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息交易论文-王询,任曾,李金凯

套息交易论文-王询,任曾,李金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套息交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套息交易,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资本账户开放

套息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王询,任曾,李金凯[1](2019)在《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框架,以及采用NARDL模型就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市收益率和股市波动率的非对称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市收益率的短期影响系数不显着,但长期影响系数在不同时期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即当人民币套息交易超额收益为负时降低了股市收益率、当超额收益均衡时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不显着、当超额收益为正时提高了股市收益率,且均不存在非对称特征;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市波动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系数在统计上均不显着,即目前人民币套息交易还不是股市波动率的主要原因,但从估计系数方向、大小及趋势来看,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加深,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可能会逐渐显现并且不断增大。由此可见,人民币套息交易是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应该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套息交易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9年05期)

张枕河[2](2019)在《套息交易平仓助日元继续走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随着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的规模也明显扩大,这将进一步支撑日元汇率。由于日本国内长期处于低利率状态,日元一直被投机者最青睐的套息交易资产。具体而言,他们选择卖出日元的同时买入高息资产例如美国国债等,来赚取收益率差价。(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04-09)

倪伟[3](2019)在《套息交易频发 港汇持续走弱》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在2018年4月美元兑港元历史上首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红线”,此后虽然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买入港元,但港元汇率一直在“红线”附近徘徊。直到去年9月底香港银行业全面加息,港元汇率才回落到7.79附近。然而(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01-30)

邵映红[4](2018)在《汇率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套息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自2001年开始,我国逐步对结售汇制度实施了放松。随着结售汇制度的逐渐放松,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下,尽可能多地持有人民币成为一项被普遍接受的外汇投资策略。2014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走强,其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并于2015年实施了近十(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期刊2018-08-02)

王洋[5](2018)在《套息交易或驱动债市“牛平”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以来,债券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从“预期宽松”到“预期验证”,债券收益率也在迟疑不定到左右摇摆的历程中逐渐下行。然而,2018年至今尽管市场存在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但是多头却始终不敢大举入场,即便在预期落实之后,市场也多认为缺乏配置型多头、交易型多(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8-07-19)

冯柳[6](2018)在《无本金交割远期类套息交易的收益与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汇套息交易指从低利率市场借入货币,买入高利率市场的货币的一种交易策略。这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主要交易手段。套息策略通常在假设抛补利率平价(CIP)成立时,通过远期构建。随着新兴市场货币外汇交易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兴市场货币的套息策略需求增加。但许多新兴国家货币兑换存在限制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远期,套息策略只能通过无本金交割远期(NDF)进行;且由于无法套利,抛补利率平价通常不成立。本文主要研究在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时,基于NDF的类套息交易的收益和风险特征。本文构建基于12个新兴国家的NDF类套息交易策略,对其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外汇期权构建经对冲的类套息交易以消除比索问题的影响,通过平滑转换(STR)模型研究考虑比索问题以后类套息交易承担了哪些外汇市场风险以及抛补利率平价偏离对其风险暴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12个新兴国家的NDF类套息交易在过去的十一年间平均年化收益8.46%,夏普比率达到1.08。与基于G10国家的远期套息交易相比,其收益更高、收益波动更小。不同投资期限的NDF类套息交易均有显着超额收益,随着投资期限增加,超额收益减小。考虑比索问题后类套息交易超额收益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较大超额收益,说明比索问题可以解释部分类套息交易的收益。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结果显示,考虑比索问题以后,类套息交易的收益受到偏度风险和外汇波动风险的影响,且对偏度风险的风险暴露会随着抛补利率平价的偏离而改变。当抛补利率平价负向偏离增大,考虑比索问题后的套息交易偏度风险增大。说明当有较高货币贬值预期时考虑比索问题的类套息交易会承担更大的偏度风险。(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陈思翀,刘静雅[7](2018)在《套息交易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动态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动态资产组合最优权重的变化研究套息交易对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将人民币套息资产、美元无风险资产和美元风险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构建国际投资组合,计算动态最优权重并考察其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汇率及利差等状态变量随时间发生改变时,套息交易资产组合的最优权重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且能显着地解释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但套息交易的资产配置并不是导致当前我国资本流动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陈思翀,费阳[8](2018)在《流动性对日元套息交易规模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26个经济体的季度跨国面板数据,考察流动性与日元套息交易收益及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横截面上不同目标货币的流动性差异,还是同一目标货币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上,流动性都对套息交易收益与规模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在同一时点的目标货币选择和同一目标货币的头寸动态调整上,套息交易都更偏好于高流动性的目标货币。再者,流动性对套息交易规模的影响存在着非对称性现象。相较于发展中国家,流动性在发达国家的影响程度更大;相较于流动性下降,流动性上升对套息交易规模变化的影响幅度更大。(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何诚颖,王占海,吕秋红,陈国进[9](2018)在《人民币套息交易:市场基础和收益风险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经济金融虚拟化背景下,利率与汇率的波动性增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全球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频繁进出利率与汇率市场,进行套息交易。相应交易的长期性和广泛性表明,利率平价理论提出的利率与汇率间的平价均衡关系并不成立,套息交易对金融系统安全性具有负面影响。在资本账户未完全放开的条件下,关于人民币套息交易机理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套息交易有多种途径,大宗商品交易是较突出的渠道。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须健全金融监管,协调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骤与速度,防范套息交易危害实体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周艾琳[10](2018)在《港元汇率跌近干预底线 套息交易才是主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断走弱的港元汇率,离香港金管局的干预底线仅差一步之遥了。截至12日18时30分,港元对美元报7.8395,延续了上周以来接近7.84的态势。港元对美元汇率8日更是贬至7.8408,逼近了7.85的弱方兑换保证,刷新了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的(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8-03-13)

套息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期,随着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的规模也明显扩大,这将进一步支撑日元汇率。由于日本国内长期处于低利率状态,日元一直被投机者最青睐的套息交易资产。具体而言,他们选择卖出日元的同时买入高息资产例如美国国债等,来赚取收益率差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套息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1].王询,任曾,李金凯.人民币套息交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9

[2].张枕河.套息交易平仓助日元继续走强[N].中国证券报.2019

[3].倪伟.套息交易频发港汇持续走弱[N].中国证券报.2019

[4].邵映红.汇率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套息行为分析[N].期货日报.2018

[5].王洋.套息交易或驱动债市“牛平”格局[N].经济参考报.2018

[6].冯柳.无本金交割远期类套息交易的收益与风险[D].厦门大学.2018

[7].陈思翀,刘静雅.套息交易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动态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8

[8].陈思翀,费阳.流动性对日元套息交易规模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8

[9].何诚颖,王占海,吕秋红,陈国进.人民币套息交易:市场基础和收益风险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18

[10].周艾琳.港元汇率跌近干预底线套息交易才是主因[N].第一财经日报.2018

标签:;  ;  ;  ;  

套息交易论文-王询,任曾,李金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