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套系统论文-周建新,姚怡兰,李钊

活套系统论文-周建新,姚怡兰,李钊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套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活套系统

活套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新,姚怡兰,李钊[1](2019)在《热连轧活套系统解耦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连轧机中的活套系统是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多约束的复杂对象,其解耦控制问题一直是控制界关注的热点。采用PID神经元网络解耦控制方法来消除活套高度和轧件张力之间的耦合,PID神经元网络连接权值由粒子群算法进行学习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新的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2期)

郭英彪[2](2018)在《热轧活套张力控制冗余张力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轧机活套张力控制是轧钢企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功能是通过对活套液压缸的定位来实现轧机活套的张力调整,进而控制活套张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作为该系统的在线检测设备,在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1580生产线TMEIC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带冗余的活套张力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单个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而导致整条生产线长时间停机的重大技术隐患,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活套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冗余系统的压力传感器与原系统的检测精度匹配,能够满足高精度活套张力控制的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8年12期)

杨平,陈志军[3](2018)在《针对热轧带钢头部拉窄的活套控制系统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热轧板带头部因金属流量失衡而导致的拉窄问题,以热连轧机液压活套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活套的高度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头部流量快速补偿等起套控制的改进策略,以达到活套对带钢头部的张力和套量的精确控制。并以马钢2 250mm热轧精轧产线为试验平台,按照制定的改进策略进行了起套的功能改进和参数校正试验。通过试验,解决了带钢头部长距离拉窄问题,提升了起套的控制性能,并建立了活套起套性能指标的参考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8年12期)

曾志翔,刘新,耿运祥,王之恒,张晓[4](2018)在《基于ADAMS的立式活套系统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立式活套系统传统建模方法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DAMS的建模方法。通过SolidWorks建立立式活套系统叁维模型,将其导入ADAMS中处理,得到ADAMS虚拟样机模型。该模型验证了基于ADAMS的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立式活套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后续ADAMS和Matlab的多学科联合仿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8年08期)

鲁凌云[5](2018)在《热连轧机液压AGC-活套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带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原料,热连轧过程中张力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带钢厚度、宽度等尺寸指标。因此,稳定的张力控制是板带尺寸精确控制的基础。目前绝大多数热连轧机组在前后两轧机间安装了活套装置,用以缓解各种扰动对张力带来的影响。为了保证带钢出口厚度的精度,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 automatic gauge control)负责控制纵向辊系以调整辊缝,也是保证带钢尺寸精度的关键。在工作状态下AGC的快速动作会影响到热连轧带钢的秒流量,因此与活套系统产生了耦合。目前,针对活套的控制方法中比较典型的有传统PI控制、H_?控制、自适应控制等,但往往是将AGC和活套两个子系统分开控制,没有考虑AGC对活套张力的影响。本文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针对AGC和液压活套各自的系统模型特点,建立了AGC-活套综合系统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厚度、活套张力和活套高度作为综合系统的控制变量,在逆系统控制、H_?控制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研究。为了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数据,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综合模型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AGC-活套综合系统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且设计的控制器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解耦效果。(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丽君,余苗,李擎,尹怡欣[6](2018)在《热连轧活套系统的自抗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热连轧活套系统的典型特性: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使其控制相对复杂.采用角变化法得出张力力矩表达式,并通过对活套套量和张力力矩关系式进行增量化,得出活套系统数学模型.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估计扰动,将活套套量和张力的耦合归结于对系统的"总扰动"的一部分进行估计并给予补偿.仿真表明,相比于PID控制算法,此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周建新,姚怡兰[7](2017)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活套系统解耦控制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热连轧厂的自动厚度控制精度和带钢产品质量,对活套高度和张力的耦合控制系统,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基于耦合过程分析和实际的数据得出相对完整的活套系统的传递函数。针对活套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等特点,利用变异机制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优化PID神经元网络以实现对活套系统的多变量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解耦控制相比较,可以获得相对更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7年24期)

张晓东,高绍姝,刘新平[8](2018)在《多速率分布式预测控制及其在热连轧活套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智能体协调控制系统更适合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但是处理智能体之间的耦合影响是分布式控制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串联结构下的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类多速率分布式预测控制策略,异步更新多智能体的控制律,能够充分考虑智能体之间的耦合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将多速率分布式控制算法应用到热连轧活套系统,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姚怡兰[9](2017)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活套系统解耦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尺寸精度和性能方面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热连轧精轧过程中活套系统控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带钢的性能,然而对于活套系统的控制需要进行活套高度和轧件张力两方面的控制,二者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的耦合系统,只有解决活套高度和轧件张力之间存在的强耦合问题,活套系统才能稳定高效地工作,以达到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下已经有几种控制方法,比如传统PID控制方法、互不相关解耦控制方法、活套最优多变量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为了克服以前的耦合没有完全消除、控制精度不高、响应的动态性能不够好等缺点,针对活套系统非线性、强耦合、多约束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PID神经元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活套系统进行解耦控制。PID神经元网络采用梯度学习算法对随机选取的连接权值进行修正,连接权值在学习过程中极易陷入早熟收敛,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择优选取PID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基本的PSO具有收敛速度快、通用性强的特点,但随着迭代的进行,其具有早熟收敛、搜索精度不高和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一种变异机制,在变异机制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优化PID神经元网络的连接权值,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活套系统的解耦控制研究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弥补了PID神经网络的不足之处的同时又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收敛性和抗干扰能力,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4)

王政[10](2017)在《轧机活套压力检测冗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套控制在热连轧生产工艺中属于受影响因素最多、控制最复杂的控制之一。轧机活套压力检测用压力传感器的完好及压力检测准确性在活套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中提到的活套压力检测冗余系统可以预判断压力传感器的劣化趋势,并实现压力传感器的快速切换,不仅能够满足活套控制的精度需求,而且对活套压力传感器的运维提供了便利,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01)

活套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热轧轧机活套张力控制是轧钢企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功能是通过对活套液压缸的定位来实现轧机活套的张力调整,进而控制活套张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作为该系统的在线检测设备,在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1580生产线TMEIC系统研究设计了一套带冗余的活套张力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单个压力传感器发生故障而导致整条生产线长时间停机的重大技术隐患,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活套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冗余系统的压力传感器与原系统的检测精度匹配,能够满足高精度活套张力控制的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套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周建新,姚怡兰,李钊.热连轧活套系统解耦控制(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9

[2].郭英彪.热轧活套张力控制冗余张力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

[3].杨平,陈志军.针对热轧带钢头部拉窄的活套控制系统改进[J].中国冶金.2018

[4].曾志翔,刘新,耿运祥,王之恒,张晓.基于ADAMS的立式活套系统建模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8

[5].鲁凌云.热连轧机液压AGC-活套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D].武汉科技大学.2018

[6].王丽君,余苗,李擎,尹怡欣.热连轧活套系统的自抗扰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8

[7].周建新,姚怡兰.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活套系统解耦控制研究(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7

[8].张晓东,高绍姝,刘新平.多速率分布式预测控制及其在热连轧活套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2018

[9].姚怡兰.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活套系统解耦控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10].王政.轧机活套压力检测冗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2017

标签:;  ;  ;  

活套系统论文-周建新,姚怡兰,李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