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

分析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纵观国内形势,传统住宅行业正在向“环保、高效、优质、快捷”的方向转型,而铝模施工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为了将铝模系统的精度优势扩展到整体外墙,将外墙上及外墙以外的非结构构件,如后砌墙体、构造柱、空调板、外立面竖向线条等统一为混凝土构件并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从而减少工序、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实现外墙取消砌筑、抹灰。铝模即铝合金模板体系,由面板系统、支持系统、紧固系统和附件系统组成,面板系统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加工而成,取代传统的木模板,配合高强度的钢支撑和紧固系统及优质的五金插销等附件,具有轻质、高强、整体稳定和装拆便捷、多次重复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铝模;全混凝土外墙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外墙开裂、渗漏一直是困扰建筑施工的一项技术难题,特别是冬夏气温差别大、季候风大的地区,由于混凝土(含砂浆)与砌筑墙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易在混凝土与砌体墙体之间、外墙砌筑与外墙墙面砂浆之间产生收缩裂缝,外墙易发生开裂渗漏质量通病。近年来随着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的大力发展,免抹灰、干作业等先进的施工理念开始萌芽并得到初步发展。

1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技术优势分析

(1)将原设计采用的砌筑外墙变更为混凝土外墙。相较于砌体,混凝土具有更好抗渗性,并且还能防止因不同材质有不同热膨胀系数而出现裂缝。

(2)变更后主体结构可以和非承重墙同时进行施工,能从本质上减少工程量,且工序简单,质量容易保证。

(3)在外墙阳角布设控制线,并对铝模质量实施检测,能确保结构整体质量,并省去抹灰的过程。

(4)在结构之间对外墙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保证质量,使墙面色差能够满足要求。

2铝模全混凝土外墙深化设计

砌筑、抹灰是施工减少中最薄弱的环节,施工工法全部以手工操作为主,湿作业多,质量不稳,为保证外墙质量,提高购房者的满意度,建筑行业结合实践经验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将铝模全混凝土运用到建筑外墙的建设中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外墙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1)原来传统的建筑外墙为填充墙砌筑,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使得建筑外墙在天气温度相差很大的时候,填充墙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两者之间相互膨胀,形成开裂造成渗水现象。而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使用铝模全混凝土外墙系统,实现外墙一次浇筑,从而减少交叉工序(砌筑、抹灰、湿作业),节约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并提高了外墙表面平整度质量,且极大减少了外墙渗漏和裂缝的隐患。

(2)铝模系统应在确定结构方案时介入,满足建筑抗震设计的前提下,将外墙设置为全混凝土墙体,窗下墙设计为整体连梁或双连梁,避免开结构洞,如须开洞宜结合建筑设置窗洞,外墙不应出现与主体结构相连接的小墙垛砌体,避免二次浇筑构件,设计时应考虑修改为混凝土墙后荷载的增值,同时不再考虑抹灰面层荷载。全混凝土外墙设计如图1。

图1全混凝土外墙的设计指引图

(3)铝模全混凝土外墙设计时,应采用结构拉缝的形式将二次结构、全混凝土外墙与主体结构整体现浇。结构拉缝是指在构造混凝土墙体与剪力墙之间设置竖向和水平柔性材料,使构造墙体不参与结构计算,构造墙体导致墙体刚度增大可通过设置周期折减系数的方式解决,外墙分割线条应结合结构拉缝进行设置,结构拉缝一般由内外U型固定止水卡槽和拉缝材料组成,拉缝材料应符合防火、防水、弹性、强度、耐候性等要求,可采用高强度挤塑板或同等材料。

3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其云线部分采用非承重墙,设计采用砌筑墙,通过对设计的有效优化,变更为混凝土墙。一般构造柱的顶部应设置挤塑板,在砌筑结构的顶端应使用顶砖,这样能有效隔离上部的结构梁以及下部的砌体和构造柱,防止荷载传递,使结构体系发生变化,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为使主体结构和非承重墙可以同步施工,非承重墙的顶端应采用隔离措施,通过对这一措施的合理应用,除了能为施工提供便利,还能进一步提高隔离效果。

3.1EPS施工

EPS即聚苯乙烯泡沫,属轻型高分子聚合物,重度不超过0.4kN/m3,具有质量轻、便于运输、安装牢固、不易脱落,即便脱落,也能避免造成坠物伤人等事故的优势特点。基于此,工程选用EPS线条,其作用为:每两层墙视作一区,各区分别进行色差、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控制调整,确保外墙整体外观质量满足要求,EPS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图2EPS安装位置示意图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EPS施工要在其它所有程序均已完成,且检查确认合格后进行。

(2)采用水:砂浆=1:5的黏结砂浆,在加水的同时进行搅拌,持续搅拌不少于5min,达到充分、均匀为止。制备好的砂浆必须在1h之内使用完毕。

(3)施工前对安装尺寸与角度进行测量,同时在平整的位置预先安装,要求缝隙不能超过3mm。粘贴之前,先涂抹一层界面剂,以此使黏结砂浆和聚苯板更好结合;在界面剂干透之后,涂抹一层黏结砂浆,开始粘贴。

(4)施工采用薄层满贴的方法,安装时使用小锤轻轻敲打,确保灰缝符合要求。

(5)按章完成后灰缝使用灰刀进行勾平,以此确保EPS能够形成一体。完全干透后,如果EPS安装位置存在多余砂浆,则应使用砂纸打磨干净。

3.2双层塑料板施工

(1)在非承重墙上的钢筋完成安装,且验收确认合格后,在墙顶布置塑料板,并用扎丝进行规定;在安装的过程中,用钢筋穿过塑料板,使挡水板处在迎水面,以充分发挥防渗漏效果。

(2)然后对结构梁钢筋进行绑扎。塑料板应处在墙顶和梁体以下,以此起到隔离的作用。

(3)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时,塑料板卡口必须和模板顶紧。

(4)浇筑施工中,由椭圆孔进行下料,并伸入振捣棒进行均匀振捣,使墙体达到密实。

3.3施工质量控制

为使墙体质量达到要求,省去抹灰的过程,应充分关注以下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中,外墙两侧100mm处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拉通线,为垂直度有效控制提供基准线;在对外墙的模板进行拼装时,沿水平方向布置通线,适当调整整个模板,使大面保持平整。

(2)在上层结构施工过程中,完工的墙体留300mm左右铝模不予拆除,同时比楼面高出50mm,对外墙模板进行调整,防止错台等问题的发生。

(3)浇筑施工前,复核模板质量。实测楼地面及墙柱,要求平差合格率不能小于95%;垂直度与平整度必须达到0~5mm。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应打破以往的施工方式,将传统的木模、填充墙砌体,逐渐转变为铝模全混凝土外墙,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产物,倡导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中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企业形象等,而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基于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分析并实践下去。

参考文献

[1]廖智.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2]孙桂芳,王永魁,邱军付,等.水泥基泡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J].新型建筑材料,2015,(11).

[3]王海军,刘琳,巴特尔.建筑外墙自保温体系应用分析[J].硅酸盐通报,2016,35(01):179~184+191.

[4]张爱林,胡婷婷,刘学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配套外墙分类及对比分析[J].工业建筑,2014,44(08):7~9+34.

标签:;  ;  ;  

分析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