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尚凌颢

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尚凌颢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线性光学,光折变聚合物,光折变空间孤子,温度效应

光伏空间孤子论文文献综述

尚凌颢[1](2015)在《光折变聚合物中光伏空间孤子的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折变空间孤子在近20年来是非线性光学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原因是这种空间孤子的形成需要较小的光强,甚至微瓦量级便可实现,这样使得光折变空间孤子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近年来,在光折变晶体中形成孤子的相关文献以及实验报道层出不穷,可以说其理论已经完善,相关的应用前景也被开发出来,广受各界学者关注。但光折变晶体在实际应用中,自身有一定的缺点,而光折变聚合物这种新型介质与光折变晶体相比以制备简单,价格便宜等等优点受到各方的青睐。通过理论研究,Moener等人建立了光折变聚合物的取向增强模型,为后续研究聚合物中空间孤子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本文中,利用已有的理论,讨论了在开路情况下的亮、暗空间孤子的半高宽受温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以及背景光强下孤子形态的变化,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当温度较低,背景光强度较高时,空间孤子的宽度越大。进一步利用非相干耦合方程得到聚合物中的叁种非相干耦合空间孤子对的温度效应,这叁种空间孤子对分别为暗-暗、亮-亮、亮-暗空间孤子对。文中讨论并对比了叁种孤子对在不同温度以及背景光的条件下的形态变化,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叁种空间孤子对在温度越低,背景光强度越高的时候,孤子对的宽度越大,最大振幅越小。并在最后利用FD-BPM算法模拟并讨论了温度对两束同相以及反向空间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模拟得知,当温度越高的时候,空间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越强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苏艳丽,姜其畅,吉选芒[2](2014)在《非相干耦合热电光伏光折变空间孤子对(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理论研究了热电效应和光伏效应共同作用下的稳态空间孤子对.从非相干耦合波方程出发,推导了热电光伏孤子对的数值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了各类孤子对的强度包络.结果表明:在自散焦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当正的热电场远大于光伏场时,亮-亮孤子对可以存在;当暗-暗或者灰-灰孤子对存在时,负的热电场可以增强自散焦效应,进而减小孤子的半峰全宽.各类孤子对的半峰全宽可以通过改变热电场的大小而加以操控.此外,非相干耦合热电光伏孤子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别退化成热电孤子对或者光伏孤子对.借助晶体的热电效应,可以使光折变晶体LiNbO3从自散焦转变成自聚焦,从而灵活控制晶体中孤子对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吉选芒,苏艳丽,姜其畅,刘劲松[3](2013)在《开路光折变聚合物中非相干耦合光伏空间孤子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开路光折变聚合物中存在非相干耦合空间孤子对,基于聚合物光折变效应的理论,证明了稳态开路条件下光折变聚合物中存在非相干耦合亮-亮、暗-暗、灰-灰和亮-暗光伏空间孤子对。结果表明:孤子对是由两束偏振方向和波长都相同而且互不相干光耦合形成的。孤子对两光束都能在光伏光折变聚合物中稳定传播。(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4](2012)在《单光子光折变独立灰-灰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在两块单光子光折变晶体和一个电源通过导线串联而成的回路中存在灰-灰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对的理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推出了在晶体回路中两光束传播的耦合方程。证明了灰-灰独立屏蔽光伏孤子对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孤子对中的两灰孤子通过光诱导电流而相互影响,它们的相互耦合能影响到彼此的空间包络、动态演化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吉选芒,苏艳丽,姜其畅,刘劲松[5](2012)在《闭路光伏光折变聚合物中非相干耦合亮-暗空间孤子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闭路光折变有机聚合物中存在非相干耦合亮-暗光伏空间孤子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稳态情况下两束互不相干的光束,在闭路光伏光折变有机聚合物中的传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偏振和相同波长的两束互不相干的光束,可在光伏光折变有机聚合物中形成非相干耦合亮-暗光伏孤子对。在给定适当参量或扰动不太大的情况下,孤子对中的亮孤子和暗孤子都能在光伏光折变有机聚合物中稳定传播。研究结果可为光折变有机聚合物空间孤子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6](2012)在《o偏振光对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o偏振光对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影响的结果,基于单光子光折变效应理论模型,建立了有分压电阻和o偏振均匀背景光辐照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屏蔽光伏空间孤子理论。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和光伏场的取值使晶体中形成暗孤子时,仅改变o背景光与孤子光的有效glass系数之比即可在晶体中获得明孤子;孤子的强度半峰全宽随o背景光强度与暗辐射强度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o背景光与孤子光电离截面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这从理论上为实现光折变晶体中暗孤子到明孤子的转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李湘衡,张冰志,佘卫龙[7](2011)在《相干光伏空间孤子非对称碰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叁个呈非对称分布的相干光伏空间孤子碰撞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信号光的入射角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渐改变,叁个孤子在晶体中碰撞后会产生孤子的分裂或湮没现象.当孤子碰撞后出现分裂或湮没时,若保持孤子的碰撞角度不变,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孤子的初始相对相位,孤子的碰撞行为也将随之迅速改变,产生新的孤子分裂、湮没或其他碰撞现象.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作为具有不可积哈密顿系统特性的光伏孤子,其小角度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仍然是守恒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袁建法[8](2011)在《非相干均匀背景光辐照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空间孤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有非相干背景光辐照的低振幅光伏空间孤子的结果,对非相干均匀背景光辐照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空间孤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低振幅光伏明和暗孤子的解析表达式,并推导出了孤子宽度的显式表达式。(本文来源于《运城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9](2010)在《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屏蔽光伏空间孤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更完善的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理论,采用光束的空间宽度不是远小于晶体宽度的条件,对有偏压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理论进行了修正,得出了明孤子和暗孤子数值积分解。结果表明,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源于对外加电场的非均匀空间屏蔽和光伏效应,不同于起源于对外电场非均匀屏蔽的屏蔽孤子和起源于光伏效应的光伏孤子。当光伏效应被忽略时,屏蔽光伏孤子退化成屏蔽孤子,空间电荷场就是屏蔽孤子的空间电荷场;当外加电场为0时,屏蔽光伏孤子退化成开路或闭路的光伏孤子,空间电荷场就是晶体中的光伏场。(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10](2010)在《基于双光束耦合的双光子全息屏蔽光伏空间孤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明了在双光束耦合外加偏压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存在一种新的全息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在信号光远小于抽运光的条件下得出了亮(暗)孤子的解析解。数值模拟了这种孤子在稳态条件下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参量情况下,在晶体中可形成稳定的双光子明(暗)全息屏蔽光伏空间孤子。(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无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理论研究了热电效应和光伏效应共同作用下的稳态空间孤子对.从非相干耦合波方程出发,推导了热电光伏孤子对的数值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了各类孤子对的强度包络.结果表明:在自散焦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当正的热电场远大于光伏场时,亮-亮孤子对可以存在;当暗-暗或者灰-灰孤子对存在时,负的热电场可以增强自散焦效应,进而减小孤子的半峰全宽.各类孤子对的半峰全宽可以通过改变热电场的大小而加以操控.此外,非相干耦合热电光伏孤子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别退化成热电孤子对或者光伏孤子对.借助晶体的热电效应,可以使光折变晶体LiNbO3从自散焦转变成自聚焦,从而灵活控制晶体中孤子对的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参考文献

[1].尚凌颢.光折变聚合物中光伏空间孤子的温度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2].苏艳丽,姜其畅,吉选芒.非相干耦合热电光伏光折变空间孤子对(英文)[J].光子学报.2014

[3].吉选芒,苏艳丽,姜其畅,刘劲松.开路光折变聚合物中非相干耦合光伏空间孤子对[J].量子电子学报.2013

[4].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单光子光折变独立灰-灰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对[J].量子光学学报.2012

[5].吉选芒,苏艳丽,姜其畅,刘劲松.闭路光伏光折变聚合物中非相干耦合亮-暗空间孤子对[J].光学学报.2012

[6].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o偏振光对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的影响[J].激光技术.2012

[7].李湘衡,张冰志,佘卫龙.相干光伏空间孤子非对称碰撞研究[J].物理学报.2011

[8].袁建法.非相干均匀背景光辐照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空间孤子[J].运城学院学报.2011

[9].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屏蔽光伏空间孤子[J].激光技术.2010

[10].吉选芒,姜其畅,刘劲松.基于双光束耦合的双光子全息屏蔽光伏空间孤子[J].量子电子学报.2010

标签:;  ;  ;  ;  

光伏空间孤子论文-尚凌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