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陀螺仪论文-李庆阳

电动陀螺仪论文-李庆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动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动螺丝刀,陀螺仪,智能感应,H-桥驱动电路

电动陀螺仪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阳[1](2016)在《基于陀螺仪感应的电动螺丝刀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螺丝刀是装配作业用电动工具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螺丝刀头的正反向旋转来拧紧或旋松螺钉,实现螺纹连接工件间的紧固与拆卸。当前的电动螺丝刀主要通过正、反转调速开关来实现正反旋向切换和旋拧速度调节。在一些需要频繁改变螺钉旋向的狭小工作场合,单手操作机器同时切换开关时使用不太方便,装配效率较低。本文目的是研发一款由陀螺仪感应控制的充电电池式螺丝刀,通过感应操作者的手腕扭转方向和幅度来自动完成机器的调向和调速功能,开发新的手柄握持切换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提高电动螺丝刀的操作舒适性和智能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体方案分析和设计,进行了产品定位和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四种可用于电动螺丝刀的减速传动方案,并进行了电动机选型分析和陀螺仪感应控制分析,最终完成了产品的总体结构布局设计。(2)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对减速传动方案做了可行性分析,确定选用行星齿轮传动。对行星齿轮传动中的6种传动方案做了分析,并完成了行星齿轮的设计和计算。然后,进行了扭矩调节装置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并对手柄握持模式的切换装置进行了研究和创新设计。(3)电子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了由微处理芯片和MEMS陀螺仪芯片组成的控制模块电路和H桥电机驱动电路,完成了调速调向的策略控制设计和主控程序流程设计。通过PCB模块制作和信号模拟测试,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验证。(4)利用CATIA软件完成了产品各零部件和整机的3D建模和工程图2D设计。最后完成了原型样机制作和测试。论文最后通过样机性能测试和用户试用反馈,验证了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电动工具产品的设计创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11-01)

[2](2016)在《丰田i-Road陀螺仪电动叁轮车》一文中研究指出丰田i-Road陀螺仪叁轮车目前已正式量产,在法国格勒诺布市已经投入使用,其较短的轴距和良好的机动性,使其方便成为拥堵城市中的代步工具。i-R0ad采用双电机驱动,并内置陀螺仪等传感器进行测速和控制转向,1次充电大约需要3 h,最高时速可达50(本文来源于《摩托车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3](2014)在《不倒翁电动车 靠陀螺仪与电机保持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丰田今年发布了i-Road叁轮小型车,它的车身非常窄,但依靠一套特别的平衡系统能够让车身保持不倒。而LIT Motors的C1电动车则更夸张,它只有两个车轮,并且乘客也无需依靠自己的身体来平衡车辆,车内采用陀螺仪和轮毂电机来保持车身稳定。C1电动车单次充电最大行驶里程为200英里,百(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许洋铖[4](2008)在《电动陀螺仪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介绍了为短程火箭弹提供滚转速度和滚转角度测定的电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结构。在文中对陀螺仪各部分的控制,包括转子和光电编码器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介绍陀螺仪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各部分组装过程中的摩擦带来的影响,介绍了减少漂移的方法。在陀螺转子部分,在全面分析研究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及换向方法的的基础上,细致阐述了反电势交叉过零检测,相位判断及其相位沿时的方法。系统采用XC164CM 16位单片机进行调速控制.为提高电机的转速精度,采用数字PID算法进行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的稳定工作程度。在火箭弹滚转速度测试部分,为减小摩擦给陀螺仪带来的影响以及提高火箭弹滚转速度测量精度,采用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文中详细介绍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软硬件设计,以及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及其补偿。本陀螺仪是针对短程火箭弹的工作状态反馈而设计的。它要求陀螺仪漂移小,电机启动速度快,稳速转动时精度高,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稳定,角度速度输出准确。从仿真和原理样机实测波形来看,该陀螺仪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工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05)

电动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丰田i-Road陀螺仪叁轮车目前已正式量产,在法国格勒诺布市已经投入使用,其较短的轴距和良好的机动性,使其方便成为拥堵城市中的代步工具。i-R0ad采用双电机驱动,并内置陀螺仪等传感器进行测速和控制转向,1次充电大约需要3 h,最高时速可达5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动陀螺仪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阳.基于陀螺仪感应的电动螺丝刀的研发[D].苏州大学.2016

[2]..丰田i-Road陀螺仪电动叁轮车[J].摩托车技术.2016

[3]..不倒翁电动车靠陀螺仪与电机保持平衡[J].汽车实用技术.2014

[4].许洋铖.电动陀螺仪的研究与开发[D].吉林大学.2008

标签:;  ;  ;  ;  

电动陀螺仪论文-李庆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