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并行结构论文-郭琦康,李国通,张军,冯磊

高速并行结构论文-郭琦康,李国通,张军,冯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并行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星间激光,高速解器调,频域,并行结构

高速并行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郭琦康,李国通,张军,冯磊[1](2018)在《星间高速激光通信解调器并行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硬件条件难以满足星间高速激光通信Gbps以上的速率,给出了一种基于APRX架构的高速并行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数字下变频、匹配滤波等处理模块转化为并行结构,将时域卷积转换到频域相乘的方式实现高速匹配滤波,在系统主时钟受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处理速率,并对下变频、高速匹配滤波、FFT/IFFT实现结构做了简化,减少硬件资源消耗。仿真表明,该方案可以显着提高解调器处理速率并且不影响系统解调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20期)

马利[2](2015)在《空间摄像机高速滤波器的并行结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摄像机是空间环境监测、设备监视以及科学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空问探索可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空间摄像机在航天飞行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协助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准确对接,也可以监控各种太空飞行器的运转。空间摄像机常工作于具有微重力、极端温度环境、强辐射和低照度拍摄等特点的太空环境中,应用于空间摄像机的图像处理面临严峻挑战。本课题来源于航天高清摄像机的高速图像处理需求。航天飞行器中,用于科学实验和设备监测的高清摄像机通常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因而在图像的采集和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很大的噪声。这些噪声不仅影响图像的主观观测质量,同时严重影响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高速图像滤波可以在去除图像中噪声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好图像的细节纹理信息,因此是航天视频压缩系统的必要部分。本文围绕空间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去噪问题,做了以下工作:1.对图像滤波算法进行了归类,深入分析了各种滤波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在高速硬件实现时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选取了同时满足处理速度和资源占用率要求的滤波算法来实现空问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实时滤波处理。2.由于FPGA不适用于进行权值的浮点计算,针对空间距离权重的计算,采用DSP对参数固定的空间距离权重进行浮点型计算,在进行整数化、归一化后通过EMIF口向FPGA传递。针对相似度权重的计算,对常见噪声范围分析后选取了五种参数,对所有像素值的相似权重进行计算,分别写入五个不同的ROM中,计算时通过查找ROM获得,ROM的选择由DSP端通过EMIF口进行控制。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计算特点设计了双边滤波的硬件架构设计,对像素进行流水线操作,实现了平均每个时钟完成一个像素的所有运算的高速处理。硬件架构设计中针对像素的缓存与读取设计了状态机进行循环存储和循环读取。滤波参数的传递统一采用EMIF口完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并在硬件上完成了该设计的验证。实际工程应用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双边滤波在占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空问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实时滤波。3.对空间摄像机拍摄的低照度照片进行硬件滤波,从主观质量评价和客观质量评价两个方面对滤波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表明基于硬件的双边滤波取得了良好的滤波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01)

徐大鹏,王明佳,顾蕊[3](2013)在《基于并行结构的高速视频记录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型光电测量设备中,高速相机以其优良的时间分辨率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存储高速数字视频并事后处理有着重要意义;高速相机具有庞大的数据带宽,因此通过多个嵌入式存储子系统并行工作记录图像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FPGA和嵌入式处理器以及外围芯片构成嵌入式存储子系统,FPGA采集视频数据和相关参数,合成一定数据帧格式,在嵌入式处理器的控制下存储到大容量存储体中;上位机通过以太网接口访问磁盘文件,软件合成和还原出原图像帧,再进行处理和分析;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400MB/s数据带宽的高速相机的长时间稳定可靠记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3年09期)

张漫,王永安,王征[4](2009)在《基于高速分布式并行结构的测井数据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测井数据处理系统中交互数据检索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个专用分布式并行模型。该模型通过分布式并行技术提高数据检索速度,通过定点同步的方法保证了多用户数据一致性。性能及试验分析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处理速度,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一致性维护等服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9年06期)

杨森,贺正洪,张金成[5](2008)在《多DSP并行结构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由6片ADSP-21161构成的多DSP并行处理结构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其中高速A/D、高速缓存、多DSP并行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同步控制方式。该设计方案电路简单,具有运算能力强、I/O带宽宽、通信手段多样、能灵活地改变拓扑结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强等特点,并且以此并行计算结构为核心设计实现了通用高速实时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曹锦[6](2007)在《高速OQPSK全数字解调器的同步算法研究与并行结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数字OQPSK(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数据传输系统具有高数据率、良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抗信道非线性能力、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适应全球信息化、远程多媒体通信流量剧增的趋势,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因此,对于高速OQPSK数字解调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载波、时钟同步是解调的关键环节。OQPSK调制方式I、Q两路错位半个码元的特殊性使其同步算法较传统的QPSK更复杂。针对OQPSK调制方式的同步算法已有多种,但这些算法在移动设备发射功率受限和传输距离远所导致的接收信号信噪比很低的实际应用情况下不能达到同步的要求。而且,接收的高速率调制信号是宽带信号,受信道或接收机前端模拟滤波器非恒定群时延特性影响严重,同步解调性能大大降低。另外,数字解调器的解调数据率往往受到数字器件工作速率的限制。本文将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如下的工作:1.对现有数字接收机同步算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性能及比较,结合本系统实际应用背景的参数要求,通过选择、综合和改进,提出了根据同步估计量自适应调整同步系统参数的同步方案,实现了适合工作在很低信噪比(可低至-2dB)情况下的OQPSK数字解调器的载波、时钟同步。2.研究信道或接收机前端模拟滤波器的非恒定群时延对宽带调制信号同步解调性能的影响,并设计数字滤波均衡器减小非恒定群时延的影响。3.研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的并行结构设计与实现方法。将解调器的同步解调算法转化为并行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结构,最终实现480Mbps的高速解调。4.对数字解调器系统进行Matlab / Simulink仿真,其中包括算法理论仿真、并行结构实现仿真和定点数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行结构的可实现性。5.完成高速OQPSK数字解调器并行同步解调的FPGA实现。主要完成同步解调各个并行模块和整体的VHDL设计和仿真。在Xilinx公司的基于芯片XC4VLX25的FPGA开发试验板上对各个模块进调试。研究结果表明,本同步解调方案和并行实现结构在性能上满足高速OQPSK数据传输系统项目设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4-01)

宣建华,姚庆栋[7](1995)在《高速Viterbi处理器——流水式块处理并行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流水式块处理并行Viterbi处理器,可以得到LM倍增速(M为流水级数,L为块长度),为达到更高速的Viterbi处理器提供了新型的并行结构。它可用Systolie阵列构成,因而适于VLSI实现。(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高速并行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摄像机是空间环境监测、设备监视以及科学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空问探索可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空间摄像机在航天飞行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协助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准确对接,也可以监控各种太空飞行器的运转。空间摄像机常工作于具有微重力、极端温度环境、强辐射和低照度拍摄等特点的太空环境中,应用于空间摄像机的图像处理面临严峻挑战。本课题来源于航天高清摄像机的高速图像处理需求。航天飞行器中,用于科学实验和设备监测的高清摄像机通常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因而在图像的采集和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很大的噪声。这些噪声不仅影响图像的主观观测质量,同时严重影响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高速图像滤波可以在去除图像中噪声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好图像的细节纹理信息,因此是航天视频压缩系统的必要部分。本文围绕空间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去噪问题,做了以下工作:1.对图像滤波算法进行了归类,深入分析了各种滤波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在高速硬件实现时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选取了同时满足处理速度和资源占用率要求的滤波算法来实现空问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实时滤波处理。2.由于FPGA不适用于进行权值的浮点计算,针对空间距离权重的计算,采用DSP对参数固定的空间距离权重进行浮点型计算,在进行整数化、归一化后通过EMIF口向FPGA传递。针对相似度权重的计算,对常见噪声范围分析后选取了五种参数,对所有像素值的相似权重进行计算,分别写入五个不同的ROM中,计算时通过查找ROM获得,ROM的选择由DSP端通过EMIF口进行控制。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计算特点设计了双边滤波的硬件架构设计,对像素进行流水线操作,实现了平均每个时钟完成一个像素的所有运算的高速处理。硬件架构设计中针对像素的缓存与读取设计了状态机进行循环存储和循环读取。滤波参数的传递统一采用EMIF口完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并在硬件上完成了该设计的验证。实际工程应用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双边滤波在占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空问摄像机高清视频的实时滤波。3.对空间摄像机拍摄的低照度照片进行硬件滤波,从主观质量评价和客观质量评价两个方面对滤波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表明基于硬件的双边滤波取得了良好的滤波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并行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郭琦康,李国通,张军,冯磊.星间高速激光通信解调器并行结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8

[2].马利.空间摄像机高速滤波器的并行结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3].徐大鹏,王明佳,顾蕊.基于并行结构的高速视频记录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

[4].张漫,王永安,王征.基于高速分布式并行结构的测井数据处理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

[5].杨森,贺正洪,张金成.多DSP并行结构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

[6].曹锦.高速OQPSK全数字解调器的同步算法研究与并行结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

[7].宣建华,姚庆栋.高速Viterbi处理器——流水式块处理并行结构[J].通信学报.1995

标签:;  ;  ;  ;  

高速并行结构论文-郭琦康,李国通,张军,冯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