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刘东爽

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刘东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障学生,社交能力,教学模式

轻度智障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爽[1](2019)在《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程度的重要标志。培智学校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滞后,而社交能力又对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对培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自我总结"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该模式对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01期)

高丽萍[2](2018)在《浅谈如何激发轻度智障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与生活紧密相关,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有学习的动机,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学习持续性较差,注意的发展水平普通不高,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学习任务上,学习的动机很少出于自发,他们的思维缺乏抽象与概括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数学知识、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24期)

李亚[3](2017)在《轻度智障学生作文教学的具体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所采取的生活化语文教学方法,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如何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一些必备生活技能、发展自身思维、改善自身缺陷的基础。因此,在作文教学方面,教师也应该运用一些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期刊2017年11期)

章彤[4](2017)在《轻度智障学生居家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障学生的居家休闲活动有利于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二所培智学校共计134名轻度智障学生的居家休闲活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智障学生的居家休闲活动基本上都是娱乐性活动,活动的种类比普通学生少;不同年级段学生、不同照看者学生和居家的不同时段之间,智障学生的休闲活动都存在差异。本研究出了家长要重视智障学生的居家休闲活动和培智学校应丰富智障学生的休闲课程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7年12期)

王梦晓[5](2017)在《利用数字日记指导轻度智障学生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生活语文教学中开展"数字日记"教学,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时记录、完成日记、培养兴趣的学习过程,并在数字日记的写作中理清思路、丰富词汇、表达情感,提升了感悟生活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谢静静[6](2016)在《轻度智障学生习作教学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让学生把握住最佳的发展状态,最大限度地发展言语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轻度智障学生的习作教学初探。从"激兴趣,鼓励学生表达""借阅读,切实打好作文基础""攻对策,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等叁个角度,叁管齐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6年11期)

李江[7](2016)在《融合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基于一名轻度智障学生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旨在了解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与成效,分析教师与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做法和成效等。研究对象为一所普通公立小学的一名轻度智障学生,研究通过韦氏智商测试结合观察法、访谈法开展。结果显示,实施融合教育的主要动力来自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家长的坚持以及学校教师认识到融合教育对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发展的益处两个方面。实施融合教育的重点在于转变观念、创设氛围、完善机制。(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谭丽杰,全立葛[8](2016)在《用“MI绘画”拓展轻度智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简称MI。"MI绘画"是一套以哈佛大学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绘画形式为载体的思维训练课程。智障学生思维活动简单、感知觉有限,生活经验贫乏,语言存在障碍,思维能力发展得到阻碍,导致思维能力缺失,思维活动简单。在绘画作品多表现为缺乏创造力是他们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培智学校美术课堂上对轻度智障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多种感官,解决因感知觉缺陷导致的思维能力局限。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对高段智障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及性格磨练,从而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创造性,进而达到培养智障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解决他们思维单一的思维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6年18期)

罗艳[9](2015)在《面向轻度智障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以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智障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智障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概述信息技术课上出现的典型案例来揭示教学的瓶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策略。研究发现:课堂运用比喻方法能让抽象内容形象化,通过知识点"去难存易"和细化知识点让学生更易掌握知识,同时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解决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瓶颈,实现有效教学。(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赵子文[10](2015)在《轻度智障学生职前心理辅导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一名轻度智障学生面对职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心理测量评估,制定并实施职前心理咨询辅导,促进其心理健全、自信,从而顺利实现职业转衔。(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5年19期)

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与生活紧密相关,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有学习的动机,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学习持续性较差,注意的发展水平普通不高,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学习任务上,学习的动机很少出于自发,他们的思维缺乏抽象与概括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数学知识、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东爽.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J].中华少年.2019

[2].高丽萍.浅谈如何激发轻度智障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学习兴趣[J].现代职业教育.2018

[3].李亚.轻度智障学生作文教学的具体措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

[4].章彤.轻度智障学生居家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

[5].王梦晓.利用数字日记指导轻度智障学生写作[J].现代特殊教育.2017

[6].谢静静.轻度智障学生习作教学的初探[J].新课程(中).2016

[7].李江.融合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基于一名轻度智障学生的个案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6

[8].谭丽杰,全立葛.用“MI绘画”拓展轻度智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

[9].罗艳.面向轻度智障学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以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智障学生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5

[10].赵子文.轻度智障学生职前心理辅导个案[J].现代特殊教育.2015

标签:;  ;  ;  

轻度智障学生论文-刘东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