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耐力运动论文-李海鹏,卢健,田鹏,关尚一,王立丰

长期耐力运动论文-李海鹏,卢健,田鹏,关尚一,王立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耐力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期耐力运动,增龄小鼠,肌肉衰减症,细胞凋亡

长期耐力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鹏,卢健,田鹏,关尚一,王立丰[1](2019)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增龄小鼠腓肠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1997年,王福彭将science news杂志中一篇最新报道进行翻译,以《肌肉减少症:新认识的疾病》为题发表于《世界科学》,实现了国内"sarcopenia"这一概念的首次引入。此后,直到2007年《体育科学》杂志相继发表了2篇科研论文,方才揭开了运动科学乃至老年医学领域深入研究sarcopenia(肌肉衰减症)的序幕。2016年10月,WHO将其纳入国际疾病分类表(ICD-10-CM,疾病分类码M62.84)正式公认为一种新知的增龄性肌骨系统疾病,它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诸多慢性病、老年病的并发症。截至目前,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该主题文章已收录308篇,其中半数以上论文发表于2016年之后。肌肉衰减症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理念的提出,运动是否能够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来缓解肌肉衰减症?长期运动是否能够显示出优于短期运动的干预效果?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今后制定预防及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拟以快速老化SAMP8小鼠建立动物模型,探讨不同运动时间干预对增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影响的同时,重点关注长期运动后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重要凋亡基因及调节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而为后续肌肉衰减症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研究目的:探讨长期耐力运动对呈肌肉衰减征状的增龄快速老化SAMP8小鼠骨骼肌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与非依赖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以了解不同运动时间(8周和21周)干预后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重要凋亡基因及调节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方法:以30只SAMP8为衰老研究动物,其中初始24周龄小鼠20只分成老年对照组(OC组)和老年短期耐力运动组(SE组),另有10只初始16周龄小鼠组成老年长期耐力运动组(LE)组。其中SE组自30周龄始训练8周,LE组则在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耐力运动持续21周,每天1次,每周运动5天,实验终末时叁组小鼠均已达38周龄,即已步入老年期。运动组分别于末次训练结束后24-48 h内将小鼠分别断头处死取腓肠肌,并求得肌肉衰减指数SI值,以判定是否进入肌肉衰减症早期。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腓肠肌Caspase依赖性凋亡通路相关基因(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相关基因(PARP、AIF和Endo G)和细胞凋亡调节基因(ARC、Bcl-2、Bax、HSP70和XIAP)m RNA表达。研究结果:(1)SAMP8小鼠适于作为肌肉衰减症动物建模;(2)与OC组相比,SE组Caspase-3和Bax、HSP70基因m RNA表达显着降低,AIF基因mRNA表达显着增加,apaf-1、Caspase-9、EndoG和ARC、Bcl-2、XIAP等均为呈现显着变化,LE组虽然CytC、apaf-1、Caspase-9基因m RNA均显着增加,但Caspase-3、AIF和EndoG基因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3)与SE组相比,LE组也呈现Cyt C、apaf-1、Caspase-9基因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Caspase-3、AIF、Endo G和Bax基因m RNA表达均进一步显着降低的趋势。研究结论:不管是为期8周的短期运动还是持续21周的长期运动后增龄SAMP8小鼠腓肠肌均呈现出一定的凋亡缓解效应,尤其Bcl-2/Bax比值这一细胞凋亡"开关"的凋亡抑制状态更是较为一致。虽然长期运动和短期运动后骨骼肌内线粒体凋亡通路中可能会发生各向异性的细胞凋亡分子事件,但与短期运动相比,长期运动似乎能够通过下调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而进一步全面强化凋亡缓解效应。这也意味着相对衰老后开始运动而言,生长期即开始运动更利于产生良好的运动效果,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来看,即使步入老年期以后开始运动,也仍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发挥运动抗凋亡效应。此外,长期抗阻运动对肌肉衰减症相关的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毋洪飞,宋清华,胡建平,赵新平[2](2019)在《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焦作市山阳区长期居住的城市老年人和焦作市山区山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筛选市区和山民老年男性各150例,检测比较市民和山民老年男性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另从市民老年人中筛选40例心肺耐力较差者组建老年户外越野登山锻炼队,每周每人分别进行登山锻炼两次,持续锻炼6个月,比较锻炼前后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市区组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山区组(均P<0. 05);且40例心肺耐力较差的市区老年人经6个月登山锻炼后,其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也较锻炼前改善明显(均P<0. 05)。结论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利于老年人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而心肺耐力的提高及较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对提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尤其耐力活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双双[3](2017)在《长期补充富氢水对耐力训练大鼠氧化应激损伤与运动机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通过观察长期补充富氢水对耐力训练大鼠氧化、抗氧化指标、炎症及运动机能指标的影响,分析富氢水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减少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进而探讨长期补充富氢水对大鼠运动机能、运动性疲劳的改善作用,为富氢水应用于运动领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将40只110-140g SD(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安静对照组(N=8,C组);运动对照组(N=12,CS组);补充富氢水组(N=8,H组);补充富氢水运动组(N=12,HS组)。C组、CS组大鼠自由进食,饮水,H组、HS组大鼠自由进食,饮用富氢水,实验共持续8周。自第5周开始,CS组、HS组大鼠进行中等强度耐力跑台训练,训练4周。训练结束后次日,全部大鼠在24小时内心尖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DA、8-OHdG、3-NT);抗氧化指标(T-AOC、T-SOD、CAT、GSH-Px)、运动机能指标(BUN、CK);炎性因子指标(IL-1β、IL-6、TNF-α、CRP)水平。研究结果:(1)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RBC极显着升高(P<0.01),Hb、Hct显着升高(P<0.05);(2)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血清T-SOD、GSH-Px、T-AOC、3-NT、8-OHdG含量无显着差异,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CAT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补充富氢水组CAT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GSH-Px显着升高(P<0.05));(3)与运动对照组相比,补充富氢水运动组大鼠血清T-SOD、3-NT、8-OHdG无显着差异,CAT、GSH-Px、T-AOC显着升高(P<0.05),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4)大鼠血清CK含量组间无显着差异;(5)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血清BUN、CRP显着升高(P<0.05);(6)与运动对照组相比,补充富氢水运动组大鼠血清BUN、CRP含量显着降低(P<0.05);(7)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1)4周中等强度耐力训练使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升高,补充富氢水对大鼠红细胞指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2)4周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造成一定的氧化应激损伤,长期补充富氢水能够有效降低大鼠的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3)长期补充富氢水显着提高耐力运动大鼠的抗氧化能力。(4)长期补充富氢水显着改善耐力运动大鼠的炎性反应。(5)长期补充富氢水能够改善运动机能。(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3-01)

王世强,常芸,饶志坚,马晓雯[4](2016)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右心室MMP-2和TIMP-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长期大强度运动模型,研究长期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右心室心功能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影响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调节作用,为运动性心肌纤维化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中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每组8只。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进行16周的运动,每周训练5天,休息2天,每次1 h。16周后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右心室心功能。随后,立刻麻醉处死大鼠,摘取心脏,分离出右心室。采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MMP-2和TIMP-2 m RNA的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安静组相比,中强度组右室射血分数(RVEF)和右室缩短分数(RVFS)增加,但无显着性差异。大强度组RVEF显着低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5),大强度组RVFS均低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但无显着性差异。(2)中强度组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安静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而大强度组羟脯氨酸的含量显着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3)与安静组相比,中强度组MMP-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增加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大强度组MMP-2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安静组(P<0.05),大强度组MMP-2蛋白的表达显着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与安静组比较,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TIMP-2 m RNA的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通过计算发现,叁组间MMP-2/TIMP-2m RNA的比值无明显差异,大强度组MMP-2/TIMP-2蛋白的比值显着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造成大鼠右心室羟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心肌MMP-2的表达增加,MMP-2/TIMP-2比例失调可能是右心室心功能异常和运动性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饶志坚,常芸,王世强,马晓雯[5](2016)在《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的不利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耐力运动能防治慢性疾病,尤其是与心血管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心衰、冠心病和高血压等,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认可。很多人都积极参与大强度耐力运动,如半程/全程马拉松、超级马拉松、铁人叁项和山地自行车等。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心脏"并不完全是有利变化,大强度耐力运动给身体带来有利一面的同时还对心脏有不利影响。一次大强度耐力运动时需氧量持续增加,心输出量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心脏负荷增大,心脏的4个腔室会过度伸展,导致心肌纤维撕裂,造成微损伤,而且,运动时儿茶酚胺持续升高,再加上运动时产生的自由基增多,两者通过诱发和增加炎症反应来恶化这一损伤。这些损伤虽然在1周内可以恢复,但长期重复损伤则会形成"瘢痕",造成不利的心肌重塑,为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障碍建立了结构基础,进而诱发心源性猝死。(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车力龙,冯书改,钱海,肖德生[6](2008)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O,GSH及MDA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长期耐力运动对心肌和腓肠肌中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静息组(n=10),在运动组游泳3个月后取心肌和腓肠肌测定其NO含量、GSH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静息组相比,运动组腓肠肌中NO水平显着升高(P<0.01),但心肌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中GSH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心肌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中MDA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肌中显着升高(P<0.05)。结论:腓肠肌和心肌中的NO代谢、GSH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对长期耐力运动的适应性反应存在差异;长期耐力运动期间,心肌中脂质过氧化反应较明显,而腓肠肌中GSH在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车力龙,欧阳驰,肖德生[7](2008)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腓肠肌的损伤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长期耐力运动常引起肌肉损伤,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长期游泳运动对骨骼肌的损伤作用以及内源性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2/2007-04在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营养科学研究室完成。材料: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90~250g,用于制备大鼠游泳模型;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用于抑制大鼠体内一氧化氮的生成。方法:6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息组、运动组、静息联合L-NAME组和运动联合L-NAME组,每组15只。在静息联合L-NAME组和运动联合L-NAME组大鼠的饮水中添加一氧化氮合酶拮抗剂L-NAME,1g/L。运动组和运动联合L-NAME组大鼠游泳5d/周,2h/d。主要观察指标: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腓肠肌测定氮氧化物(NOx)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的形态变化。结果:纳入大鼠60只,其中静息联合L-NAME组死亡5只、运动组死亡2只、运动联合L-NAME组死亡6只,死亡原因包括自然死亡、溺水或药物长期作用,进入结果分析47只。①运动组NOx含量高于静息组(P<0.01)。运动联合L-NAME组NOx含量低于运动组(P<0.05),但高于静息联合L-NAME组(P<0.05)。②腓肠肌的肌纤维较细,数量较多,染色较浅,肌纤维结构完整;运动组腓肠肌纤维明显粗大,深染,偶见肌纤维有断裂,少量巨噬细胞浸润;静息联合L-NAME组肌纤维有分支,结缔组织增生;运动联合L-NAME组也可见运动组中的变化,且肌纤维断裂和巨噬细胞浸润现象更明显,还表现为肌纤维坏死溶解,肌纤维有分支。结论:长期游泳运动造成了骨骼肌纤维的损伤;运动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对运动性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8年42期)

程丽彩,何玉秀[8](2008)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肝细胞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期游泳耐力训练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变化与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运动引发的细胞凋亡理论和体育实践指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2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8周对照组、8周运动组、12周对照组和12周运动组。运动组大鼠于每日上午8~9时进行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5次。运动负荷为第1周每次游泳30min,第2周60min,第3周90min,保持此运动量一直到第8周或12周结束。检测大鼠肝细胞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与8周对照组相比,8周运动组肝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SOD/MDA值显着下降(P<0.01)。与12周对照组相比,12周运动组肝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着升高(P<0.01),SOD/MDA值显着性下降(P<0.05)。结论:长期耐力运动可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机体出现适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缪爱琴[9](2005)在《长期耐力运动对骨骼肌钙离子转运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北京体育大学冯炜权教授曾经着文呼吁“应加强对第二信使信息分子的研究”。钙离子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对肌肉收缩和能量代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肌浆网和线粒体是骨骼肌中调节细胞钙离子浓度最重要的细胞器,所以对肌浆网和线粒体钙离子的研究已受到生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体育科研领域,以往对骨骼肌中肌浆网和线粒体钙离子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只是着重于一次性运动,较少报道长期运动训练对钙离子浓度及转运能力的影响,所以存在着这样的疑问:长期运动训练后钙离子的浓度及转运能力能否产生某种适应性的改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为长期运动训练增强肌肉机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5-10-01)

张敏,秦永生,呼文亮,郝占国,马勇[10](2004)在《长期耐力训练对武警战士运动和静息状态血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结合武警部队战士训练大纲和训练实际,研究耐力性训练对武警战士血压的影响,为科学训练与监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持续跑、间歇跑进行为期12周的耐力训练,测量训练前后运动和静息状态血压的变化。结果武警战士经过阶段性耐力训练后,静息状态下,SBP从(115.15±9.26)mmHg降为(110.82±8.84)mmHg,平均下降了4.33mmHg(P<0.01);DBP下降了1.6mmHg(P>0.05)。一次性耐力运动负荷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后运动即刻SBP、DBP和实验前相比分别下降了4.44mmHg和2.18mmHg(均为P>0.05)。恢复期5min的比较结果为SBP分别为(128.18±8.91)mmHg和(122.56±5.07)mmHg(P<0.05);DBP分别为(72.18±5.41)mmHg和(71.43±4.81)mmHg(P>0.05)。结论长期耐力训练对武警战士运动和静息状态血压产生有利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04年09期)

长期耐力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焦作市山阳区长期居住的城市老年人和焦作市山区山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筛选市区和山民老年男性各150例,检测比较市民和山民老年男性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另从市民老年人中筛选40例心肺耐力较差者组建老年户外越野登山锻炼队,每周每人分别进行登山锻炼两次,持续锻炼6个月,比较锻炼前后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市区组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山区组(均P<0. 05);且40例心肺耐力较差的市区老年人经6个月登山锻炼后,其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也较锻炼前改善明显(均P<0. 05)。结论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利于老年人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而心肺耐力的提高及较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对提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尤其耐力活动能力至关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耐力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鹏,卢健,田鹏,关尚一,王立丰.长期耐力运动对增龄小鼠腓肠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毋洪飞,宋清华,胡建平,赵新平.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3].张双双.长期补充富氢水对耐力训练大鼠氧化应激损伤与运动机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

[4].王世强,常芸,饶志坚,马晓雯.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右心室MMP-2和TIMP-2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

[5].饶志坚,常芸,王世强,马晓雯.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的不利影响[J].体育科学.2016

[6].车力龙,冯书改,钱海,肖德生.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O,GSH及MDA水平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7].车力龙,欧阳驰,肖德生.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腓肠肌的损伤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

[8].程丽彩,何玉秀.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肝细胞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

[9].缪爱琴.长期耐力运动对骨骼肌钙离子转运能力的影响[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

[10].张敏,秦永生,呼文亮,郝占国,马勇.长期耐力训练对武警战士运动和静息状态血压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4

标签:;  ;  ;  ;  

长期耐力运动论文-李海鹏,卢健,田鹏,关尚一,王立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