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

浅析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

邯郸市规划设计院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的未来趋势,以建筑物作为平台,在对各类智能信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将系统、管理、应用等融合为一个整体,打造一个人与建筑物、环境相协调的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了既便捷又高效的具有功能性的建筑。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时间较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浅析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键字: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技能;节水;设计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及办公环境的舒适、方便及安全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危机纷纷袭来,生态系统的破坏、功能结构的紊乱也使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生活。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的市场日趋成熟,其技术应用和技术规范逐渐完善,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潜力。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智能建筑发展情况分析入手,探讨了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

1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1.1节能技术

(1)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主要包含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等。随着人口的暴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林立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建筑耗能的问题,并开始不断寻求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太阳能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设备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对于太阳能热水器来说:是利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加热,取代了传统的燃油方式;对于太阳能地板来说:是用集热器集中收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实现地板采暖这一目的;太阳房主要是借助太阳能通过集热器与输送管道主动或被动的采集转化存贮。太阳能技术在未来还能实现光伏发电的作用,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2)地热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空调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温度调节设备。这种智能设备虽然会起到调节作用,但功率大、消耗电力多。从实现绿色建筑的层面讲,空调既不利于建筑绿色环保,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地热技术在环境友好型建筑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地热技术以对地面温度的全面搜集、排出室内多余的热量为手段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实现室内冬暖夏凉的目的效果。地热技术的原理是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浅层热资源(如地下水)。由于地源热泵提取的是自然中的地热能,效率高,无污染,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可利用技术之一。

在新兴建筑中,地热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鸟巢足球场下面就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冬季通过地理换热管搜集地面土壤所含能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的冷量为鸟巢供冷,因此节省了电力资源,实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地热资源还具有可再生利用、经济有效、运行稳定可靠、舒适程度高、应用范围广,可以自行运营等优点。

(3)绿色照明技术

绿色照明是美国国家环保局于上世纪提出的概念。绿色照明技术主要指在建筑采光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感应模块以及调光控制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同时满足所需的建筑照明效果。比如,现今使用广泛的声光控系统:在有声音、光照弱的条件下自动化照明,满足了绿色照明技术“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4项指标。绿色照明技术的提出不局限于节能的表层,而是着眼于资源使用与材料消耗等更深层面。例如LED灯取代白炽灯(使用更高效更绿色的灯具),再比如用无频闪光灯取代低频闪光灯,可实现对人眼健康的保护。在我国的新型建筑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绿色照明技术,大大提高了节电效果,实现了能源的低消耗,减少了光污染。在今后的发展中,以绿色照明为主题,不断探究、推广到达更深的层面,不止于推广节能灯、更应该重视照明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1.2节水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等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的一大难题。因此,建筑中的节水技术和工程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目前水资源最有效的再利用的一种方式。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利用,中水是指处于上水(给水)与下水(排水)之间的一种水质。城市污水经一级处理、生物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可生产出中水,在一定范围内再利用,如景观用水、洗厕用水、工业用水等。现今中水回用技术主要用于区域性建筑群,例如学校、小区、公园等。中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为建筑内提供水资源再利用,还可以减轻对外排放的污水的负荷。中水有效生产技术为膜技术,但膜处理存在膜污染严重、成本高、寿命短等问题,未来在中水回用上还需对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发。

(2)雨水利用

雨水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珍贵的淡水资源,其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雨水的回收利用是将雨水收集后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使用标准。现今雨水回用的主要系统是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等。但雨水利用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于年均降雨量高的城市,并且应用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的建筑物中,例如:市政广场、公园等。雨水利用可与建筑进行结合,如设计屋顶蓄水、屋面存水、地面渗透水系统,将这些技术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去,既满足了生活基本需求、又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使用效率,实现了低耗能。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加强雨水在城市的蓄储功能,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并将雨水在城市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

2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我国的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要不断的创新设计方法以及建造模式,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培养专业的操作人员对智能建筑进行控制,使得智能建筑能够真正的发挥智能控制、调节的作用。同时,在建造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时候,更加要重视对建筑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如在进行外墙施工的时候可以利用新型保温材料进行建筑保暖工作,根据墙体结构进行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如加气混凝墙、粘土空心砖墙、粘土实心砖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等节能材料,对于建筑整体的保温可以采用单一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节能墙体实现,其中复合材料节能墙体主要就是由聚苯乙烯薄膜塑料、岩棉、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以及加气混凝土等隔热材料复合而成的,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保温效用,进而降低煤炭、空调等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钦.智能建筑设计与其发展前景研究[J].数码世界.2018(09)

[2]李君.智能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

[3]于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J].才智.2012(23)

[4]陈志达.智能化建筑监理工作的思考[J].门窗.2017(01)

[5]姚文华.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标签:;  ;  ;  

浅析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