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平面布局形式

江西九江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平面布局形式

关键词:九江地区“天井式”民居“一”字型排屋

一、主要类型

(一)从建筑平面布局上来讲,九江民居主要有“天井式”民居和“一”字型排屋(有堂式和无堂式)。“一”字型排屋在生活中也可由几座住宅横向并排布局形成。“天井式”民居顾名思义就是房屋内部留有天井,天井存在的主要是房屋内部为了通风采光需要而留出一个露天的方形空间,该空间平面长宽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周边围合该空间的竖向墙体的高度尺寸,处在其中的人有在“井”中的感觉,“天井”从围合形式来看有三合天井和四合天井。

(二)按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砖木结构瓦房和土木结构瓦房。前者主要是砖墙围合内部的木结构框架建造房屋,后者主要是土坯墙承重三角木梁,然后梁上架檩撑起屋架。这两种类型的差异主要是居民经济状况的不同所导致的。在九江市近郊和一些大户遗留的古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瓦房城,根据调研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山区土坯房还有一定规模,在九江市郊区的谭畈村土坯房较多。

(三)按承重类型分为木结构承重、木架与墙体结合承重和墙体单独承重三种形式。木结构属于框架结构,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区别主要是材料和装饰的不同,原理是一致的,木结构作为框架承受荷载,墙体只起围护作用,传统的天井式民居一般是先定框架后砌围墙。随着人口增加木材资源开采过度,木结构框架体系只在大户和官家采用,普通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木架和墙体结合承重体系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房屋中间用木柱承重,房屋两侧山墙承重;墙体承重的的房屋在中国最为普遍,在中国各省份地区都有,单层建筑一般都是以横向排列的房屋山墙承重,多层房屋中纵向排列的外墙也要承重,左满常教授在《河南民居》写道:“房屋无檐廊,前后檐墙直接承托屋架大柁,山墙直接承托檩条,四面墙壁都承重。”黄浩在《江西民居》一书中也提到:“墙体承重的砖木结构使用砖砌体或者土坯,乃至土筑墙作为承重墙的混合结构,在江西赣西北、赣西、赣南一带非常风行,最早可以上溯到清初。”

二、平面布局形式

九江市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形式主要有天井为中心的围合式和单排“一”字型。天井式民居比较典型,目前九江地区保存比较完整有天井式民居有都昌县鹤舍村天井式民居群和汪墩乡南门圈古建筑群;单排式民居现存于交通比较落后的山区,通常是以土坯为主要材料筑起的土木结构建筑,地域范围较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生活水平需求。

1、天井式平面布局

“天井”是由建筑内部四面或三面不同性质的房间围合出的一个敞顶的空间,就像在屋顶开出一个洞口,三面或四面的屋坡面都向它倾斜,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因此被称作“天井”。“江西民居中之所以普遍利用天井来组织平面、空间围合,与汉民族的内向式生活习惯,与江西地区的地理气候、社会人文条件都密切相关”,天井作为建筑与自然交换的一个室外空间,主要用来满足住宅的室内通风、采光问题。

天井依据其坑池形态不同分为三种:土形天井、水形天井、坑池天井。,水池中间筑起一块高埠,采用“结心”作法的称为“土形天井”;水池中不“结心”的称为“水形天井”,水池周边被栏板围住的称为坑池天井。天井位置若一侧贴墙或临贴高出的地坪,就可用该墙或或台阶作为天井的一面池壁,这种天井称为“虎眼天井”,而根据中间是否“结心”又分称“土形虎眼天井”和“水形虎眼天井”。天井周边一般布置厅堂,实地考察多数如此,根据进数的不同分为上、中、下堂,用当代词汇来讲厅堂就是家庭起居室和客厅的合一,它是家庭议事会客、祭祀祖先等公共仪式举行的场所。厅堂内部一般设置太师壁一道,两边开甬门,太师壁后面一般又有一个小的空间,主要用作交通空间,通向二楼的楼梯一般布置在太师壁的后面。为了防止雨水北风吹进厅堂,一般在厅堂和天井空间的交界面上设置人工控制的不连或者竹帘,兼有防雨遮光的功能。

2、排屋式民居

排屋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沿开间方向横向毗连的房屋类型,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不属于围合类型。它又可分作“有堂式”和“无堂式”两大类。

(1)有堂式

有堂式排屋在中国汉族聚居的地区之主流的平面布局模式,一般三开间、五开间,居中的一间就是堂屋,和堂屋相通的就是卧室。五开间的靠外两间被称为耳房。这种横向展开布局的平面形式是一种最基本的类型。据河南淅川下王岗考古资料发掘:在人类刚进入父系社会时期就有“一堂二房”的基本居住单元,这种单元是堂居前,两房并列于堂后。这种形式到了汉代成为“一堂二内”的型制,一直延续至明清。随着居住房屋功能的扩展,房间逐渐增多,这种模式的交通不畅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于是朝三开间并联格局演化。

单行排屋式民居在开间方向以“厅堂”为中心,左右的“住房”向两端扩展,开间数逐渐增大,突破3开间的限制,形成5-7间甚至更大的奇数开间。一般平明住宅依然三开间,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随着级别的增加逐级扩展,可以达到5、7、9等奇数开间,一般以中间三间为厅堂,其余为正房。

(2)无堂式

“无堂式”排屋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正堂,只有功能相近的房间,一般用作卧房或者其他的次要功能,在传统民居中是作为“厢房”或者是“从厝”出现的,用以围合院子或天井。开间数没有横向布局的有正堂的房屋要求那么严格,可以是偶数开间。横向和纵向排的房间围合成三合或者四合的天井式单元住宅,根据各围合房屋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堂庑式”、“围庑式”和“堂厢式”三种类型。

“堂庑式”是指在横向布置有堂正屋在纵向布置有堂或者无堂式排屋围合天井的模式。堂庑式的特点是庑的前檐位于正屋的山墙之外,形成“庑夹正屋”的格局,鸟瞰图能够更清晰反映这种关系。在赣南地区客家围屋的布局模式中“堂庑式”比较常见,由于横向正屋与纵向侧屋相距尺寸较大,一般用于围合院落。

“围庑式”是指院落中心布置有堂式正屋,中心建筑的位置成为焦点,突出其重要的地位。这种格局接近中心对称的模式,多用于表达一种庄严和神圣的主题思想。这种布局模式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在级别较高的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中比较常见。

“堂厢式”:就是指由正房和厢房围合的一种平面布局模式。该模式与“堂庑式”不同,厢房的开间数比庑屋开间数少,厢房的后檐墙的平面位置处于正屋的两山面以内,显示出“堂夹两厢”特征。

小结

九江市民居的平面布局主要以天井式民居最具特色,那些一字型排屋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并没有什么地域特色。天井式民居包涵了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充分显示了古人在解决建筑外部封闭以确保安全情况下与自然沟通的智慧,为我们当代的建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河南民居》[M].左满常.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

2、《江西民居》[M].黄浩.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

3、《浅谈江西天井式民居对洪江古商城窨子屋演进的影响》[J].周慧.哈尔滨:城市建筑,2012.

4、《江西传统民居的平面模式解读》[J].潘莹.农业考古,2009./5、《梦溪笔谈》[M].(北宋)沈括,张富祥.北京:中华书局,2009.

标签:;  ;  ;  

江西九江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平面布局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