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科应用可行性分析

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科应用可行性分析

于传海(内蒙古牙克石市中蒙医院022150)

【摘要】目的:探讨在生化检验科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后分为2份,1份以肝素抗凝保存,另1份则不应用抗凝剂。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生化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血浆与血清中的尿素(Urea)、钠离子(Na+)、钙离子(Ca2+)、肌酐(Cr)、氯离子(Cl—)浓度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与血浆中的葡萄糖(GLU)、钾离子(K+)、二氧化碳(CO2)浓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肝素抗凝血液标本后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能有效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快速出检验结果,在生化检验科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具有可行性,但需要控制好葡萄糖、钾离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素抗凝血浆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0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检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化检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采用的血清检验法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分离出血清,而在血液标本中加入肝素钠抗凝,则能立即做离心检测,快速出检验结果[1]。本研究旨在分析在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科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1~59岁之间,平均(25.3±4.1)岁。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后分为2份,1份以肝素抗凝保存,另1份则不应用抗凝剂。

1.2方法

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4ml),将采集到的血液分装到2支不同的试管中(每支2ml),1支试管中有肝素抗凝剂,注入静脉血后,轻轻晃动试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合均匀后,使用离心设备分离血清与血浆;另1支试管不做处理,注入血液后,将试管在37℃环境中静置30分钟后再离心。离心后,分别取血清与血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生化检验,每份标本检测2次,计算平均值。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通过x2检验进行比较,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患者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的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血浆与血清中的尿素(Urea)、钠离子(Na+)、钙离子(Ca2+)、肌酐(Cr)、氯离子(Cl-)浓度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与血浆中的葡萄糖(GLU)、钾离子(K+)、二氧化碳浓度(CO2)浓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50例患者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的检测结果比较()

3讨论

肝素为黏多糖中的一种,其所含的硫酸基团能结合抗凝血酶,降低凝血酶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凝作用[2]。在血液标本中应用肝素抗凝,能在短时间内分离标本进行血液检验,其跳过了标本凝固这一过程,从而能有效缩短检验时间。以肝素抗凝后对标本做生化检验,能够有效、真实、快速地反映标本中的尿素、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含量[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肝素抗凝血浆后测得的尿素、钠离子、钙离子、肌酐、氯离子浓度与血清中的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清与血浆中的葡萄糖、钾离子、二氧化碳浓度浓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后,血浆中的K+浓度明显比血清K+浓度更低,这可能是因为[4]:抗凝使破坏了血小板,导致血小板K+进入血清,或者血清离心时间过长,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K+穿过细胞膜进入血清,从而降低了血浆K+浓度,增加了血清中K+浓度。所以,为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肝素抗凝血检验一般做血浆检测。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工作中,若检测时间过长,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对于一些急症患者,还可能贻误抢救时机,影响病人的预后与转归。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后,进行生化检验,不仅能够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还能够缩短检验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所以该方式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青睐。应用肝素抗凝血,肝素与血酶结合,能够减少标本中的凝血酶含量,防止血小板凝结,同时肝素中的硫酸基团在结合抗凝血酶后,还能使凝血酶活性增强,减少凝血因子生成,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清中的GLU浓度明显比血浆中的GLU浓度更低(P<0.05)。这主要是因为血液凝固时会消耗糖,所以葡萄糖在血清中的含量会偏低。总之,以肝素抗凝血液标本后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能有效缩短血液凝固时间,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生化检验科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具有可行性,但需要控制好葡萄糖、钾离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婧红,王黎华.肝素抗凝血测定生化指标的结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1):2220,2222.

[2]王琴,孙丽琴.肝素抗凝血浆对13种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13):151-151.

[3]传良敏,邓君,王文建等.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样本中34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偏倚评估[J].检验医学,2009,24(10):727-730.

[4]任继欣.两种肝素抗凝血浆对检测8项生化指标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47-2048.

[5]毛玲,章爱华.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6):283.

标签:;  ;  ;  

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科应用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