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高星星,赵树兰,多立安

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高星星,赵树兰,多立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活垃圾堆肥,耐旱微生物,干旱胁迫,逐级强化

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高星星,赵树兰,多立安[1](2015)在《生活垃圾堆肥耐旱微生物的强化、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耐旱性较强的微生物菌剂,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逐级强化从生活垃圾堆肥中提取的微生物,并对强化后的堆肥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同直接用高浓度PEG6000胁迫堆肥微生物相比,逐级强化得到的混合微生物具有更短的适应期、对数生长期以及更高的最大生长值;对强化后的堆肥微生物进行分离,得到3个耐旱性较强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认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和黏红酵母,2种芽孢杆菌是环保微生物菌剂中常用的有效菌,黏红酵母对致病菌具有拮抗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孙俊丽,王顺利,刘克锋,王红利,王亮[2](2010)在《牛粪堆肥高温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堆肥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促进牛粪高效堆肥的高温微生物。[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并纯化出9种出现频率高、繁殖速度快的优势嗜热菌(GX1、GX2、GX3、GX4、GX6、GX10、GF1、GF5、GZ1),同时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将10种菌株扩大繁殖以后,进行单菌种牛粪堆肥试验。通过观测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测定堆肥结束后各堆料的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各嗜热菌的堆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添加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促进牛粪发酵腐熟,缩短堆制时间;添加菌剂后堆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明显提高。[结论]黄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北京农学院有机肥课题组自选菌株GX1、GX2、GX4更能提高牛粪堆肥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35期)

方莉玉[3](2008)在《猪粪堆肥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芽孢杆菌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集约化畜牧业迅猛的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造成了环境污染,并成为限制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肥源,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处理,不仅可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好氧堆肥工艺具有经济,简便,不需要外加能源,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目前处理粪便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次试验在华中农业大学猪场,采用新鲜猪粪掺以辅料,锯末和米糠,按照条剁式自然堆肥系统自然堆肥。堆肥过程是由相关微生物群体进行的生物转化过程。本试验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传统富集培养和平板计数法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的区系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堆肥结果表明,在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总的趋势是细菌的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升温期微生物的数量始终高于高温微生物。当堆肥发酵结束后,降温期微生物的数量低于发酵初始水平,高温放线菌和高温真菌的数量试验结束后低于初始水平,高温细菌的数量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变化不大。通过DGGE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细菌的种类发生了明显的更迭现象。堆肥初期主要以芽孢杆菌属,梭菌属,解脲芽孢杆菌属等细菌占优势;中期梭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等细菌占优势;后期梭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占优势;而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和假单孢属的微生物都是优势菌群。而堆肥辅料的不同,并不明显影响其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不论是从堆肥的物理性状还是化学指标来看,堆体0~30天都快速经过了完整的常规堆肥一次发酵过程。DGGE检测表明这个过程中细菌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堆体内细菌群类在堆肥期中总体呈振荡下降,递减趋势。对堆肥中的优势菌群芽孢杆菌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芽孢杆菌的分离,计数,初步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的核酸菌种鉴定。16S rRNA目前是进行微生物菌种鉴定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主要是以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上的16S rRNA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来进行分类和鉴定。在堆体中分离的7株芽孢杆菌中,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对淀粉,蛋白质,纤维素和油脂等物质的水解试验,从中筛选出了4株活力较强的菌株。16S rRNA鉴定表明它们分别是:苏云金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四株菌不但属于堆肥发酵周期中的优势菌群,而且初步探讨其功能,表现良好。它们有望制成微生物制剂,为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质量发挥着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王立群,张晓东,吴邵萍,顾文杰,张传富[4](2008)在《禽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温阶段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禽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温阶段微生物数量趋势及其对堆料中主要有害物质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微生物数量趋势排序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各类微生物降解情况为:淀粉类主要由细菌降解,放线菌次之,霉菌无效;蛋白类也主要是细菌降解,放线菌和霉菌均有一定作用;填充料秸秆中的纤维素类降解主要是放线菌和霉菌,细菌并未表现出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出促进牛粪高效堆肥的高温微生物。[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并纯化出9种出现频率高、繁殖速度快的优势嗜热菌(GX1、GX2、GX3、GX4、GX6、GX10、GF1、GF5、GZ1),同时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将10种菌株扩大繁殖以后,进行单菌种牛粪堆肥试验。通过观测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测定堆肥结束后各堆料的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各嗜热菌的堆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添加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促进牛粪发酵腐熟,缩短堆制时间;添加菌剂后堆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明显提高。[结论]黄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北京农学院有机肥课题组自选菌株GX1、GX2、GX4更能提高牛粪堆肥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高星星,赵树兰,多立安.生活垃圾堆肥耐旱微生物的强化、分离与鉴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孙俊丽,王顺利,刘克锋,王红利,王亮.牛粪堆肥高温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堆肥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方莉玉.猪粪堆肥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芽孢杆菌分离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8

[4].王立群,张晓东,吴邵萍,顾文杰,张传富.禽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温阶段微生物的分离及其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

标签:;  ;  ;  ;  

堆肥微生物分离论文-高星星,赵树兰,多立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