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分析

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分析

山东深科空间规划勘查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矿山开采量越来越多,地质环境成为人们愈加关注的问题。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问题,国土资源部以及财政部拨发大量资金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虽然对其恢复工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而其他经济实体由于缺少利益驱动,在环境治理中经常出现出工不出力现象,激励手段缺少导向性。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

引言

面对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的资金不足,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出要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推行环境污染由第三方治理的政策。这为建立起环境恢复治理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也弥补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促使民间资本和政府财政的有效结合,从而不断完善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各种机制。

1激励机制内涵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是指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为对象,构建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让激励主体—政府能够引导激励客体—社会各界经济主体(民间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激励机制实施主体是政府部门,也可以称做委托人;激励的对象是社会各界具有投资能力的经济主体,包括各种企业、社团、非政府组织、个人等,也叫做代理人。在该机制设计中,政府作为委托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制定什么样的规则,使激励对象在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达到委托人规定的或期望达到的目标,更进一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的构建就是政府如何使投资方在选择是否进行投资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自愿或不得不选择与政府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2激励机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1任务巨大,但是资金不足

从需要治理的矿山数量上来看,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是一个艰巨而庞大的任务,其需要的提供的资金也非常巨大。而根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中,受调查的矿山有十一万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有九千多个,影响较为严重的矿山有五十多万,而轻微影响的有四十多万个,需要在全国布置的矿山地质治理工程有两百多个,而需要治理的矿山的总数量是一万六千多个,其中,近期需要治理的七千多个,而远期治理的则有几千多个。而从治理资金的缺口来看,我国的各种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所需的费用高达八千多亿,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矿产开采的确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而我国的中央财政部门投入在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上的资金才只有一百多亿,这使得好多矿山地质环境都未能及时的得到治理。

2.2缺少多元化投资体系

当前,矿山环境治理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治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满足最大化的福利要求。而社会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相对较好的团体机构以及个人很少参与治理投资中,因此,需要对合理调配民间资本以及政府资金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进行分析,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是实现减轻中央财政压力、强化资金投入平衡的重要手段。按照民间资本与政府资本投资行为指向的不同,以及利益驱动体系的不同,能够借助创新制度方法,构建法治化的多元化投资系统。

2.3缺乏收益回报机制

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主要是改善当地环境的质量,为其提供公共服务,而治理后所产生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城市的景观,旅游业和环境带来好的作用。使受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提升居民的精神享受和健康指数。但由于这样回报的非实物性和特殊性,很容易让矿山环境的治理成果被忽视,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回报机制。而要建立起这样的回报制度,则必须做到平衡投资与治理所带来的收益,否则,很难吸收民间的资金到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上来。

3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完善策略

3.1财政税收激励政策

借助财政激励政策,是国家对治理项目提供的投资融资福利,并会给予相应财政补贴,比如,在治理技术以及设备投入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同时在预算方面对相关产业进行补贴,通过补贴政策在引导社会资本开展治理投入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以及导向作用。同时对治理项目增量部分可以通过贷款贴息政策,对其进行激励。企业通过贷款贴息能够有效缓解自身本期利息压力,进而减小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该由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并将其进行单独列支,构建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增量成本的贷款贴息政策中。税收政策,主要是用于为投资者提供形式不同的税收减免政策,比如,具体措施有可以免交国有土地使用费,投资者使用治理后环境资源进行经营活动时,设计的税收政策,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抵扣政策、加速折旧政策等,以缓解投资企业由于购置资产导致的资金短缺压力。

3.2行政激励,社会激励

行政激励,社会激励涵盖舆论激励、结合民生保障政策以及政府表彰等。舆论激励主要借助舆论力量,对参与治理工作的采矿权人进行媒介宣传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等,提高其美誉度以及知名度,进而提升其企业知名度,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政府表彰主要是指,政府对参与治理工作的民间资本进行表彰、鼓励,或是对全国范围内的是示范工程,开展相应的表彰活动,形成社会影响力,进而提升民间资本在治理工作中的影响力。同时行政激励,社会激励还表现在将治理工作与民生保障政策中。

3.3治理收益回报激励

所有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都是为了能够在治理工作完成之后获得一定的利益,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促进自身利益。因此,需要通过合理手段构建收益回报激励机制,其中关键在于具有清晰合理的产权。清晰的产权是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的基础。土地收益回报,民间资本在参与治理工作后,其治理土地在成为建设用地时,可以借助招拍挂程序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在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其先期投入的治理费用可以进行出地出让金的抵扣,有效的降低了民间资本对于土地使用费用,以激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治理工作中。民间资本投入环境治理,为其提供免交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开发余留资源等政策,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治理中,通过对余留资源的开发收益,补偿其投入治理工作的资金。可以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收益对投入资本进行回报,通过对废地进行景观再造,创建旅游景区。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激励政策设计中面临着制度经济对环境恢复后的环境资产产权缺少重视、治理任务繁重资金缺口较大、缺少多元化投资体系等问题,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治理收益回报激励、行政激励、社会激励等措施对其改进。同时政府,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出台新激励政策、新优惠政策,促使更多资本投入到环境治理中,以减轻政府压力。

参考文献

[1]罗小利,周璞.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探索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1:42-46.

[2]罗小利,侯冰.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探索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3,12:22-25+8.

[3]冯春涛,郑娟尔.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设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01:28-33.

[4]李万波.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83-183.

[5]王永卿,张均,王来峰.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矿业,2016,25(9):69-73.

标签:;  ;  ;  

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