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触控论文-梁冰,范宇琴,吴皓,陈见清

多点触控论文-梁冰,范宇琴,吴皓,陈见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点触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耳鼻咽喉科,教学改革

多点触控论文文献综述

梁冰,范宇琴,吴皓,陈见清[1](2019)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耳鼻喉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于2018年起将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应用于临床规培生的继续教育授课,该教学设备形象生动的叁维立体感图像能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开发教学模块时教学相长的特点有利于医学教育师资的培养,设备的一次性投入突破了传统解剖耗材(尸头)的供应瓶颈,教学过程对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态度的转变也有一定帮助。但系统自带模块的设计缺陷,培养相关师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以及设备在管理和使用制度上有待进一步完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侯捷,李日伦[2](2019)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解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教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向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方向转变。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通过该系统在解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发现该系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成效,从而探索出新的高效、经济的解剖实训教学方法,给教师今后的解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改革方法。(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黄金金[3](2019)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解剖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介绍多点触控解剖系统,然后指出多点触控解剖虚拟系统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该操作系统的优缺点及改进。(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4期)

张佳丽[4](2019)在《多点触控设备上基于域光标应用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点触控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指向技术在多点触控设备上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当我们与墙壁大小(wall-sized)的多点触控设备交互时,有时会有一些我们手臂不易触及的目标。除此之外,多点触控设备上还存在视觉阻挡、指向精度低、多选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所有问题,我们提出了一项多点触控设备上可自主控制的扩展光标技术(Stick Cursor,SC)。SC在操作过程中支持单选和多选的无缝切换。我们邀请了12名被试者,对其在单/多选目标任务、对象排列、对象大小、SC全状态版及预设版等不同条件下开展了可用性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后一个block中,在有或没有光标尺寸预设的情况下,单选任务每次试验的平均选择时间分别约为1或2.5秒;多选任务每次试验的平均选择时间分别约为为1.3或3.2秒。在最后一个block中的多选任务中每个目标的平均选择时间分别减少到大约0.2秒或0.5秒。在最后一个block中,对于有无预设SC,平均总错误率分别减少到0.8%和1.1%。总之,预设版本SC在速度、准确性和主观偏好方面均优于全状态版本SC。SC的操作简单自然,被试者容易掌握其方法技巧。人机交互领域中的选择-行为(selection-action)操作模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的选择-行为模式中存在支持的操作命令数量及对命令参数设置的支持比较有限的问题,且大量对于选择-行为(selection-action)的研究是基于笔操作系统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另一项多点触控设备上的无缝式“选择-行为”交互工具技术(Magical Tool,MT),并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说明了该工具的使用。在该场景下,演示并实现了以下交互模式:(1)以无缝切换的方式选择单个或者多个目标;(2)通过触控操作“本地化”弹出菜单,提供了对命令的快速访问,而无需在工作区域和命令区域之间重复往返,避免了使用者注意力焦点的转移并可提高交互绩效;(3)结合了命令选择和直接操作,使选择-行为操作模式连续地、流畅地、无缝地执行。(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光义,郭宗昊,徐博,程翰琳[5](2018)在《多点触控电子墨水屏显示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片机STM32F407ZET6为核心,设计实现了一套电子墨水屏显示系统。该系统采用触控驱动芯片FT5206,可以准确读取多种触摸状态,实现多点触控和手势识别。采用Micro-SD卡作为系统存储外设,实现文本文档的读取,拓展方便。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文字和图片显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屏幕刷新时,系统最快可实现1.2帧/s的刷新速率,肉眼未观察到明显图像残影,用户体验良好。(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8年08期)

张昭理,李阳,刘海[6](2018)在《多屏多点触控教学系统支撑下教学创新与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双向深度融合,重塑教与学的生态,文章在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由触控液晶电视平板组成的多屏多点可触控的教学系统——starC。教师端通过分屏显示技术,使用四块屏幕实现多种媒体资源的关联放映,结合多点触控技术,还原了传统板书功能,提供友好、自然、直观的互动界面。基于starC教学系统功能特色,文章创新性地设计了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展示了其在数学、音乐、地理学科的教学创新实践,归纳总结了其对资源呈现方式、课堂学习方式以及课堂反馈环节等方面的转变,starC教学系统的广泛使用,将有助于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本文来源于《电化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汪海波,薛澄岐,朱玉婷,牛亚峰[7](2016)在《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应用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多点触控手势引入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运用认知设计和认知评价对手势应用优势进行了论证.分析了手势交互改善大容量数字界面信息显示和用户自然交互行为的认知机理,在设计综合态势管理系统手势交互原型和手势定义的基础上,使用眼动追踪技术和用户体验评价方法,进行了鼠标和手势操作效率的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手势操作的注视点数量、注视时间和操作时间3个眼动数据的平均值明显小于鼠标操作,且标准差较小;手势操作失误率为6%,略高于鼠标操作;用户选择手势操作倾向率高达86%.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手势操作虽然具有非精确性,但与鼠标操作相比,它在降低用户认知负荷、提升态势感知、提高操作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魏丽,王玉玫,聂颖[8](2015)在《基于win7多点触控的标绘技术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触摸技术的普及应用,本文针对标绘系统进行了触摸手势的相关研究,并最终设计实现了支持多点触控的地图标绘系统。手势触控层在手势识别管理器的控制下,识别触控点、常规手势与轨迹手势。触摸标绘层由多点触控管理器负责在标绘系统中进行相关响应。该标绘系统支持十点以内的多点触控标绘,改进了传统桌面系统的交互方式,增强了用户体验。(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5年11期)

朱玉婷[9](2015)在《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点触控设备的普遍应用,用户对于多点触控手势操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将多点触控手势融入到数字界面中,尤其是信息量大、信息节点多、信息交互密集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上时,不仅能发挥多点触控手势自然高效的特点,更能增加操作的趣味性,优化用户体验,这对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交互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基于多点触控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和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多点触控手势设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界面方面,分析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的需求和多点触控模式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多点触控界面在用户认知过程中的优势,提出设计基于多点触控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原则和方法。多点触控手势设计部分,分析了多点触控手势输入的特征和与传统鼠标输入的异同,归纳和总结了多点触控的手势交互和在数字界面中的运用,阐述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多点触控手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四章结合基于多点触控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设计原则和多点触控手势设计原则,设计了支持地图态势处理、突发情况处理和系统任务处理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和多点触控手势。最后,通过眼动追踪实验对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多个任务的鼠标操作和多点触控手势操作数据进行操作效率的评估,分析手势操作和鼠标操作的优劣,为本文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也为多点触控手势的设计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11-04)

朱玉婷[10](2015)在《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交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多点触控手势的交互属性,多点触控手势分为点按与辅助查找、滚动与缩放控制、全局控制叁种类型,并将多点触控交互手势应用在态势地图的浏览查找操作、多任务切换这两个应用部分,使得系统操作更加自然方便、易于理解,也更加具有趣味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5年20期)

多点触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医学教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向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方向转变。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通过该系统在解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发现该系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成效,从而探索出新的高效、经济的解剖实训教学方法,给教师今后的解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改革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点触控论文参考文献

[1].梁冰,范宇琴,吴皓,陈见清.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耳鼻喉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

[2].侯捷,李日伦.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解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黄金金.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

[4].张佳丽.多点触控设备上基于域光标应用技术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

[5].杨光义,郭宗昊,徐博,程翰琳.多点触控电子墨水屏显示系统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6].张昭理,李阳,刘海.多屏多点触控教学系统支撑下教学创新与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8

[7].汪海波,薛澄岐,朱玉婷,牛亚峰.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应用优势[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魏丽,王玉玫,聂颖.基于win7多点触控的标绘技术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5

[9].朱玉婷.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

[10].朱玉婷.多点触控手势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交互研究[J].科技展望.2015

标签:;  ;  ;  

多点触控论文-梁冰,范宇琴,吴皓,陈见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