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严向远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严向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列宁,党内民主制度,历史贡献,当代价值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严向远[1](2019)在《列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列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指导下,俄共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党内民主时代。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建党思想,又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指导。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更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一思想是我党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指导,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监督制度改革的理论武器。(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曹英伟,张婷[2](2018)在《列宁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懈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列宁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和罢免制、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党内民主制度。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发挥了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激发党的生命活力、实现党的科学决策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巨大功能。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完善党员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强化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事业,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观察与思考》期刊2018年06期)

王勇[3](2016)在《论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认为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邓小平从健全党内选举制度、提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和重视建设党内监督制度叁个方面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本文来源于《知音励志》期刊2016年18期)

路义峰[4](2016)在《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的核心是全体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是列宁在吸收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过程相结合形成,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的无产阶级进行一党执政的,所以党内民主建设十分重要,在保障党的方针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密切党群关系;防止党内腐败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列宁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初期到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到列宁晚年的政治活动为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实践基础。其次,在理论来源上,列宁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精华的吸收,以及批判的吸收了考茨基和卢森堡党内民主的相关理论。最后,通过对列宁党内民主形成过程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898年—1905年)、形成阶段(1905年—1920年)、成熟阶段(1920年—1922年)、继续发展阶段(1922年到1924年)。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叁个部分:首先,对列宁党内民主的内涵的论述,对民主和党内民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指出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特点;其次,对列宁党内民主的制度的论述,特别是列宁的党内民主中首次创造性的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了广泛的民主又兼顾了力量的集中,这样避免了过于民主导致无政府状态和由于集中而产生专制主义独裁统治;列宁党内民主的原则,包括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保护少数人的权益等原则;最后,对列宁党内民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主要从对党的作用、对国家的作用、对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启示。列宁党内民主建设研究的巨大现实意义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有着巨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在这个部分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的论述。二是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对今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本文来源于《喀什大学》期刊2016-06-01)

周福振[5](2014)在《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主要包括叁个层次:一是民主的思想或意识;二是民主的制度或体制;叁是民主的精神或生活习惯。党章对党内民主进行了许多原则性、系统性的制度规定,但是,有些制度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党内民主主体的党员还没有将党章规定的民主制度内化为党员的民主精神或民主习惯。(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福振[6](2014)在《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主要包括叁个层次:一是民主的思想或意识;二是民主的制度或体制;叁是民主的精神或生活习惯。这叁个层次是一个相互促进、往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和总规矩,对党内民主进行了许多原则性、系统性的制度规定,有利地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但是,有些制度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党内民主主体的党员还没有将党章规定的民主制度内化为党员的民主精神或生活习惯。(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亓光[7](2014)在《论毛泽东党内民主建设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具有"路线-方法-策略"的系统性。从路线角度看,毛泽东强调以坚持群众路线为准绳,以反对官僚主义作风为抓手,培育党内民主的政治氛围和制度框架;从方法角度看,毛泽东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实现党内民主的有效手段,党员的民主参与是实现党内民主生活有效性的基础;从策略角度看,毛泽东特别注重党内监督,将反腐廉政建设作为保障党内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条件。这叁点正体现除了有效实践才是毛泽东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品格。(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周福振[8](2014)在《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主要包括叁个层次:一是民主的思想或意识;二是民主的制度或体制;叁是民主的精神或生活习惯。这叁个层次是一个相互促进、往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和总规矩,对党内民主进行了许多原则性、系统性的制度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但是,有些制度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党内民主主体的党员还没有将党章规定的民主制度内化为党员的民主精神或生活习惯。(本文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东明[9](2014)在《党内民主建设实践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着党内民主问题,列宁早期在其着作中表达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对当今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正确认识和梳理党内权力授受关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正确认识、处理好党内民主与党内纪律的逻辑关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多数党员与少数党员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周红梅[10](2013)在《毛泽东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文本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在古田会议的政治报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结合国情、党情,提出了开展党员教育、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开展正确的党内批评等一系列发展党内民主的原则和方法,构成了毛泽东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认真学习和借鉴毛泽东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推进我国党内民主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12期)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懈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列宁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和罢免制、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党内民主制度。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发挥了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激发党的生命活力、实现党的科学决策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巨大功能。列宁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完善党员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强化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事业,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严向远.列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曹英伟,张婷.列宁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观察与思考.2018

[3].王勇.论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J].知音励志.2016

[4].路义峰.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建设研究[D].喀什大学.2016

[5].周福振.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

[6].周福振.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亓光.论毛泽东党内民主建设思想[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周福振.思想、规章、精神与党内民主——通过党章考察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

[9].李东明.党内民主建设实践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列宁早期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10].周红梅.毛泽东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文本的考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严向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