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付家小学421600

活动教学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活动教学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活动教学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与实践上的误区。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活动教学,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健康开展,发挥活动教学应有的作用。

一、口头表达类活动

1.一句话新闻。

即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收看电视新闻联播等为内容,浓缩成一句简练而又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话,在早操后向全班或全校同学介绍。开展此项活动,在内容上要新鲜,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一般情况下,一天安排一两人,但必须有安排表,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应允许和鼓励每次有一人随机发言,以积极参与,为活动增添活力。长期坚持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还可以促进课堂片段教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的效果。

2.故事会。

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收看、收听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亲人、同学、好朋友听,再安排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在一周一次的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

3.朗读比赛。

朗读教学的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三个不断提高的层次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先要根据学生朗读的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体裁的朗读内容,如性格沉稳的男生可选古诗词,富有激情的女生可选抒情散文,然后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

二、阅读类活动

1.阅读有益的图书。

为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我们应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去涉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益的图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基础。当然,开展这项活动应坚持室内阅览和业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真正使之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同时应重视与课本配套的《自读课本》的阅读,使阅读的“轮”不要偏离教学大纲这根“轴”。

2.交流读书体会。

多读书,还要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读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所形成的定势较少,容易被同年龄段的同学所介绍的读书方法所沟通。因此,经常开展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观点的认识、自己受到的教育等,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借鉴、摘抄积累好词佳句等。交流的形式最好先采用口头交流,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和年级的升高再慢慢过渡为书面交流。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要使听众“有所得”。组织此项活动,应以本班或同年级为单位进行。

三、书面表达类活动

1.书法小组活动。

汉字是书面表达的凭借,写好汉字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可忽视书法小组。在活动内容上,教师指导应重点放在写字格式、执笔方法、间架结构要领等方面。形式应坚持先临后摹、先硬笔后软笔、以楷为主的原则,同时应以重在激发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和打基础为指导思想,不宜过高要求。

2.写广播稿活动。

小学生常以自己的成就被别人知晓为自豪,故可开展为校园广播站投稿活动。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为校园文明建设作贡献。广播稿的内容可以是身边的好人好事、读者文摘,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习作。至于形式,应不拘一格,消息、启事、表扬稿、记叙文、采集来的打油诗等都可以。在量上,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活动组成员应规定每人不少于一两篇,多者适当表扬鼓励,以争取人人参与,达到以量促质、最终提高书面表达水平的目的。

四、社会实践类活动

1.游览。

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山峦丘陵,以登高磨砺学生意志;游览家乡的河滩海滨,以流水不复还激励学生珍惜光阴,以绿草翠柳陶冶学生情操;游赏家乡的名胜景点,以源远流长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参观家乡建设的新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前进。这里强调认识家乡,不仅仅是使活动容易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热爱祖国”转化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游览活动还可为写作搜集、积累素材。

2.找错字。

作为华夏儿女,要热爱并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规范社会用字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巷尾、关注荧屏书刊,发现错字、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用字。这种活动不失为一种影响深远、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  ;  ;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