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

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

(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湖南汨罗414400)

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80例,将其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蓝光光疗,联合组患儿则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血清指标。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为70%,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联合组患儿的IBIL、DBIL以及TBIL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蛋白;蓝光光疗;新生儿黄疸

Effectofalbumincombinedwithbluelighttherapyonneonataljaundice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herapeuticeffectofalbumincombinedwithbluelightphototherapyonneonataljaundice.Methods:80neonateswithjaundicewereselectedfromJanuary2017toJanuary2018inourhospital.Theywerepidedintothecombined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therapycombinedwithbluelightphototherapy.Thechildreninthecombinedgroupweretreatedwithalbumincombinedwithbluelighttherapy,andthetotaleffectiverateoftreatmentinthetwogroupswascompared.Serumindex.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5%inthecombinedgroupand70%i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combined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IBIL,DBILandTBILlevelsinthecombined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thesignificanceofoverallplanning(p<0.05).Conclusion:thetreatmentofneonataljaundicewithalbumincombinedwithbluelighttherapycaneffectively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children.Ithasimportantclinicalsignificanceandisworthpopularizing.

[Keywords]albumin;bluelighttherapy;neonataljaundice.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在临床中已经达到了58%左右。患儿将会出现皮肤发黄、胆红素水平上升等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患儿黄疸症状会随着日龄的成长自行消解,但是在其他诱因如感染、缺氧等诱导下,将会导致患儿黄疸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就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80例,将其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联合组患儿40例,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日龄(5-29)天,平均日龄(14.23±3.76)天;对照组患儿40例,其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日龄(6-30)天,平均日龄(15.63±3.78)天。经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蓝光光疗,将患儿放入新生儿专用的蓝光箱中,进行光疗,蓝光波长为425到475nm,灯管长度为20到25cm,距离床面40cm,患儿进行间歇性照射,每天进行九小时的照射;蓝光光疗结束后,患儿口服茵栀黄颗粒(3g*10袋/盒),每次服用1g,每天服用三次。

联合组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与对照组相同;但蓝光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患儿进行白蛋白(50mL*1/盒)静滴,用量根据患儿的体重进行制定,患儿每千克体重增加1g用量,白蛋白静脉滴注,速度应为合适,由慢至快逐渐增加,每天进行一次静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非结合胆红素(IBIL)、结合胆红素(DBIL)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治疗效果。(1)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TBIL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并且无复发情况;(2)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TBIL水平有所下降,但是TBIL水平仍然高于正常水平;(3)无效:患儿未出现以上任何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联合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为70%,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联合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联合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IBIL、DBIL以及TBIL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联合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对比

注: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血清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中可被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正常现象,其临床表现会随着新生儿的发育而逐渐消失,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而病理性黄疸则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发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消退后会再次发病的或者是新生儿出生时间超过七天后才发生的病理性症状。根据临床调查显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患儿体内肝肠循环增加、胆红素排泄失常等多种原因导致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同时由于在怀孕三个月后,孕妇体内胎儿的红细胞破损后产生的游离胆红素可经由胎盘进入母体内,由母体进行循环清除[2]。而当胎儿出生后,其需要自行进行胆红素的循环清除,也就是此时,部分新生儿的代谢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而新生儿的排泄功能尚不完善,也就导致了部分新生儿出现了重度黄疸症状[3],此时就需要对患儿进行干涉,促进患儿的胆红素排除,避免发生严重情况。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显示,使用蓝光光疗采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对黄疸患儿进行照射,能够促进患儿体内的脂溶性Z型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E型胆红素,使得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更能够经由尿液、胆汁等排出体外,实现患儿体内胆红素含量的平衡。而白蛋白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胆红素载体,其能够与水溶性E型胆红素进行结合,防止水溶性E型胆红素再次转换为脂溶性Z型胆红素,保证蓝光治疗的效果[4],保证患儿能够更有效地将胆红素排出体外。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IBIL、DBIL以及TBIL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使患儿的各项血清指标能够更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温颖.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15-215.

[2]陈霞.用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2):84-85.

[3]李维维,赖燕,冯圣芳,等.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94-96.

[4]尹欢,程红斌.白蛋白静脉滴注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745-5747.

标签:;  ;  ;  

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