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演替论文-庞嘉鹏,王智慧,张朝晖

生境演替论文-庞嘉鹏,王智慧,张朝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境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苔藓植物,群落特征,演替模式,生境

生境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庞嘉鹏,王智慧,张朝晖[1](2018)在《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区域不同生境条件下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0月—2016年4月以喀斯特石漠化区域不同生境条件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PCA排序等研究群落特征及演替模式。经鉴定苔藓群落的物种组成有11科30属82种。苔藓群落共99个,其中纯群落占16.2%,各生境条件苔藓群落种类丰富度与多样性为裸露白云岩<灌草丛<藤刺灌木丛<针阔混交林。矮丛集型、高丛集型在各生境条件中均有出现,除藤刺灌木丛以外交织型的比例逐渐增加。建群种演替规律为:尖叶扭口藓→长尖扭口藓→北地扭口藓,但在各生境条件群落的构成模式出现差异。总之,生境条件与苔藓群落特征密切相关,各生境相同的种类随着生境条件改善逐渐减少,相似性降低,分化出以优势种占据的群落增加,多种优势种将趋于平均分配生态空间,形成以多种苔藓为优势种少量伴生种的群落模式。(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何芬奇,任永奇,郭玉民[2](2015)在《内蒙古桃-阿海子的生境演替与水鸟群落的兴衰》一文中研究指出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是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上一个水面曾为10 km2的荒漠咸水湖泊,因其在20世纪90年代承载了遗鸥最大繁殖群,于2002年被认定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随后,干旱少雨加之严重的人为干扰使桃-阿海子趋于干涸,遗鸥繁殖群于2004年放弃该地点而迁居他地,2005年当地水鸟群落彻底消失。数年后,桃-阿海子干涸湖底发育起碱蓬群落。自2011年蓑羽鹤在其间营巢繁殖,且数量逐年增多,并出现蓑羽鹤非繁殖群在此停歇与栖居。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已干涸的湖泊中,桃-阿海子是唯一一处在其湖底碱蓬群落发育后进而成为大型鸟类繁殖与栖息生境的地点,它将以何种方式演替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02期)

卢金锁,胡亚潘[3](2013)在《深水型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及生境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藻类功能分组是近年来生态学藻类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为了探明西安某深水型水源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及生境变化的影响,于2011年8月起开展实验研究.研究采用现场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水库藻类可分为10个功能组类别:B、D、P、X1、X3、F、G、J、LM、MP.其中,功能组B、P、F、X1、MP、D、J在水库中较为常见,X3、G、LM出现几率较低,功能组B、D、P、X1、X3的藻类数量占优.通过分析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功能组时空演替的影响,发现水温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水库藻类生长策略为:春季R/CR策略藻种→春末夏初CR/C策略藻种→夏末秋初C/CR/R/CS/S策略藻种→秋末及冬季CR/R策略藻种.此研究可为深水型水库安全取水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俞国松,王世杰,容丽[4](2011)在《茂兰喀斯特森林演替阶段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小生境的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演替群落内大气温度和光照强度随演替逐渐降低,且降幅趋缓;空气相对湿度却随着群落演替而逐渐升高,但变幅减缓;5~20cm土壤温度随演替进展逐渐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温亦呈下降趋势且降温幅度减缓。以乔木林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最佳,次生林和灌木林次之,草坡最差。乔木林气温、湿度、辐射等变化缓和,有利于植被生长使群落稳定地向顶级演替。草坡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剧烈变化,有待于经历较长的时间演替改善,才能到达顶级群落。不同小生境之间,不论温度、辐射或相对湿度都有较大差异。土面、石沟的生态气候条件较好,光、热、湿变化缓和,有利于植物生长;石面、石缝的辐射、温度、湿度变化剧烈,植物生长受到制约。(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1年04期)

俞筱押,李玉辉[5](2010)在《滇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溶痕生境中木本植物的更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该文以云南石林为例对此进行研究。根据喀斯特溶痕与土壤、植物生长发育关系把石林的溶痕生境划分为溶蚀廊道、溶槽、裂隙溶沟、溶坑和溶蚀石堆等5种。依据石林的现有植被与演替特征,选择了原生林、次生林、灌丛、灌草丛和石漠化草丛5种群落进行调查。在每一个样地中设置10个10m×10m的样方,采用记名计数样方法分片调查溶痕生境中的木本植物,并区分更新层的萌生苗与实生苗;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进行生物多样性计算。调查结果显示:(1)溶痕生境的长度、宽度变化较大。溶痕生境结构比例随群落演替而变化,其原因可能在于所处演替阶段和干扰程度的差异;(2)在各种溶痕生境中,随着群落的退化,实生更新物种数与实生株数大致表现为递减,在严重退化阶段部分溶痕生境中没有实生苗的分布,而萌生更新的物种数则以灌丛为峰值向两极减少,个体数变化较大。计算结果显示:在各类溶痕生境(溶蚀石堆除外)中,实生苗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大致呈现随群落的退化而降低,优势度增加;萌生苗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除溶蚀廊道递减的趋势明显外,其他类型变化较大。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更新策略不同。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随着群落的退化,植物更新逐步趋向于营养繁殖,其部分原因在于特殊的溶痕生境(除溶蚀廊道)能保存一些植物残体,而这些残体在反复的干扰下不断萌出茎干(采用营养繁殖)以实现物种的持续生态位,萌生茎干的成熟为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态恢复提供繁殖体来源。(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杨瑞,喻理飞,安明态[6](2010)在《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演替中林木对生境利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喀斯特区小生境及其地表着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喀斯特区小生境分布面积及不同小生境植物的分布现状。不同生境面积比例关系是石面>土面>石沟>石缝>石槽>石洞。在森林群落的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林木株数密度的变化是从草本群落阶段到灌丛灌木阶段逐渐上升,灌乔过渡阶段林木株数密度和灌木林阶段基本一致,演替到乔林阶段林木株数密度最大,到顶级群落阶段林木株数密度又出现下降。在森林群落恢复的早期,林木主要占据石缝和土面的小生境,随着演替的进行,对于石面这种严酷的小生境植物也能充分利用。植被在自然恢复演替的早期,喀斯特区小生境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随着演替的进行,生境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在森林群落演替的后期,林中小气候的变化成为植物演替的主要限制条件。(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0年02期)

李哲[7](2009)在《叁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生境变化与群落演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成库后,大多数支流回水区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同湖泊相比,物理边界的不稳定使得支流回水区水华成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以库区中段支流——小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回水区段展开了为期2年(2007年5月~2009年4月)的定位观测研究。以藻类群落生境选择学说和生态功能分组为基础,从以下3个层面探究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生境季节变化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以期为“后叁峡”时期支流回水区的富营养化管理和水华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分析。(1)藻类生境的总体特点与季节变化过程在HEC-RAS平台上建立了小江回水区一维水动力模型,对其水动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小江回水区水体滞留时间变化范围为3.8~157.0d,呈过流型(水体滞留时间小于20d)水库特征的时段占15.6%,主要集中在5~8月的夏季主汛期,处于过渡型状态(水体滞留时间为20d~300d之间)的时段约占84.4%。小江回水区倒灌现象主要集中于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蓄水期间,最远影响范围约2km。研究期间,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硅(DSi)浓度均值分别为1623±30μg·L-1、75.9±2.5μg·L-1和7982±130μg·L-1,总体呈中营养状态。以硝态氮(NO3--N)为主的溶解态无机氮(DIN)是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颗粒态磷(P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氮、磷含量及其不同赋存形态构成受水库调蓄和降雨径流过程影响显着。入汛后,NH4+-N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水体所表征出的还原性特点越强;颗粒态磷(PP)在降雨、径流作用下,随无机颗粒物一起输入水体,成为TP的主要组分。在高水位运行状态下,无机氮素形态更倾向于向NO3--N转化,NH4+/NO3-显着降低;水体滞留时间延长促进了PP的沉淀,且水质理化特性的改变使SRP成为TP的主要赋存形态。2年观测期内TN/TP总体呈下降趋势,小江回水区藻类生长总体受磷限制,但在冬末至夏初季节易出现氮限制的状态。研究期间,小江流域太阳辐射年值分别为4007.98MJ·m-2和3542.76MJ·m-2,光合作用有效辐射(PAR)在太阳辐射中所占比重约为0.522。水下光学衰减系数(Kd(λPAR))、真光层深度(Deu(λPAR))、透明度(SD)和上层水温均值分别为0.916±0.037m-1、6.64±0.22m、170±7cm和20.52±0.39℃,季节变化显着。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真光层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春季、夏季和秋季(变水位、低水位)无机悬浮颗粒(PIM)是影响真光层深度的主要因素。冬季高水位下,悬浮生长的藻类成为影响真光层深度的主要因素。(2)藻类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特征研究期间,藻类细胞密度、生物量分别为(59.285±7.853)×105cell·L-1、4589±652μg·L-1,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在冬末春初(2~3月)、春末夏初(4~5月)和夏末初秋(8月下旬~10月上旬),而谷值多在冬季(12~1月)。共检出藻类8门117属320种,春、夏季蓝藻、甲藻占优,秋、冬季则以硅藻、隐藻为主。小江回水区共有26个藻类生态功能组,代表性功能组为J/F/H1/P/LO/ LM/B/Y/G/C。功能组季节演替存在差异,但C-R-S生长策略季节演替存在重现性,基本演替特点是:春季开始,S-CS型藻类占优,在夏季汛期易出现CR/CS频繁交替的混生型藻类群落特点,秋末开始逐渐向R-CR型藻类群落演替,于次年2~3月中旬在短时间内演替为S-CS型藻类占优的群落格局。在全年的观测尺度上,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结构具有演替阶段明显的特点。(3)藻类群落季节演替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特点相关性分析发现,藻类生长对NO3--N、磷酸盐(SRP)等无机营养物的摄取利用过程明显,受太阳辐射、水温的影响显着,但其对TN、TP、TN/TP的生态响应却尚不明晰。研究建立了表征水动力条件下真光层内的藻类可利用能量Ef指数,并根据水体滞留时间形成了Ef *和E f*-SD指数,藻类群落丰度与E f*-SD指数的相关性优于其同水温的相关性。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建立了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水库运行水位、水体滞留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水温是影响该水域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在低水位条件下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TPM)和NH4+-N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显着,高水位条件下太阳辐射强度、水温和径流量的改变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以藻类生态功能分组为基础的CCA模型对藻类-环境变量关系的解释能力显着优于以藻类生物学分类为基础的CCA模型。对水库调蓄下的水动力条件、营养物浓度及赋存形态、水体光热传输特点和藻类群落丰度季节变化等环境生态要素进行聚类分析,获得水库调蓄下小江回水区藻类生境变化与群落演替8个典型时段,分别为4月下旬~5月(或6月上旬)、6月(或中旬)~7月下旬(或8月上旬)、8月~9月、10月上旬、10月下旬~12月上旬、12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3月下旬~4月上旬。在藻类生态功能分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演替的宏观生态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在叁峡水库支流水华的研究中,首次引入藻类生境选择学说和生态功能分组概念分析、探究藻类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与演替过程。在物理边界不稳定的过渡型生态系统中,建立了藻类生态功能组同环境变量的多元统计模型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拓展了藻类生境学说和生态功能分组的运用范围。(2)提出藻类可利用能量指数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概化;尝试将微观状态下水体扰动改变藻类受光条件同宏观条件下水体滞留时间变化相结合,以阐释水体滞留时间对藻类生长和群落演替的影响。(3)总结并划分了水库调蓄下叁峡水库小江回水区藻类生境变化与群落演替的典型时段,在藻类生态功能分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演替的宏观生态模式。(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10-01)

李一为[8](2007)在《京西矿业废弃地生境特征及植被演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尚无对北京西部矿业废弃地不同生境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通过对京西门头沟全区矿业废弃地生境、植被调查和分析,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门头沟区矿业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矿山数量及分布特征、矿业废弃地(采石场、煤矿)生境及植物群落特征,揭示了矿业废弃地植被在自然恢复状态下,其生境演变和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实地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矿山类型、开采方式、数量、现状、占地面积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矿山以煤矿和采石场为主,共267个,占地面积1799.8hm~2。其中煤矿154个,占地面积1501.0hm~2,正在运营16个,已关闭138个;采石场1.13个,占地面积298.9hm~2,正在运营46个,已关闭67个;全区煤矿均为地下开采,主要开采方式为平硐和斜井两种方式。采石场按开采对象和开采方式划分,石灰石采石场102个,均为露天开采。页岩采石场5个,80%以上为地下开采。尼龙石采石场3个,均为露天开采。伊俐石、页腊石、玄武岩采石场各1个,前2类石料为地下开采,玄武岩为露天开采。从分布上看,煤矿主要分布在该区东南部和西南部,采石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6镇,分布密集。矿点在各个乡镇的分布极不均衡。(2)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矿业废弃地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可将海拔和废弃年限2个主导生境因子作为2类矿业废弃地植物群落生境类型划分的依据。(3)采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析的方法,将矿业废弃地样方进行了划分,结合实际情况把采石场和煤矿废弃地植被均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并对应于相应的生境类型。(4)采用α和β多样性指数、植物生长型、生活型和植物种类变化、植被盖度减少率和土壤硬度增加率等指标和方法,对门头沟地区矿业废弃地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石场废弃地植物群落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物种种类逐渐增加,群落物种组成愈来愈接近周边植物群落,但其分布的均匀程度降低,表明个别物种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逐渐占据群落优势种地位;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周边植物群落,认为是由于采石场废弃地微生境的多样化所导致;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废弃年限均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增加明显,草本层和乔木层增加幅度不大。乔木层α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废弃年限均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植被自然恢复初期,一、二年生草本占群落多数。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增多,一、二年生草本则明显下降。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在不同废弃年限均是群落的主要物种。周边植物种类显著影响采石场自然恢复的植被种类。此外,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率和土壤硬度增加率总体呈递减趋势。煤矿废弃地植物群落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α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物种组成愈来愈接近周边植物群落,16a之后,煤矿废弃地群落已趋稳定,但其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周边植物群落,表明煤矿废弃地对某些植被的定植有一定限制;草本层的α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废弃年限均明显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草本层和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上升较快。群落达到稳定阶段后,3个层次的α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植物生活型和植物种类变化规律与采石场废弃地基本相同。植被覆盖和土壤硬度变化规律与采石场废弃地相似。(5)根据TWINSPAN对采石场和煤矿废弃地植物群落和生境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分析结果,将不同群落类型划分为不同的演替阶段。采石场废弃地在山前丘陵区划分为1个演替阶段,即草本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牵牛-鬼针草群丛。在浅山区划分为3个演替阶段:第1阶段为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山榆-鬼针草群丛;第2阶段为草本群落向灌丛群落过渡阶段,群落类型为毛地黄-荆条群丛;第3阶段为灌丛群落阶段,群落类型分别为绣线菊-荆条群丛和杠柳-荆条群丛。煤矿废弃地在浅山区划分为2个演替阶段:第1阶段为灌丛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艾蒿-荆条群丛;第2阶段为乔木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羊胡子-臭椿群丛。在低山区划分为2个演替阶段:第1阶段为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铁苋菜-狗尾草群丛;第2阶段为草本群落向灌丛群落过渡阶段,群落类型为蒙古蒿-鬼针草群丛。在中山区划分为1个演替阶段,即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群落类型为黄花铁线莲-鬼针草群丛。(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5-01)

刘伟民[9](2006)在《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生境特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内小生境的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6年S5期)

徐国良,彭闪江,方运霆,黄忠良[10](2002)在《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土壤动物与生境因子的协同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善的顶级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演替进程中的混交林、马尾松林土壤动物为对象,研究其在这一演替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季风林中土壤动物的生物量最高为14.846(g/m2),而混交林、马尾松林分别为10.311(g/m2)和(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11-01)

生境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是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上一个水面曾为10 km2的荒漠咸水湖泊,因其在20世纪90年代承载了遗鸥最大繁殖群,于2002年被认定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随后,干旱少雨加之严重的人为干扰使桃-阿海子趋于干涸,遗鸥繁殖群于2004年放弃该地点而迁居他地,2005年当地水鸟群落彻底消失。数年后,桃-阿海子干涸湖底发育起碱蓬群落。自2011年蓑羽鹤在其间营巢繁殖,且数量逐年增多,并出现蓑羽鹤非繁殖群在此停歇与栖居。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已干涸的湖泊中,桃-阿海子是唯一一处在其湖底碱蓬群落发育后进而成为大型鸟类繁殖与栖息生境的地点,它将以何种方式演替值得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境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庞嘉鹏,王智慧,张朝晖.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区域不同生境条件下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模式研究[J].生态科学.2018

[2].何芬奇,任永奇,郭玉民.内蒙古桃-阿海子的生境演替与水鸟群落的兴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

[3].卢金锁,胡亚潘.深水型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及生境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

[4].俞国松,王世杰,容丽.茂兰喀斯特森林演替阶段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J].地球与环境.2011

[5].俞筱押,李玉辉.滇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溶痕生境中木本植物的更新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10

[6].杨瑞,喻理飞,安明态.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演替中林木对生境利用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

[7].李哲.叁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生境变化与群落演替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9

[8].李一为.京西矿业废弃地生境特征及植被演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9].刘伟民.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生境特征初步研究[J].科技信息.2006

[10].徐国良,彭闪江,方运霆,黄忠良.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土壤动物与生境因子的协同关系[C].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2

标签:;  ;  ;  ;  

生境演替论文-庞嘉鹏,王智慧,张朝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