内在认知能力和行动力的局限,只是一种“自觉”的遵守行为,一种对规则、对制度约束的被动接受和承认。教育学的习惯性“认知性悖论”,就是相当一部分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的乖孩子学习成绩却很一般,而有部分似乎不怎么守纪却又谈不上违纪的同学成绩却很好。调查发现,其实很多自觉遵守纪律的同学往往是在“自觉”上克制,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只是为了守纪律。这种守纪的个体并不是自觉的个体,而是制度干预下的自我强制的“自觉”行为。

2.文化自觉是外部经验内化的结果。真正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大智慧状态,它体现在对外部世界的变化的准确回应和适应能力,一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仅仅在课堂上是难以养成的,它需要将知识与外部经验有机结合,并将外部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真实知识,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自己能够左右逢源地自由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或者变化,达到自由生存的能力。

3.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非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文化自觉必须建立在社会公正和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做到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慎独的心态,不以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公共利益或者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公共利益之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法律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

文化自觉需要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文化养成,是理论的教与学和实践中的真实体验相互作用,将外部经验内化的一个过程,是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过渡。

四、贯彻良好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团队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专业化的根本要求,是学科分类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一个能够正确贯彻高等教育理念并且具备很强的执行力的教学科研团队,除了团队自身的发展之外,其示范效应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在引导培养学生方面,效果更突出。

1.团队合作有利于形成落实理念的执行力。早期大学倡导的是博雅教育,其特点是办学规模小,教师和学生数量有限,学生读书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修养,并非是以就业为目标。1642年,邓斯特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第一个美国大学部的正式课程,作为哈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独立承担了所有年级的全部12门课程。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课程已经涵盖了自然、人文和社会三大类,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的高等教育对人才的知识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产业革命和人口增长,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知识扩张进入大爆炸的时代,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的要求,团队合作进行科研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一个合作的团队,有利于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便于学科交流,有利于把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科研目标,形成有效的执行力。

2.团队合作的资源配置科学性。团队合作有利于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配置。一个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配置合理的团队,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能力的提升。科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集中度的高低对信息和知识分享会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团结并紧密合作的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组织中个体的知识容量和深度都有明显的改变,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改善。显然,相同的群体中由志同道合的人员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形成的团队,是一种组织内部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要素的效率,也能通过相互磨合,实现个体之间自觉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3.团队的示范效应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榜样的力量在于其作为一根标杆所能产生的示范效应,团队的合作、不同人员的配置,尤其是团队作为整体取得的成绩,会产生很强的正能量,引来其他个体或组织的模仿。就团队教学组织而言,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知识交叉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不同个体相处的能力,团队的成绩能使学生看到合作的优势。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由于个体的局限,所以离不开社会互助,这使他们愿意帮助别人并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合作和互助都是有成本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外部性的认识,并将外部经验自觉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养成一种自觉互助、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

至此,我们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当代发展有了一个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局部展示。高等教育模式、方法和工具对于教育者本身以及受教育者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能够正确解读高等教育理念并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团队,除了自身在学科、科研上的优势外,还能通过其示范效应影响受众,尤其是学生的模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进所有参与者的个体自觉。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序P1-3。

[2]韩延明教育研究[J].北京:中央教科所,2003,(9),P50-56。

[3]衣俊卿中国大学教育[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P11-13

[4]周光礼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3)。

[5]马廷奇中国高等教育[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报刊社,2007,(11)。

[6]王哲SchoolDevelopment:Value[C].ChallengeandMeasures——ConferencePapersofBeijingEducationForumand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hoolDevelopment2011,P222-236。

[7]柳礼泉陈宇翔高等教育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8]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赵振宗(1966-)男,山东青岛人,博士,硕导。现供职于三亚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2.柳璇(1985-)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助教,现供职于三亚学院,研究方向:热带智能建筑。

该课题为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海南省民办大学成长路径与未来发展研究项目资助,课题编号QJZ1250023;海南省教育教改项目: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借鉴。

标签:;  ;  ;  

高等教育与个体文化自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