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回族社区论文-景慧萍

城市回族社区论文-景慧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回族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回族,幼儿园,合作共育

城市回族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景慧萍[1](2019)在《城市回族社区幼儿园合作共育途径探索——以平凉市铁路幼儿园南台分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是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回族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社区,多子女、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不受重视、幼儿入园率低等多种因素导致学前教育质量不高。本文以平凉市铁路幼儿园南台分园为例,探讨城市回族社区幼儿园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4期)

王晓晓,柴洋波,陆宇婷,嵇彩凤[2](2019)在《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聚集区防灾减灾路径研究——以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防灾减灾的研究,以南京市七家湾社区为研究对象,从防灾减灾资源、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叁个角度出发予以研究。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出七家湾社区防灾减灾资源的综合评价值;而后,对灾前、灾中、灾后的防灾减灾机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借以调整后期七家湾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的重心。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七家湾社区的防灾减灾路径亟需优化。在防灾减灾资源方面,不管是公共还是个体都配备不足;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社区灾害监测预警不到位、灾前应急预案制定有漏洞、社会组织协调机制不发达、风险分担机制匮乏等问题。最后,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七家湾社区的防灾减灾路径提出了改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6期)

姜柯如[3](2018)在《浅析非自治区城市中回族社区的族群认同来源——以山西省长治市西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政治困境。不管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东方世界,族群的冲突和对立都变成了一大亟待解决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本文以长治市西街回族聚居区为例,浅析了民族识别政策后,汉族人口为主体城市中少数民族社区族群的现代族群认同感之殇。其缘起不只在于文化、历史、宗教认同,亦有民族分布格局及地理因素、社会距离和文化融合之因。期望该分析能够正确引导各民族的族群认同思潮,为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12期)

王晓晓,陆宇婷[4](2018)在《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聚集区防灾减灾策略研究——以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阐述社区减灾的重要性入手,以城市有机更新为背景,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总结七家湾社区易遭灾害类型,全面调查七家湾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现状,以居民对社区减灾的认知情况和公众参与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其防灾减灾面临的几个突出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改善策略。(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马冠男[5](2018)在《城市回族社区的传播实践——以西安回坊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并不是在研究城市化的少数民族社区,而是都市里少数民族社区的内部互动及交流,也就是传播实践。在笔者看来,同一社区的人借助社区的传播网络形成了共有的意义,在基于共有意义的基础上,这个社区才能成为一个相对紧密和稳定的结构。回族社区提供了一个途径,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生活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笔者通过长期观察社区内特有的人际、组织传播实践和背后的传播机制,试图揭示在回族社区内部的人际互动、讯息流通、意识形成、文化塑造、族群认同和传播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0期)

沙彦奋[6](2017)在《从“围寺而居”到“互嵌型社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回族社区及其结构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族社区既是回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模式,也是回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社区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地域空间上的"围寺而居"传统模式,展现了社区内部互动特征;"互嵌型社区"隐含社区内多元文化交融内涵。从"围寺而居",到"互嵌型社区"的新时期转型,呈现了回族社区叁个方面的时代变迁:一是实现了回族社区传统的现代性;二是回族社区结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叁是回族社区文化(精神)由回族的封闭性向多族群的开放性转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7年06期)

常静,马晓璐[7](201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现状及借鉴意义——以长治市城区西街回族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长治市城区西街回族社区为例,从社区的形成与现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教育主体社区、清真寺的作用;群众的接受情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问题与经验进行研究。认为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积极的宣传作用,清真寺宗教教育的正确引导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但仍存在社区与清真寺没有形成合力、居民被动接受、没有对宣传效果进行调查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48期)

刘洋洋,黎海波[8](2016)在《城市散杂居民族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社区的民族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复杂性和联动性,其对全国民族关系的影响较大。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民情调研的基础上展开,切实转变作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行领导负责和注重率先垂范;社区大力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避免因"维权"而扩展为民族问题;社区注重通过网格化管理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瀍河回族区要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素养提升,优化宣传教育方式,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社区的公民教育,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6年06期)

牛莉[9](2016)在《城市回族社区回汉居民储蓄借贷行为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回汉居民的储蓄和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对回汉居民储蓄借贷行为进行对比,并运用一般计量模型对影响储蓄的因素和Logistics模型对贷款意愿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其储蓄水平的合理性调研中,回汉多数都认为自己现在的储蓄水平能够满足生活的需要。在对储蓄方式,储蓄和消费增减变化以及储蓄目的的比较发现,回汉在这些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回汉多数人都选择把钱存放到银行,而在储蓄目的上,回汉都集中在养老防老、为自己或子女操办婚事、应付家庭意外和买房子。(2)在对居民家庭储蓄构建横截面模型后发现民族、年龄、收入、消费和家庭规模对家庭储蓄有显着影响。民族属性对居民家庭储蓄有显着的负影响,家庭户主年龄与储蓄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家庭收入对居民家庭储蓄有显着的正影响,家庭消费对居民家庭储蓄有显着的负影响。(3)在借贷现状分析中,回汉的借贷来源、用途、金额分布,需求都没有很大的区别。私人借贷和银行借贷各占一半,借贷金额分布均匀,并且都主要用于生活消费,这里的生活消费也包括买房买车。同时回汉居民借贷需求都较低,借贷意愿均不高。在借贷过程中,回族居民很少有人了解《古兰经》中关于借贷0利息的要求,即使了解也很难做到0利息,伊斯兰金融最本质的内容没有得到体现。(4)筹资能力分析中,面对一笔突然地小额开销时,回汉都选择通过自家储蓄、亲友处的无息借款、贷款等一种或多种方式来获得资金,家庭富裕的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储蓄,而多数家庭都需要从亲友处获得借款,其中亲友处的无息借款是最主要的途径。(5)投资想法方面,回族和汉族多数集中在生活消费、孩子教育和买房买车上面。把钱用来投资赚钱方面,回族高于汉族,而在存款挣利息方面,汉族又高于回族,回族的经商理念还是有利于回族居民投资的。(6)贷款需求方面,回族和汉族借贷需求都不高,借贷意愿都不强。Logistics模型显示,被调查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家庭规模变大,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民族因素对贷款需求也产生影响,回族的贷款需求高于汉族。(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夏权威[10](2016)在《城市少数民族场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性研究——以回族散杂居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回族散杂居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以场域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了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对回族散杂居社区的需求与问题评估、生存与发展、挖掘和链接资源及有效传达回族散杂居社区集体性诉求来实现其途径,在实践方法上,受助者由传统的"被动式"求助向"主动式"求助、由"工作式"向"项目式"转变,并最终做好社会工作者和政府资源拥有者的联动效应。(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6年02期)

城市回族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防灾减灾的研究,以南京市七家湾社区为研究对象,从防灾减灾资源、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叁个角度出发予以研究。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出七家湾社区防灾减灾资源的综合评价值;而后,对灾前、灾中、灾后的防灾减灾机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借以调整后期七家湾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的重心。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七家湾社区的防灾减灾路径亟需优化。在防灾减灾资源方面,不管是公共还是个体都配备不足;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社区灾害监测预警不到位、灾前应急预案制定有漏洞、社会组织协调机制不发达、风险分担机制匮乏等问题。最后,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七家湾社区的防灾减灾路径提出了改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回族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景慧萍.城市回族社区幼儿园合作共育途径探索——以平凉市铁路幼儿园南台分园为例[J].才智.2019

[2].王晓晓,柴洋波,陆宇婷,嵇彩凤.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聚集区防灾减灾路径研究——以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J].戏剧之家.2019

[3].姜柯如.浅析非自治区城市中回族社区的族群认同来源——以山西省长治市西街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8

[4].王晓晓,陆宇婷.南京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聚集区防灾减灾策略研究——以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马冠男.城市回族社区的传播实践——以西安回坊社区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

[6].沙彦奋.从“围寺而居”到“互嵌型社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回族社区及其结构的历史变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

[7].常静,马晓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现状及借鉴意义——以长治市城区西街回族社区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8].刘洋洋,黎海波.城市散杂居民族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

[9].牛莉.城市回族社区回汉居民储蓄借贷行为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6

[10].夏权威.城市少数民族场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性研究——以回族散杂居社区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

标签:;  ;  ;  ;  

城市回族社区论文-景慧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