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论体文论文-郭雪峰

魏晋论体文论文-郭雪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魏晋论体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诸子,论体文,风格,表达形式

魏晋论体文论文文献综述

郭雪峰[1](2018)在《先秦诸子与魏晋论体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思想的解放受到先秦诸子的沾溉,作为思想表达载体的论体文自然受到先秦诸子的影响。论体文源于诸子,其基本的说理品格是由诸子规定的。论体文的诸多问题都与诸子文本或思想有关,儒、道、名、法诸家对论体文的渗透影响造成了论体文广博富赡、透彻明快、玄远高致等不同风格,从论体文设置对话问答的表达形式以及经验、逻辑并重的论证方式我们也可以发现诸子影响的痕迹。通过诸子与论体文二者关系的考察,对魏晋文章的兴起与学术关系也将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勇[2](2016)在《经注与魏晋论体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士人通过注经建立了玄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且经注在文体品格上高于论体,对论体文产生了渗透。二者文体虽然有异,但是在阐发经典义理等说理特征上存在相通之处,经注的主题内容、体例及思维方式对论体文的写作发生了直接影响。经注与论体文共同构成了玄学思想的阐述形式,二者是玄学的一体两面,是"体"与"用"的关系,其思想表达也存在"会通"与"别异"的区别。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魏晋学术对文章写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6年02期)

杨朝蕾[3](2011)在《魏晋论体文兴盛之内部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素质得以提高。在立言不朽的创作动机激发下,创作论体文能够使文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因此选择了"论"这种最适宜表达思想的文体进行创作。(本文来源于《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杨朝蕾[4](2011)在《魏晋论体文的主体意识与时代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期,传统价值体系的失范、王纲的解纽使人们的思想从汉代经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奇才,他们思维活跃,思辨深刻,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大量思虑深(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1年04期)

杨朝蕾[5](2010)在《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魏晋论体文艺术风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就达二百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魏晋论体文在艺术上呈现出新的风貌,成就斐然。主要表现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强烈的思辨特色,多样的论文形式,鲜明的语言美质。可谓为"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独步千古,颇具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杨朝蕾[6](2009)在《魏晋论体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是一种用来议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的文体,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经过先秦的孕育、两汉的发展之后,论体文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有二百多篇。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鉴于当今学术界对魏晋论体文文学性研究的欠缺,本文从文本出发,结合文本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探究魏晋论体文发展的规律,突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论文分四章:第一章魏晋论体文总论魏晋论体文之兴盛主要表现为,魏晋文士以极大的热情学论、作论,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论体文作品与论体文集子,关于论体文的文论也得到空前发展。魏晋论体文不仅在题材上具有取材广泛、同题共作、辩难蜂起等新的特点,而且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新的风貌,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强烈的思辨特色、多样的论文形式、鲜明的语言美质,可谓为独步千古,成就斐然。关于魏晋论体文蓬勃兴起的原因,固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风俗、学术流变密切相关,但是那些仅为外部原因,都需要通过创作者才能起作用。所以,作家的自身素质、创作动机、创作欲望、对文体的选择与发论的形式才是其兴盛之内因。第二章叁国论体文叁国论体文分为两期,建安之论与正始之论。建安文化发轫于汉末,其时风、文风亦由此延续而来。论体文由两汉发展到建安,不管其实用性,还是文学性都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荀悦之《汉纪》,是作于建安时期的史学巨着,其史论文笔明朗,立论严肃,辞气激切,语挟风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建安七子中有论体文传世者惟孔融、王粲、阮瑀、应玚四人而已,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或气盛辞丽,或名理缜密,或文采飞扬,或平典古雅,表现出极具特色的艺术风貌。建安之杰曹植,在论中发表了对人才标准与治国之策的看法,批判了神仙道术、天人感应与世俗迷信,对元气说进行阐发。其论在艺术上亦具有独特风格,以赋为论,以事为论,铺排渲染,辞采华茂,文气畅通,波澜起伏。正始时期,谈玄说理内容的注入,使正始论体文达到新的理论水平和高度。玄理与美文同在,犀利的论辩锋芒与高超的论辩技巧相结合,是正始论体文的主要特征。以何晏、夏侯玄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之论清峻简约,文质兼备,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名士之论则才藻艳逸,文辞壮丽,且忧愤极深。不管是“正始名士”,还是“竹林名士”,出言皆讲究修辞的技巧,立论注意语言节奏的和谐,行文注意语言形式的整饬,以优美的骈句阐发玄远的哲理成为当时风尚。阮籍之论以高度思辨的跳跃式逻辑结构与空灵的想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洋溢着飘逸的诗兴。嵇康之论则纯以思辨胜,立意新奇,析理绵密,通过层层推进的逻辑推理,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正始文坛出现了两篇奇文:曹冏《六代论》与李康《运命论》。前者颇具汉初之文的风格气势,后者则代表正始名士清谈说理的典雅风范。与魏相比,吴蜀论坛相对寂寥,但亦有少数文士,如吴之韦昭、诸葛恪,蜀之郤正、谯周、费祎,立足现实,纵横挥洒,其优秀之作堪与邺下诸子比肩。第叁章西晋论体文西晋一朝,速盛而骤衰。西晋论体文既没有了建安时期务本求实的主题内容,也没有了正始时期对玄理哲思的热情探索,在题材与艺术上表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在险恶的现实中存身立命成为文士普遍关心的问题,皇甫谧与潘尼之论表现了文士全身远祸的心理,文风以简直、清省为主。与西晋奢靡、结党、士无特操的政风紧密相关,刺世疾邪之作大量涌现,鲁褒《钱神论》、王沈《释时论》、刘寔《崇让论》、张载《榷论》皆讥世呵俗,火气甚大,文风多样。玄理论文以裴頠《崇有论》、欧阳建《言尽意论》、张韩《不用舌论》为代表,立论皆拔新领异,上追王何。太康之英陆机的《辩亡论》与《五等论》在西晋论坛占据重要地位,代表了西晋文风发展的新倾向,表现出对绮丽华赡、藻饰雅化的自觉追求。第四章东晋论体文东晋论体文较前代又有新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史论空前繁盛。东晋编年体史书史论之多、篇幅之大,前所未有。袁宏《后汉纪》完整保存至今,其中史论部分约占全书的十二分之一,仿《汉纪》形式,引玄入史,不拘一格,创立了较为灵活的史论写法。干宝《晋纪·总论》、习凿齿《晋承汉统论》、伏滔《正淮论》为单篇史论名篇。其次,批判玄学的论文成就颇高。东晋的玄学家虽多,却没有大的成就。他们好“谈”,所谈玄理多承前人之余脉,而缺乏原创理论,因此他们留下来的论体文并不多。此时期出现的几篇批判玄学的论文,成就颇高,如孙盛《老聃非大贤论》、王坦之《废庄论》、范宁《王弼何晏论》等,皆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放荡之世风,或讥弹,或刺世,或鞭挞,用语犀利,文风质朴。再次,佛理论文蓬勃发展。名士参与辩论佛理,名僧则以佛释玄。名僧慧远、僧肇皆由儒道而入佛,其论体文成就尤其突出,堪称东晋论体文两方重镇。慧远之论主要为护教而作,综合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具有犀利的论辩锋芒。僧肇吸取中观派“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论辩艺术,将其与先前接受的儒学、玄学影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佛家之论在语言风格方面,亦受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的影响,但与其重在释理的特点有关,因而又不为文体所束缚,将深邃的佛理用自然朴实的语言阐述清楚。在艺术风格方面,东晋论体文大致沿着两条线发展,一为简约素朴,二为繁缛骈对。前者受玄学的影响甚深,言简意深,后者则仍延续汉儒作论的旧路,只是在骈对工整、语言繁富方面有新的要求。总之,本文对魏晋论体文进行两方面的考察:一是历史的考察。在纵向上上溯论体文之起源,概述其发展的脉络,重点探讨其在魏晋时期达到昌盛所表现出来的题材与艺术方面的新貌。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的阶段性,探究其发展的规律。横向上将魏晋论体文置于当时思想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探讨当时的社会生活、时代思潮给予论体文的影响及论体文的发展变化。二是美学的考察。把论体文作为真正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在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的微观分析中,突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对同时期的其他中小作家也适当分析,点面结合,充分展现当时的文坛状况。在对魏晋论体文的研究中,将作品解读与理论批评结合起来,以使研究更为丰满,更有理论深度。适当借鉴中西方心理学、逻辑学、哲学、文艺学、宗教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将其置于更加广阔的学术文化平台上进行研究,以期在新的理论视野下给予魏晋论体文较为恰当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0)

王京州[7](2009)在《20世纪魏晋论体文研究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章太炎推许魏晋论体文为"论式",通过追溯晚周诸子之源,将其地位置于魏晋其他文章之上;又从文章风格和体气等多方位分析,将其置于汉唐论体文之上。刘师培比观汉魏六朝作家的论体创作与师承关系,立足于作家和作品个案研究,放眼论体文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中的流变;刘永济则将魏晋与南北朝论体文合为一体,分析题材内容,探讨勃兴因缘,使论体文研究的堂庑更加阔大。程千帆上承刘永济,将魏晋论体文研究带入下半世纪,促进了世纪末及新世纪初研究的复兴,百年存于一线。(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魏晋论体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魏晋士人通过注经建立了玄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且经注在文体品格上高于论体,对论体文产生了渗透。二者文体虽然有异,但是在阐发经典义理等说理特征上存在相通之处,经注的主题内容、体例及思维方式对论体文的写作发生了直接影响。经注与论体文共同构成了玄学思想的阐述形式,二者是玄学的一体两面,是"体"与"用"的关系,其思想表达也存在"会通"与"别异"的区别。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魏晋学术对文章写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魏晋论体文论文参考文献

[1].郭雪峰.先秦诸子与魏晋论体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王勇.经注与魏晋论体文[J].社会科学家.2016

[3].杨朝蕾.魏晋论体文兴盛之内部动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4].杨朝蕾.魏晋论体文的主体意识与时代精神[J].文艺评论.2011

[5].杨朝蕾.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魏晋论体文艺术风貌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杨朝蕾.魏晋论体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7].王京州.20世纪魏晋论体文研究论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魏晋论体文论文-郭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