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通体论文-董珊珊,李艳苹,段存娟,郭英,石丽媛

巴尔通体论文-董珊珊,李艳苹,段存娟,郭英,石丽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尔通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尔通体,鼠形动物,荧光定量PCR,剑川县

巴尔通体论文文献综述

董珊珊,李艳苹,段存娟,郭英,石丽媛[1](2019)在《2017年云南省剑川县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感染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剑川县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17年3—7月在剑川县用笼捕法捕获鼠形动物,无菌采集其股动脉血并提取DNA,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巴尔通体检测,对检测阳性的血液样本进行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结果从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及金华镇西门社区共捕获鼠形动物372只;经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208份,阳性率为55.91%;11种鼠形动物中有10种检出阳性,其中大绒鼠的阳性率为38.73%,齐氏姬鼠为72.49%,贝氏树鼩为7.14%,中华姬鼠为77.78%,赤腹松鼠、社鼠、褐家鼠为50.00%,大足鼠、巢鼠为100.00%;阳性样本经分离培养后获得19株巴尔通体。结论 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是巴尔通体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剑川县鼠形动物中感染较高的为巴尔通体,受感染的鼠种较多,其中以齐氏姬鼠与大绒鼠较高,人群与外环境的鼠类接触存在感染发病的风险。(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9年11期)

曹晓梅,王颖,王婕敏,高艳菲,王怀远[2](2019)在《2018年绥芬河口岸鼠类携带巴尔通体调查和基因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巴尔通体在鼠种中的分布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 2018年7月,在绥芬河口岸附近林区、田地、边境哨所等不同的生境,采用弓形夹法和5 m夹夜法捕获鼠类。记录样本的生理特征,进行种类鉴定。无菌条件下解剖,取脾脏和肝脏检测巴尔通体感染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遗传标志物枸橼酸合成酶基因(gltA),通过阳性序列比对进行巴尔通体分子种类鉴定。结果在绥芬河口岸捕获鼠类3科5属6种77只,共检出巴尔通体核酸阳性样本36份,感染率为46.75%。感染鼠种为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花鼠、东方田鼠、大仓鼠;巴尔通体共有4个株型,包括格拉汉姆巴尔通体Bartonella grahamii、Bartonella taylorii、Bartonella phoceensis及Bartonella elizabethae,提示绥芬河口岸鼠种群中存在巴尔通体分子种类多样性的特征。结论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且携带人类致病性的巴尔通体,对人类健康存在威胁,应加强口岸地区的鼠类携带巴尔通体的监测与防控。(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5期)

杨君,杜玉明,王振霞,李岩,袁聪俐[3](2019)在《VirB4缺失型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入侵淋巴循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尔通体通过抑制宿主淋巴结内免疫反应,利用淋巴循环侵入血液导致持续性菌血症。4型分泌系统是巴尔通体建立持续性感染的关键因素,但尚不清楚4型分泌系统在巴尔通体侵入淋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VirB4基因是4型分泌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实验以敲除VirB4基因的特利波契巴尔通体菌株与野生型特利波契巴尔通体菌株分别侵染大鼠淋巴循环系统来评价4型分泌系统对菌株侵入淋巴循环能力的影响。通过大鼠胸导管引流模型,用qPCR方法检测淋巴液中的菌载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点,野生型与VirB4缺失型菌株均能够进入淋巴循环,但在感染6 h后,淋巴循环中的VirB4缺失菌数量大于野生型菌。提示4型分泌系统并不决定特利波契巴尔通体侵入淋巴循环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志亮,巩伟兵,王姣乐,王渊,刘芳[4](2019)在《首次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地区鼠类中检出巴尔通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地区鼠类携带巴尔通体情况,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笼夜法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地区开展鼠类监测,利用PCR法对鼠类肝脏样本进行巴尔通体核酸检测。结果共捕获鼠类134只,隶属2科4属6种,其中小家鼠为优势鼠种。从14只小家鼠和2只索氏仓鼠的肝脏样本中检测到巴尔通体glt A基因核酸,阳性率11.94%。结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地区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应加强该地区鼠类监测,保障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唐天才,刘城成,袁东波,郭莉,侯巍[5](2019)在《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巴尔通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和巴尔通体gltA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巴尔通体的种类。结果表明: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蜱巴尔通体的总感染率为30.07%,其中阿日扎乡、麻甲乡、德荣玛乡、长须干玛乡蜱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4.76%、76.79%、12.50%、17.95%,麻甲乡西藏革蜱巴尔通体感染率显着高于其他地点(P<0.01),麻甲乡青海血蜱巴尔通体感染率(79.07%)高于西藏革蜱(69.23%),但无显着差异(P>0.05)。经比对分析,总共得到3条序列(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与未定种的Bartonella spp. RF124HAIN (FJ464240)亲缘关系最近;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与对人有致病性的Bartonella melophagi亲缘关系最近。综上,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俞丹[6](2019)在《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巴尔通体流行株基因型,为有效预防控制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巴尔通体病发生和流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样本来源:2015-2016年,在云南玉龙鼠疫疫源地、剑川鼠疫疫源地和梁河鼠疫疫源地捕获野外小型兽类共2611只。将捕获的小型兽类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并记录捕获小型兽类的采样地点、季节、种类、性别、海拔、栖息环境等,无菌操作取小型兽类的肝脾,置于2.0 m L冻存管中,编号标记后,-40℃保存。2.样本抽样:采用分层抽样在采集的2549份肝脾样本中,抽取1605份样本作为巴尔通体感染检测对象。3.DNA提取:采用磁珠法微量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运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DNA。4.核酸浓度测定:若核酸浓度<50ng/μl或A260/A280比值<1.8或>2.1时,重新提取该样本DNA。5.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巴尔通体,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巴尔通体非编码RNA基因(ssr A),根据标准曲线判定结果,若Cq<35为阳性,Cq值≥35为阴性,将阳性样本进一步采用普通PCR扩增ssr A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送公司测序,将测序所得序列放在NCBI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进化关系。6.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Epidata3.0录入,运用R软件,采用率进行统计描述,率的组间比较用χ2,Logistic回归分析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的影响因素。结果1.野外小型兽类分布:1605份野外小型兽类肝脾样本分别为玉龙550份,剑川648份,梁河407份。其中齐氏姬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及黄胸鼠样本量占优势,分别为471份、305份、157份、104份。不同地区优势鼠种不同,玉龙鼠疫疫源地和剑川鼠疫源地的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大绒鼠及中华姬鼠;梁河鼠疫疫源地的优势鼠种为黄胸鼠、斯氏家鼠及锡金小鼠。2.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在3目6科19属30种1605只野外小型兽类中,25种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为47.85%(768/1605)。其中短尾鼩属(短尾鼩)感染率为80.00%(20/25)、白腹鼠属(针毛鼠、社鼠、白腹鼠)为59.55%(53/89)、姬鼠属(齐氏姬鼠、中华姬鼠、大耳姬鼠)为55.01%(383/697)、小鼠属(锡金小鼠)为54.55%(24/44)、家鼠属(黄胸鼠、斯氏家鼠、褐家鼠、大足鼠)为51.22%(105/205)、长吻松鼠属(珀氏长吻松鼠)为47.62%(10/21)、鼩鼱属(高山鼩鼱、臭鼩鼱)为45.95%(17/37)、绒鼠属(大绒鼠、玉龙绒鼠、滇绒鼠、黑腹绒鼠)为36.34%(129/355)、麝鼩属(灰麝鼩、长尾大麝鼩)为32.35%(11/34)、毛猬属(毛猬)为32.14%(9/28)、巨鼠属(青毛鼠)为11.11%(1/9)、树鼩属(树鼩)为2.17%(1/46)。2只滇攀鼠和板齿鼠均感染巴尔通体,巢鼠、高山鼩鼱、赤腹松鼠、侧纹岩松鼠、滇绒鼠均未感染巴尔通体。3.地区: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分别为50.91%(280/550)、39.97%(259/648)和56.27%(229/407),其中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显着高于玉龙和剑川疫源地(c2=29.74,(49)<0.05)。4.季节:野外小型兽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有巴尔通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7.63%(171/359)、56.52%(208/368)、44.99%(211/469)、43.52%(178/409),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季和冬季(c2=15.71,(49)<0.05)。5.性别:雄性小型兽类巴尔通体的感染率(50.12%)显着高于雌性小型兽类(45.11%)(c2=3.99,(49)<0.05)。6.栖息环境:捕获野外小型兽类主要以林地、耕地、林地耕地交界、耕地灌丛交界和灌丛5种栖息环境,其中每种栖息环境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51.16%(530/1036)、39.66%(92/232)、42.54%(77/181)、48.33%(58/120)、30.56%(11/36),林地感染率最高(c2=17.16,(49)<0.05)。7.海拔:随海拔升高,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呈升高趋势,但对其中某一海拔梯度具有高度适应性,具体情况为:玉龙鼠疫疫源地2400~2600m感染率为31.15%、2600~2800m为36.84%、2800~3000m为61.54%、3000米以上为48.87%,其中2800~3000m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c2=18.44,(49)<0.05);剑川鼠疫疫源地2250~2450m感染率为35.56%、2450~2650m为38.05%、2650~2850m为47.97%,剑川不同海拔梯度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无差异(c2=5.31,(49)>0.05);梁河鼠疫疫源地1000~1200m感染率为48.72%、1200~1400m为39.50%、1400~1600m为78.18%、1600米以上为63.93%,其中1400~1600m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c2=35.76,(49)<0.05)。8.影响因素: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与采样地区、季节、海拔、鼠种有关。与剑川疫源地相比,玉龙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44倍,梁河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9.16倍;以春季相比,夏季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32倍,秋季野外小型兽类感染率降低30%,冬季野外小型兽类感染率降低25%;以齐氏姬鼠相比,中华姬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5%,大绒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49%,黄胸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45%,斯氏家鼠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59%,其它鼠种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64%;以1000~1500m海拔带相比,1500~2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2.21倍,≥3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27倍,2500~30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增加1.07倍,2000~2500m海拔带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降低33%。9.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小型兽类中检测到的巴尔通体基因型包括罗莎利马巴尔通体(Bartonella rochalimae)、日本巴尔通体(Bartonella japonica)、特利波契巴尔通体(Bartonella tribocorum)、森林巴尔通体(Bartonella sylvatica)、马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rattimassiliensis)和Bartonella washoensis。结论1.云南玉龙鼠疫疫源地、剑川鼠疫疫源地及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为47.85%,且巴尔通体宿主具有多样性。2.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受采样地区、季节、海拔、鼠种四个因素影响。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最高,剑川鼠疫疫源地最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有野外小型兽类感染巴尔通体,夏季感染率最高;随海拔升高,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但对其中某一海拔具有高度适应性。3.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其中3种对人群致病。(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期刊2019-06-03)

杜玉明,蔡雨豪,王蒙,袁聪俐[7](2019)在《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同源重组技术的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基因敲除方法。研究通过扩增并融合Ⅳ型分泌系统VirB4基因的上下游同源片段,将同源片段与pJM05质粒进行体外拼接,并将pJM05-ΔVirB4质粒转化进入S17-1大肠杆菌中;通过双亲接合转移将大肠杆菌S17-1中的pJM05-ΔVirB4质粒转移到特利波契巴尔通体中进行同源臂交换,产生单交换菌株;随后利用质粒中sacB基因表达产物分解蔗糖对自身产生毒性作用,在蔗糖平板中筛选出22个双交换菌株,通过菌落PCR及测序验证,共确定出6个VirB4基因框内缺失菌株;并且测序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在VirB4基因框内缺失了2 136 bp。(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雅丽,张志刚[8](2019)在《猫血巴尔通体病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巴尔通体病是以血巴尔通体寄生于猫或犬血液中红细胞表面损伤红细胞,引起机体严重贫血、甚至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人感染血巴尔通体一般称为"猫抓病",猫血巴尔通体病也有人称之为"猫附红细胞体病,是引起猫传染性贫血原因之一。为此对此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几方面做出分析,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01期)

李博,岳锡宏,卢珊,雒涛,王信惠[9](2018)在《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感染巴尔通体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状况,为该地区鼠传疾病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9月采用一日弓形夹法在查岗果勒、布兰布拉克、白石头等地捕获长尾黄鼠86只,无菌采集鼠体肾脏,试剂盒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DNA巴尔通体特异性基因ssrA,计算感染率,分析样本的检测循环阈值(cp值)。结果 42只长尾黄鼠的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8.84%;阳性样本cp值最低为27.49,最高为37.83,其中88.10%阳性样本的cp值在35.00~37.83之间,查岗果勒、布兰布拉克、白石头叁地巴尔通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48%、60.87%和40.00%;布兰布拉克地区巴尔通体感染率、阳性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均高于查岗果勒和白石头地区;叁地巴尔通体感染率与动物染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间存在巴尔通体自然感染,传播范围广,但群体带菌量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冯育芳,邢进,王吉,付瑞,岳秉飞[10](2018)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实验用猫巴尔通体的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验用猫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中。方法针对NCBI公布的巴尔通体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 Man探针,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线性、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测定;并使用该方法对142个猫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建立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1copies/μL~1.0×109copies/μL,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极限达10 copies/μL;特异性结果显示所建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并在142份实验用猫样品中检测出阳性样品6份。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实验用猫巴尔通体的检测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巴尔通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巴尔通体在鼠种中的分布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 2018年7月,在绥芬河口岸附近林区、田地、边境哨所等不同的生境,采用弓形夹法和5 m夹夜法捕获鼠类。记录样本的生理特征,进行种类鉴定。无菌条件下解剖,取脾脏和肝脏检测巴尔通体感染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遗传标志物枸橼酸合成酶基因(gltA),通过阳性序列比对进行巴尔通体分子种类鉴定。结果在绥芬河口岸捕获鼠类3科5属6种77只,共检出巴尔通体核酸阳性样本36份,感染率为46.75%。感染鼠种为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花鼠、东方田鼠、大仓鼠;巴尔通体共有4个株型,包括格拉汉姆巴尔通体Bartonella grahamii、Bartonella taylorii、Bartonella phoceensis及Bartonella elizabethae,提示绥芬河口岸鼠种群中存在巴尔通体分子种类多样性的特征。结论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且携带人类致病性的巴尔通体,对人类健康存在威胁,应加强口岸地区的鼠类携带巴尔通体的监测与防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尔通体论文参考文献

[1].董珊珊,李艳苹,段存娟,郭英,石丽媛.2017年云南省剑川县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感染状况调查[J].疾病监测.2019

[2].曹晓梅,王颖,王婕敏,高艳菲,王怀远.2018年绥芬河口岸鼠类携带巴尔通体调查和基因特征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3].杨君,杜玉明,王振霞,李岩,袁聪俐.VirB4缺失型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入侵淋巴循环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4].赵志亮,巩伟兵,王姣乐,王渊,刘芳.首次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地区鼠类中检出巴尔通体[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

[5].唐天才,刘城成,袁东波,郭莉,侯巍.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巴尔通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农业学报.2019

[6].俞丹.云南鼠疫自然疫源地野外小型兽类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大理大学.2019

[7].杜玉明,蔡雨豪,王蒙,袁聪俐.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8].高雅丽,张志刚.猫血巴尔通体病综合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

[9].李博,岳锡宏,卢珊,雒涛,王信惠.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感染巴尔通体情况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10].冯育芳,邢进,王吉,付瑞,岳秉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实验用猫巴尔通体的感染[J].实验动物科学.2018

标签:;  ;  ;  ;  

巴尔通体论文-董珊珊,李艳苹,段存娟,郭英,石丽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