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李双,吴熠哲,朱慈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李双,吴熠哲,朱慈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路桥,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外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吴熠哲,朱慈祥[1](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二次加固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机荷高速公路某大桥主桥为(42.5+2×65+42.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1997年建成通车,2001年因箱梁开裂较为严重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法进行了首次加固。2015年检测发现主桥存在多种病害,主桥被评定为叁类桥梁,需进行二次加固。为了保证桥梁运营安全,在原体外预应力加固部分失效后,将现有桥面铺装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整体化层、在中跨范围内箱室两侧各增设2束12s15.2mm通长体外预应力束、在全桥箱梁内侧顶板上粘贴横向钢板。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荷载试验,从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动力特征方面分析该桥二次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加固后该桥的纵、横向刚度以及桥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满足运营要求。(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5期)

葛强[2](2019)在《基于IDA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梁桥在公路桥梁系统中占绝对比重,精确评估该类桥梁的抗震性能极为重要。为此,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IDA分析方法对20条地震波增幅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最终获得结构构件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该类桥梁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更易受损;桥墩很大概率只发生中度破坏而桩基础极大概率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完全破坏,支座将发生完全破坏。该类桥梁支座和桩基础抗震性能不足,且各构件发生轻度破坏的概率远远大于中度破坏概率,建议重视桥梁日常监测和及时维护。(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9年05期)

李杏林[3](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某高速公路大桥工程为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中每个工况的受力状态与位移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的主梁标高、构件截面尺寸、预应力筋张拉力、材料弹性模量、容重、收缩系数和徐变系数与施工中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环境温度、临时荷载等也常常变化。采用结构仿真计算进行分析,量测施工过程中实际结构的行为,分析结构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偏差,用误差分析理论来确定或识别引起这种偏差的主要设计参数,经过修正设计参数,来达到控制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偏差的目的。最后,通过实时监控数据结果分析,得知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为此对以后类似桥梁合拢段施工过程分析与对监控提供有利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刘海波[4](2019)在《某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梁腹板上顶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结构计算与理论分析,找到了桥梁的病害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固措施,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加固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王凯林,高策,周勇政[5](2019)在《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制装配技术思考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桥梁的节段预制装配技术于20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该技术在质量控制、施工速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我国铁路桥梁特别是高速铁路桥梁领域,此项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技术方面需要研究的内容也较多。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将预制装配技术与智能信息化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桥梁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设计精细化、制造专业化、运输物流化和架设精准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铁路连续梁工业智能化预制装配技术的现状,展望铁路连续梁工业智能化预制装配技术的未来。(本文来源于《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王亮[6](2019)在《关于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我国在高铁的建设上在世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取得了多个世界之最的称号。目前我国的高铁还有很多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项目,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高铁的建设质量、高效、有序地进行仍然是在项目施工中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近些年,我国高铁工程的不断建设,在应对各种环境和施工质量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所以本文就浅谈在高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质量研究和把控。(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09期)

李文炳,韦忆龙[7](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体桥梁工程为例,针对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混凝土浇筑、立模标高参数对成桥线型及内力影响程度大的工程实际指出,出于确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精度、成桥线型及结构体系顺利转换,必须加强梁桥施工控制,并从墩顶控制点布置、截面控制点布置、温度及应变控制、挂篮控制等角度对其施工控制加以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各施工阶段应力,结合理论分析与施工线型测量实际,加强标高偏差预测调整,确保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更加接近,最终确保成桥后梁桥结构受力状态与线型符合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9年04期)

赵永鹏[8](2019)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要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连续梁桥施工为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合龙段施工工艺,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案,提出了合龙施工工艺的要点,确保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应力指标数据符合施工标准。该技术可为后续同类连续梁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康健[9](2019)在《某180m主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设计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笔者历年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的设计经验,基于某项目(108+180+108) m南水北调特大桥实际设计案例,从箱梁构造、预应力体系布置、设计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变截面悬浇梁桥设计计算要点,并对翼缘板及中跨合拢段进行局部分析,阐述了长悬臂翼缘板的计算方法及中跨合拢束径向外崩力对结构的影响,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8期)

周红月[10](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归纳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特点,其次阐述了其施工控制的目、意义、原则和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应力控制、线性控制、合龙段施工控制、关键参数控制、施工误差控制等方法,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质量。(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3期)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梁桥在公路桥梁系统中占绝对比重,精确评估该类桥梁的抗震性能极为重要。为此,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IDA分析方法对20条地震波增幅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最终获得结构构件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该类桥梁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更易受损;桥墩很大概率只发生中度破坏而桩基础极大概率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完全破坏,支座将发生完全破坏。该类桥梁支座和桩基础抗震性能不足,且各构件发生轻度破坏的概率远远大于中度破坏概率,建议重视桥梁日常监测和及时维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双,吴熠哲,朱慈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二次加固及效果分析[J].桥梁建设.2019

[2].葛强.基于IDA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易损性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9

[3].李杏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4].刘海波.某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措施[J].湖南交通科技.2019

[5].王凯林,高策,周勇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制装配技术思考与展望[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9

[6].王亮.关于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质量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7].李文炳,韦忆龙.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探讨[J].华东公路.2019

[8].赵永鹏.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19

[9].康健.某180m主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设计计算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10].周红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制探讨[J].交通世界.2019

标签:;  ;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论文-李双,吴熠哲,朱慈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