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谢鸥,李伯全,郭建慧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谢鸥,李伯全,郭建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空耦合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谢鸥,李伯全,郭建慧[1](2014)在《基于空间变论域的自适应时空耦合模糊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空耦合系统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空间变论域自适应时空耦合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时空耦合模糊集建立随空间物理变化的初始论域,并设计时空耦合论域伸缩因子在线实时调整模糊空间论域;其次采用变主导空间点的方法,分段调节空间加权因子,设计空间加权因子调节算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4年08期)

郭海刚,李洪兴,胡凯[2](2011)在《一类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常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存在控制精度不高和调整时间长等问题。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能够显着提高控制精度并缩短其调整时间,但其控制效果对一组完备的初始模糊规则的依赖,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推理规则前件论域可变,后件峰点自适应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Lyapnuov综合分析法证明新的控制器具有全局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新控制器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精度,而且较为合理地回避了对初始模糊规则的依赖性,扩展了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2011年06期)

王小欧,孟建良[3](2010)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基本模糊控制器而言,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论域伸缩的合理机制,即确定适当的论域伸缩因子,以使系统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目前,关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伸缩因子还没有统一的形式。本文将着重论述两种变论域模糊控制器中论域伸缩因子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28期)

单伟伟,靳东明,梁艳[4](2009)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CMOS模拟电路芯片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算法过于复杂难以用模拟电路实现的问题,本文研究了输入输出论域可随输入变量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在线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及其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并制作了CMOS模拟电路芯片.提出了一种新的尖叁角形隶属度函数实现输入变论域的功能,输出变论域部分采用对输入变量进行加权积分并求其绝对值的方法.控制器的其他部分为求小电路和重心法去模糊电路.以上各电路均为CMOS模拟电路,它们和集成的整体电路均在无锡上华(CSMC)0.6μm工艺下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完成了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单伟伟[5](2008)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VLSI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控制已成功的应用于很多领域,但传统的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固定,由于缺乏自学习或自适应能力而限制了其控制效果。因此,研究在线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及其硬件实现成为必须。目前绝大部分自适应模糊控制电路调节的是控制规则的前件、后件参数,需要大量计算和存储资源,难以用电路尤其是模拟电路实现。这类传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尚没有完整的模拟/混合信号实现的芯片。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VFLC)以其论域可变提高控制效果,自适应调节的参数仅有输入和输出论域伸缩因子,相比之下更容易用硬件实现。本文研究了它的VLSI实现,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改进了VFLC的算法使之更适合硬件实现:取消了监督控制;提出一种新型的尖叁角形隶属度函数来直接实现输入变论域过程,大大减轻了复杂性;将输出变论域部分在原有的积分调节法基础上增加求绝对值运算,使输出更加稳定可靠。首次提出VFLC的数字电路结构,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描述其行为并验证,在ActiveHDL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对非线性系统的闭环仿真显示该数字系统很好的完成了变论域功能。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模拟电路的常规0阶T-S模糊控制器的各个单元电路和整体的两输入一输出模糊控制器芯片,包括新型结构精简的隶属度函数电路、电流模求小电路、乘法器和重心法去模糊电路。首次提出并用CSMC(上华)0.6μm CMOS工艺实现了基于模拟电路的片上自适应两输入一输出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芯片。提出一种“万能”隶属度函数电路,在不同的参考点压下,既能产生VFLC所需的尖叁角形隶属度函数,又能产生常规的Z型、S型和高斯型隶属度函数。因而在不同的配置下可使VFLC芯片工作在自适应或非自适应两种工作模式,扩大了应用范围。输出变论域部分由积分器和绝对值电路构成。制作了PCB板并完成芯片测试,结果显示该芯片实现了变论域模糊控制功能,推理速度为200K FLIPS,功耗为10mW,核心部分的芯片面积为1.1mm2,接口均为电压信号,片外要求仅需电阻、电容。对比其他自适应模糊控制芯片,在面积、接口形式和片外要求上均有优势。(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8-10-01)

司洪伟,李东旭[6](2007)在《自适应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挠性航天结构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很困难的,模糊控制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但是模糊控制的主要缺陷是精度不太高,自适应能力有限,易产生振荡现象。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是改变模糊控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针对自适应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稳定性设计这一难题,将输入和输出的隶属度函数分别用论域值表示成解析形式,引进李亚谱诺夫函数,设计了输入和输出的隶属度函数论域值的自适应律,针对大型航天桁架结构振动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7年05期)

岳士弘,张绍杰,李平[7](2005)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失真率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已经成功应用在许多领域,然而它的参数难以准确估计,因此其失真率计算十分困难.本文基于Markov过程,提出一个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特殊的Markov链模拟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工作过程,解决了它的失真率计算问题,并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同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05年05期)

王艺[8](2004)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模糊控制过程中输入输出论域的伸缩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论域的变化提高控制性能。分析并总结控制参数(量化、比例因子、规范化因子(Scaling factors))在控制中的变论域作用,指出这些参数与变论域伸缩因子的关系,并通过大量仿真实例说明以上参数通过伸缩论域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针对模糊控制过程中基本论域范围确定的难题,提出用模糊规则描述控制过程中输入输出论域应遵循的伸缩变化,并将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得到两种切实可行的模糊控制器:基于模糊规则的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和基于神经-模糊网络的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将两种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同李洪兴教授在文献[1,2]中提出的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及文献[9]提出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比较。对基于控制规则查询表及量化、比例因子的模糊控制器提出了改进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李洪兴[9](1999)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糊控制的插值形式提出以变论域为手段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首先定义了控制规则的单调性 ,证明了作为模糊控制的插值函数的单调性等价于控制规则的单调性 ,从而保障了在论域变化之下控制规则的无矛盾性 .然后讨论了变论域伸缩因子的构造 .最后给出 3种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即潜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以及逐步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期刊1999年01期)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常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存在控制精度不高和调整时间长等问题。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能够显着提高控制精度并缩短其调整时间,但其控制效果对一组完备的初始模糊规则的依赖,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推理规则前件论域可变,后件峰点自适应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Lyapnuov综合分析法证明新的控制器具有全局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新控制器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精度,而且较为合理地回避了对初始模糊规则的依赖性,扩展了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适用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谢鸥,李伯全,郭建慧.基于空间变论域的自适应时空耦合模糊控制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4

[2].郭海刚,李洪兴,胡凯.一类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1

[3].王小欧,孟建良.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0

[4].单伟伟,靳东明,梁艳.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CMOS模拟电路芯片实现[J].电子学报.2009

[5].单伟伟.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VLSI实现研究[D].清华大学.2008

[6].司洪伟,李东旭.自适应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07

[7].岳士弘,张绍杰,李平.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失真率的计算[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

[8].王艺.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9].李洪兴.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999

标签:;  ;  ;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论文-谢鸥,李伯全,郭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