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

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

协和江南医院(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1号

摘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亦愈发不规律,在牙齿方面的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人们对于该疾病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基于这样的形式,前往口腔牙科就诊的病患日益增加。正畸治疗所指的是通过对于各种矫正装置的辅助来持续地为病患脸部骨骼以及牙齿施加压力,使牙齿的畸形逐渐得到矫正。本文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6年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共计101例牙科临床病例进行调研,旨在分析对其应用正畸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正畸治疗;临床应用;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和改善,人们对牙齿以及颌面部门的美观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及要求。除此以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不规律,导致牙齿方面的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基于这样的形式,前往口腔牙科就诊的病患日益增加。正畸治疗所指的是通过对于各种矫正装置的辅助来持续地为病患脸部骨骼以及牙齿施加压力,使牙齿的畸形逐渐得到矫正[1]。本文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6年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共计101例牙科临床病例进行调研,旨在分析对其应用正畸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以下是具体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6年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共计101例牙科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病例数为50例,其中男性病患22例,女性病患28例,年龄18-46岁。观察组的比例数为51例,其中男性病患24例,女性病患17例,年龄19-48岁。两组病患患有的牙科疾病包括前牙间隙、前牙反颌、前牙深覆合、舌侧倾斜、牙缺失伴内倾等。全部病患都接受了影像学及口腔学检查并且得到确诊,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并且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病患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前,首先需要进行X线片的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病患在口腔修复前接受局部义齿摘除治疗,而观察组的病患则在口腔修复操作前采取正畸治疗,主要包括将义齿活动,粘结桥,光固化,烤瓷贴面及固定桥修复等操作。此外,在开展正畸治疗之前,医护人员还需认真清洗病患的口腔,拆除口腔中不良的修复体,根据实际的牙齿疾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医护人员为还需检查病患的牙槽及颞颌关节,以防止病患在治疗时发生牙骨缺损等问题。之后再对牙齿进行固定,并通过牵引操作来矫正畸形牙齿,使牙齿咬颌曲线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将牙齿纠正。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总体的疗效,记录患者的不适感、轻度软组织水肿、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的疗效判定标准为:将病患的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恢复至正常水平,口腔牙齿整齐排列,且面型得到显著改善的治疗结果视作为显效,将病患的前牙覆盖及面型相比于治疗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口腔牙齿整齐排列的治疗结果视作为有效[2]。病患的前牙覆盖依然不正常,口腔牙齿排列不够整齐,面型也未能得到改善的治疗结果视作为无效。计算治疗整体有效率的公式如下:

治疗整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分别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则表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治疗整体有效率比较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6.1%,而与对照组治疗整体有效率仅为80%,明显低于观察组。

表1两组病患治疗整体有效率对比(n,%)

2.2两组病患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观察组中,有4例病患出现不适的感觉,有1例病患出现轻度软组织水肿,在51例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有5例,占比9.8%。在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存在不适的感觉,有4例病患出现轻度软组织水肿,有1例病患出现口腔炎症,在50例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有12例,占比24.1%。

3结论

牙科专科医师经研究发现,人体的口颌系统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一个病患可以同时出现牙周疾病、错颌畸形以及牙列缺损等多种问题。随着牙科专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对牙科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之前大多会采用正畸治疗,也就是普遍的合作方式之一。相比于临床常规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点。

首先,正畸治疗能够为口腔修复提供有利条件。在遇到修复条件不够理想的时候,通过正畸治疗措施,能够合理分配牙间隙,确保基牙平行直立,为正常牙体的预备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从而获得理想的功能及美观方面的修复效果[3]。其次,正畸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大大减轻其受到的痛苦,确保其更容易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再者,医生在开展正畸治疗工作之前,会与病患展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经过分析,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整体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在口腔修复前采取正畸治疗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牙科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之前大多会采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点。医生应结合牙科疾病的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在前牙间隙、前牙反领、前牙深覆合等牙科病患行口腔修复治疗之前,对其展开正畸治疗,从而改善病患的牙齿美观度,有效恢复牙齿的咬合功能。通过正畸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晓慧.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21-22.

[2]叶学武,郑明.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29-30.

[3]古育娣,桑卓,蹇航,等.探究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疗,2016,23(8):97-98.

标签:;  ;  ;  

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