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属论文-史梅青,明珠,张莉,安瑞永,张路平

异尖属论文-史梅青,明珠,张莉,安瑞永,张路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尖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尖属,分子鉴定,转录间隔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异尖属论文文献综述

史梅青,明珠,张莉,安瑞永,张路平[1](2013)在《中国渤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线虫纲,蛔总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间对渤海鱼类寄生线虫的幼虫进行了采集。通过形态学观察,从172条(5种)鱼类体内共鉴定出612条异尖属线虫的幼虫。每条幼虫分布提出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出ITS区,并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TaqⅠand HhaⅠ)进行酶切分析。随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ITS-1,ITS-2,以及线粒体DNA SSU序列分析。对612个样品进行酶切分析后,发现两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603个样品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9个样品为重组基因型。因此渤海鱼类中派氏异尖线虫为优势种,占所检测样品的98.5%。对重组基因型的ITS-1和IT S-2进行序列分析表明有两种不同的重组基因型,重组基因型Ⅰ(RecⅠ)与以前报道的杂交种相同,在ITS-1的280和296部位有C/T的杂合;而重组基因型Ⅱ代表一种新的重组基因型,它只在296部位有C/T的杂合。线粒体DNA SSU序列分析表明两种重组基因型的序列与派氏异尖线虫完全相同。该结果表明重组基因型有可能是一种祖先多态性的保留。(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薛艳丽[2](2012)在《东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片段多态性(PCR-FRLP)结合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东海10种鱼类体内寄生的926条异尖属线虫幼虫进行分子鉴定。第二部分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东海鱼类十个种群寄生的派氏异尖线虫mtDNAcox1基因序列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东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分子鉴定对rDNA ITS区经HinfⅠ酶切,产生叁种不同的酶切带型,分别对应派氏异尖线虫(903条)、典型异尖线虫(2条)和重组基因型(21条)。将叁种幼虫的代表性样品经HhaⅠ和TaqⅠ酶切后,得出的结论与前者一致。挑选5个派氏异尖线虫样品,1个典型异尖线虫样品以及全部的重组基因型进行ITS-1区和ITS-2区测序,经序列分析,酶切结果为派氏异尖线虫的样品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派氏异尖线虫序列相同,再次证明为派氏异尖线虫,酶切结果为典型异尖线虫的样品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典型异尖线虫序列相同,再次证明为典型异尖线虫。21条重组基因型的ITS-1区出现了两种序列,一种在280bp处和296bp处个存在以个C/T的重迭峰,定为重组基因型Ⅰ型(RecⅠ),与Abollo等和史梅青的结果一致;另一种只在296bp处存在一个C/T的重迭峰,定为重组基因型Ⅱ型(RecⅡ),与史梅青在渤海报道的一致。两种重组基因型的mtDNASSU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ecⅠ和RecⅡ的SSU序列与派氏异尖线虫完全一致,与简单异尖线虫存在叁个位点的差异,因此重组基因型的母本来自派氏异尖线虫。因为在东海未发现简单异尖线虫,因此重组基因型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多态性保留。2.东海鱼类派氏异尖线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东海鱼类903条派氏异尖线虫按照宿主分为10个种群,分别是As、Tr、Ps、Lo、Ze、Sa、Pn、Tra、Sc、和Br,通过DGGE结合序列分析,共得到10个单倍型(Hap1-Hap10)。mtDNA cox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384bp,共有14个多态性位点,包括3处颠换和11处转换。10种单倍型的碱基组成基本一致,A+T的含量明显高于G+C的含量。通过对十个种群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种群的遗传变异中,种群内远远高于种群间,占97.75%。在对十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以及Fst值的P检验中显示,Ps与Sa、Tra的Fst值分别为0.32308和0.25824,都大于0.25,说明Ps与Sa、Tra遗传分化程度极高,且Ps与Sa、Tra的Fst值的P检验值分别为0.06306和0.01802。Ps与Lo、Ze, Br与Ze、Sa、Tra遗传分化系数较大,Fst值在0.15759~0.23430之间,且Ps与Lo、Ze, Br与Ze、Sa、Tra的Fst值的P检验都表现出了明显差异(P<0.05)。其他多数种群间的分化系数在0~0.15之间,表明这些种群间有遗传分化程度较弱或处于中等水平。还有部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负值,Fst值的P检验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这些种群间没有遗传分化。根据系统树分析显示,十种单倍型明显的分为两支,一支包括Hap1、Hap4、Hap8、Hap9、Hap10,另一支包括Hap2、Hap3、Hap5、Hap6、Hap7。Hap1和Hap2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中,而这两种单倍型在所有的宿主种群中均有分布,因此东海派氏异尖线虫没有表现出宿主的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3-28)

杜晓洁[3](2012)在《南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我国南海海域的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检测鱼类413种,1717尾,采集得到异尖属线虫幼虫237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幼虫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1.南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通过PCR-RFLP技术结合序列分析,发现所采集的237条异尖属线虫共分为4个种,分别是Anisakis typica, Anisakis pegrefii, Anisakis physeteris和Anisakis sp.HC-2005,其中Anisakis typica为该海域优势种;Anisakis sp.HC-2005为我国新记录种,本研究首次报道了Anisakis sp. HC-2005限制性内切酶(Hinf1、Hha1、 Tap1)图谱和mtDNA cox2基因序列。并且首次运用Anisakis sp. HC-2005的cox2序列构建系统树,探讨了它与本属其他种的亲缘关系;通过形态描述、身体测量参数均证实了A. typica和A. pegrefii的L3幼虫为I型异尖属幼虫,A. physeteris的L3幼虫为异尖属II型幼虫,而Anisakis sp.HC-2005幼虫的特征介于I型和II型之间。本论文还首次报道了异尖属线虫在南海鱼类中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为预防南海海域异尖线虫病提供了依据。2.典型异尖线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本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首次对我国南海海域A.typica的5个种群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南海鱼类寄生典型异尖线虫的mtDNA coxl序列存在16种单倍型,高达46个多态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11.98%),呈现群体遗传结构多态性。其中Hap5和Hap14在所有种群中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多,说明各种群之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后通过Arlequin 3.1软件对16种单倍型进行分析,发现南海典型异尖线虫的遗传分化主要出现于种群内部(97.92%)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弱(2.08%)。鲕鱼种群(Pi)与白卜鲔种群(Ey)、扁鸵鲣种群(At)、蓝圆鲹种群(Dm)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分别是0.05386、0.06259、0.09871,位于0.05—0.15之间,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为中等。而其余种群的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皆为负值(-0.00368—0.07086),且它们之间Fst值的P检验都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这都表明其余各种群之间无遗传分化。通过运用NJ法构建典型异尖线虫16种单倍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各单倍型的分布和分化均与宿主无关。总体来说,南海典型异尖线虫5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因此推断出南海典型异尖线虫表现为无宿主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3-25)

杜晓洁,薛艳丽,张路平[4](2011)在《东海和南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尖属线虫幼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共由9个种组成,包括Anisakis.simplex s.s,Apegreffii.,A..simplex C,A.brevisculata,A.paggiae,A.physeteris,A.typica,A.ziphidarum和Anisakis sp.,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异尖线虫幼虫从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因此单靠形态不可以将异尖线虫幼虫鉴定到种,需要运用分子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异尖线虫成虫大多寄生于海洋哺乳动物体内,而其幼虫广泛分布于海洋鱼类体内,且异尖线虫的3期幼虫具有致病性,因此对异尖线虫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1-18)

史梅青[5](2010)在《渤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DNA ITS区的PCR-RFLP(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序列分析,首次对我国渤海6种鱼体内寄生的612条异尖属线虫幼虫进行分类鉴定。内切酶HinfⅠ的酶切电泳图包括两种酶切条带,分别对应于派氏异尖线虫(603条)和Abollo等(2003)所发现的重组基因型(9条)。选择3个派氏异尖线虫和全部的重组基因型样品进行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酶切结果显示为派氏异尖线虫的样品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派氏异尖线虫的ITS-1和ITS-2区的序列完全相同,再次证明其为派氏异尖线虫,而9条重组基因型在ITS-1区出现了2种序列,一种在280bp和296bp处各存在一个C/T双重迭峰(重组基因型Ⅰ,Rec1),该序列与Abollo等(2003)的结果相一致;另一种只在296bp处存在一个C/T双重迭峰(重组基因型Ⅱ,Rec2),该重组基因型为首次报道。两种重组基因型mtDNA SSU基因的序列分析显示Rec1的SSU序列与派氏异尖线虫的完全一致,而Rec2的SSU序列与派氏异尖线虫仅有1个碱基差异,推测本研究所发现的两种重组基因型有可能是派氏异尖线虫种内变异的结果。首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合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渤海鱼类寄生派氏异尖线虫(603条线虫)mtDNA cox1和nad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mtDNA cox1基因经DGGE产生了10种不同的带型,定义了10种单倍型(Haplotype1-10,Hap1-10),10种单倍型cox1基因序列之间存在10个多态性位点,nad1序列之间存在9个多态性位点,单倍型Hap3、Hap8和Hap10 nad1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根据鱼类宿主划分派氏异尖线虫种群,分为6个种群,分别是鲐鱼种群(Pn),马鲛种群(Sc),鳙鱼种群(Ar),梅童棘头鱼种群(Co),吉氏黄鲫种群(Se)和鲬鱼种群(Pl)。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派氏异尖线虫种群内存在很高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9.89%,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很小,仅占总变异的0.11%,说明渤海鱼类寄生派氏异尖线虫的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无明显分化。梅童棘头鱼种群与其余5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在0.00836-0.04482之间,说明梅童棘头鱼种群与其余5个种群之间存在较弱的遗传分化;其余5个群体之间的Fst为负值,说明这5个种群无遗传分化。梅童棘头鱼种群和鳙鱼种群或马鲛种群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的P检验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说明梅童棘头鱼种群与鳙鱼种群或马鲛种群之间的分化程度相对于其他种群来说较高。10种单倍型的系统树显示出两个分支,但分支与宿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渤海鱼类寄生派氏异尖线虫6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弱,说明派氏异尖线虫无宿主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10)

杜春霞,史梅青,明珠,张路平[6](2009)在《异尖属线虫幼虫分子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尖属线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Nematode),尾感器纲(Phasmida),蛔目(Ascaridida),异尖科(Anisakidae),是鱼类常见寄生线虫。异尖属线虫中的A.simplexscomplex幼虫可引起人类异尖线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09年07期)

杜春霞[7](2008)在《黄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及内弯宫脂线虫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采自2005年5月到2006年10月的黄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及内弯宫脂线虫进行了分子分类学鉴定,在对鱼类寄生线虫进行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从202条隶属于30种鱼体内挑选出785条异尖属线虫幼虫用于PCR-RFLP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在具代表性的8个不同的鱼类宿主挑选出48条形态上有差别的内弯宫脂线虫进行rDNA ITS区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如下:通过对所选异尖属线虫幼虫rDNA的ITS区进行PCR-RFLP分析,主要用内切酶Hinf1进行酶切,依据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和部分样品的序列测定,得出的实验结果显示黄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共有叁个基因型: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ii,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及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ii与简单异尖线虫A. simplex sensu stricto的杂交体。其中Anisakis pegrefii是优势种,785个异尖属线虫幼虫样品中有770个为Anisakis pegrefii,约占总数的98%,在斑头Agrammus agrammus (Temminck & Schlegel),白姑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舵鲣Auxis thazard(lacépède)等29种所检鱼类体内均有发现。Anisakis typica数量较少,共3条,宿主为舵鲣Auxis thazard(lacépède),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杂交体共12条,宿主为白姑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舵鲣Auxis thazard(lacépède),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青鳞Harengula zunasi Bleeker,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 Valenciennes),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orskal),带鱼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日本海鲂Zeus japonicus Cuvier &Valencienn。其中Anisakis pegrefii与A. simplex sensu stricto的杂交体为国内首次发现。选用内弯宫脂线虫的48个样品是根据其侧翼,胃盲囊和肠盲囊的比值,交合刺的长度,尾尖等形态的不同值所筛选出来的,线虫宿主为鮟鱇 Lophius litulon (Jordan),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Schmidt),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 Starks,黑鮶 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马鲅Scomberomorus niphonius (Guvie& Valenciennes),鬼鮋 Inimicus japonicus (Cuvier& Valenciennes),绵鳚Zoarces elongatus Kner8种鱼类。经过对内弯宫脂线虫的rDNA ITS-1和ITS-2进行rDNA的ITS区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宿主且形态有所差异的所有内弯宫脂线虫在分子水平上无差异,这些形态上的差异可能是由线虫不同的发育阶段及不同宿主对线虫的影响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8)

李会敏,徐真,张路平[8](2006)在《异尖属线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异尖属线虫的分类学、地理分布、以及异类线虫病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异尖属线虫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防范异尖线虫病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尤伯英[9](1980)在《人体异尖属线虫幼虫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和胃肠道外异尖线虫病的病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将1976年9月至1979年3月间,临床上拟诊为人体异尖线虫病的200例患者,从临床病理学的角度作了剖析。其中临床诊为胃异尖线虫病者78例(39%)、肠异尖线虫病者75例(37.5%)、急腹症24例(12%)、阑尾炎7例(35%)、胃癌和胃溃疡各5例,以及其它疾病6例。200例中,男性159例(79.5%),女性41例(20.5),其中叁分之二以上为30~50岁。200例中检出线虫幼虫者为49例,包括由胃镜检出者26例;呕吐物中检出者8例;(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80年03期)

叶炳辉[10](1979)在《由异尖属线虫第二型幼虫引起的急腹症一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1965年在日本首次报道以来,许多作者已相继报道了几百例病例,并已明确其病原为异尖属第一型幼虫。近年来还报道了少数由Terranova Type-A幼虫引起的急腹症病例。本文对不同于上述两型的病原异尖属第二型幼虫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及虫体形态特征加以描述。(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79年05期)

异尖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片段多态性(PCR-FRLP)结合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东海10种鱼类体内寄生的926条异尖属线虫幼虫进行分子鉴定。第二部分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东海鱼类十个种群寄生的派氏异尖线虫mtDNAcox1基因序列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东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分子鉴定对rDNA ITS区经HinfⅠ酶切,产生叁种不同的酶切带型,分别对应派氏异尖线虫(903条)、典型异尖线虫(2条)和重组基因型(21条)。将叁种幼虫的代表性样品经HhaⅠ和TaqⅠ酶切后,得出的结论与前者一致。挑选5个派氏异尖线虫样品,1个典型异尖线虫样品以及全部的重组基因型进行ITS-1区和ITS-2区测序,经序列分析,酶切结果为派氏异尖线虫的样品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派氏异尖线虫序列相同,再次证明为派氏异尖线虫,酶切结果为典型异尖线虫的样品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典型异尖线虫序列相同,再次证明为典型异尖线虫。21条重组基因型的ITS-1区出现了两种序列,一种在280bp处和296bp处个存在以个C/T的重迭峰,定为重组基因型Ⅰ型(RecⅠ),与Abollo等和史梅青的结果一致;另一种只在296bp处存在一个C/T的重迭峰,定为重组基因型Ⅱ型(RecⅡ),与史梅青在渤海报道的一致。两种重组基因型的mtDNASSU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ecⅠ和RecⅡ的SSU序列与派氏异尖线虫完全一致,与简单异尖线虫存在叁个位点的差异,因此重组基因型的母本来自派氏异尖线虫。因为在东海未发现简单异尖线虫,因此重组基因型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多态性保留。2.东海鱼类派氏异尖线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东海鱼类903条派氏异尖线虫按照宿主分为10个种群,分别是As、Tr、Ps、Lo、Ze、Sa、Pn、Tra、Sc、和Br,通过DGGE结合序列分析,共得到10个单倍型(Hap1-Hap10)。mtDNA cox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384bp,共有14个多态性位点,包括3处颠换和11处转换。10种单倍型的碱基组成基本一致,A+T的含量明显高于G+C的含量。通过对十个种群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种群的遗传变异中,种群内远远高于种群间,占97.75%。在对十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以及Fst值的P检验中显示,Ps与Sa、Tra的Fst值分别为0.32308和0.25824,都大于0.25,说明Ps与Sa、Tra遗传分化程度极高,且Ps与Sa、Tra的Fst值的P检验值分别为0.06306和0.01802。Ps与Lo、Ze, Br与Ze、Sa、Tra遗传分化系数较大,Fst值在0.15759~0.23430之间,且Ps与Lo、Ze, Br与Ze、Sa、Tra的Fst值的P检验都表现出了明显差异(P<0.05)。其他多数种群间的分化系数在0~0.15之间,表明这些种群间有遗传分化程度较弱或处于中等水平。还有部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负值,Fst值的P检验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这些种群间没有遗传分化。根据系统树分析显示,十种单倍型明显的分为两支,一支包括Hap1、Hap4、Hap8、Hap9、Hap10,另一支包括Hap2、Hap3、Hap5、Hap6、Hap7。Hap1和Hap2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中,而这两种单倍型在所有的宿主种群中均有分布,因此东海派氏异尖线虫没有表现出宿主的特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尖属论文参考文献

[1].史梅青,明珠,张莉,安瑞永,张路平.中国渤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线虫纲,蛔总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13

[2].薛艳丽.东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杜晓洁.南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杜晓洁,薛艳丽,张路平.东海和南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的分子鉴定[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5].史梅青.渤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的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

[6].杜春霞,史梅青,明珠,张路平.异尖属线虫幼虫分子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9

[7].杜春霞.黄海鱼类寄生异尖属线虫幼虫及内弯宫脂线虫的分子鉴定[D].河北师范大学.2008

[8].李会敏,徐真,张路平.异尖属线虫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

[9].尤伯英.人体异尖属线虫幼虫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和胃肠道外异尖线虫病的病例报道[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0

[10].叶炳辉.由异尖属线虫第二型幼虫引起的急腹症一例报告[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79

标签:;  ;  ;  ;  

异尖属论文-史梅青,明珠,张莉,安瑞永,张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