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简评奥威尔及其代表作《1984》

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简评奥威尔及其代表作《1984》

一、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蓉[1](2021)在《乔治·奥威尔小说的日常经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军丽[2](2021)在《空间视域下《1984》的文学伦理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一九八四》是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生前最后的巨作,也是其最富盛名的作品,在英语文坛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自出版之日起,即吸引了大量评论家的关注。本作品被认为是政治预言小说的经典之作,因其深刻的政治刻画,大部分评论家,尤其是早期的评论家,主要从政治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批判。部分明显带有政治立场的评论家,甚至将其视为抨击社会主义的工具。本文试图将研究角度从政治偏好中脱离开来,转而从文学理论批评和空间的角度进行研究,试图揭露全人类落入极权主义魔爪的危险,因为极权主义一旦建立,将意味着伦理的完全毁灭。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大洋国”无所不能的“党”是如何运用极权主义政体惯用的控制手段来构建其极权空间,在此过程中将伦理毁灭殆尽。在《一九八四》的极权世界中,权力对伦理、空间的限制与统治无处不在,从伦理、空间以及伦理与空间的二元关系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文本的政治意图。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虽然写于20世纪中叶,但是奥威尔《一九八四》中极权政府对人性的泯灭和对社会畸形的操控仍然令人不寒而栗。只要违逆正常人性和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的现象还存在,奥威尔文本中的反乌托邦警示就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意义。通过文本细读,在《一九八四》中不仅可以观察一个毁灭人性的社会,而且察觉到一个极度悲观的未来。通过研究“大洋国”运用各种机制和技术摧毁人性的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其在现实社会的回响,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唤起对于极权主义的高度警觉,提醒人们若不趁人本理念尚存之际预防,极权主义将会吞噬任何目标。

郑健东[3](2020)在《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研究》文中认为回顾整个科幻电影发展史,自赛博朋克电影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间,科幻电影中再也没有出现能与赛博朋克相匹敌的新的科幻亚类型,赛博朋克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存在于文学、影视、建筑、设计、电子游戏等各个领域。因此,本文以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类型电影理论框架,对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生成语境、发展流变以及类型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归纳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差异和程式规律,提炼出赛博朋克电影类型化过程中所体现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今后国产科幻电影的类型化之路提供先进经验和参考范本。全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绪论从研究背景出发,阐释了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在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与类型电影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章探讨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生成语境。从当代语境和科幻文学的角度,研究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现代主义思潮、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赛博朋克运动为赛博朋克电影的创生奠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环境。第二章阐述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发展流变。从时代背景和电影特征的角度,研究各个时期赛博朋克电影的发展状况和程式规律,从整体上描绘出赛博朋克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完整演变轨迹。第三章解析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类型特征。从主题意涵和美学特征的角度,研究赛博朋克电影独特的美术风格、多样的世界观设定以及深刻的哲学思考,分析其与其它科幻电影亚类型的根本性区别。结语立足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在制作模式、价值导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现状,反思国产科幻电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析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贺丽华[4](2017)在《在矛盾中徘徊挣扎 ——解读乔治·奥威尔思想中的矛盾》文中认为活跃于二十世纪文坛的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无愧于是当时极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也为后世留下了巨大价值。如若将其思想结合文本细细地深挖解读,则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相互矛盾的。这使得奥威尔似乎成为一个难以理解的作家——对自己排斥的东西又有着一半的留恋。纵观奥威尔的多部作品,可以将他的矛盾思想归纳为三个部分,包括政治意识、文化意识与性别意识。政治意识又细化为三个部分:对工人阶级、对底层无产者、对革命的矛盾态度。他站在自己所属的下中产阶级的位置上,对工人阶级既有支持又有偏见,对底层无产者既有同情又有嫌恶,他期待革命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却又恐惧革命后的极权主义,鲜明地体现出奥威尔政治立场的不坚定。文化意识也细化为三个部分:对宗教信仰、对殖民文化、对工业文明的矛盾态度。他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无神论态度,另一方面却期待着宗教信仰对人性的救赎;他一方面憎恶殖民主义的罪恶行径,言行间却难掩“白人中心主义”带给他的自豪感;同时,他一方面担忧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无法忽略工业文明的进步性,及其发生的必然性。在性别意识方面,奥威尔的思想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对女性以及男性所持有的矛盾态度。诚然,一个人的思想离不开他的身份地位,也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奥威尔的阶级出身、个人经历与身份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作家矛盾思想的源头,则更能切实、全面地分析奥威尔思想的多个方面,挖掘其思想的价值所在。也许每个人思想中多多少少都有着自相矛盾的一面,但奥威尔的矛盾思想更为鲜明,也更加崇高。他不同于一般作家,也不单单是一名政治作家,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博大的胸襟、前瞻而颇具关怀的眼光审视一切。纵然他的思想中有着固有的保守性与肤浅性,我们仍不可忽视奥威尔思想呈现出的悲悯和人性,以及厚重的道德感。

秦轩[5](2016)在《解析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伦理混乱》文中指出毫无疑问,《1984》被视为一部反对极权主义的小说,它虚构了一个由极权主义者统治的国度——大洋国,在最高统治者老大哥的带领下,呈现出荒谬的规训、混乱的伦理,和异化的思想。生活在大洋国的人们被迫放弃个人意志从而陷入伦理混乱中。他们放弃血亲伦理、交友伦理,他们的伦理关系从亲密爱人变成敌人,从理性人变成野兽。从此,大洋国开启了兽性统治人性的时代。为了探究小说《1984》中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伦理混乱,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大洋国的恐怖进行批判和解析。具体来说,本文尝试从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以及伦理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小说中所展现出的极权主义统治下人们心智的死亡,爱情的毁灭和人性的消失进行探索和解析。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关于奥威尔和《1984》研究的基本信息,接着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之后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介绍以及该选题的意义。第一、二、三章分别从文学论理学中的三个方面——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以及伦理环境展现大洋国混乱的伦理境地。首先呈现了大洋国统治下人们伦理身份的转变。而后深入人们的伦理意识去感受人性的丧失,理智的终结以及意识控制的恐怖。接着着重描写了大洋国内部非理性的生存环境和二十世纪上半叶动荡的国际伦理环境,这些背景环境将会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奥威尔的创作意图。总而言之,笔者发现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1984》会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性的丧失以及社会伦理缺失的恐怖性。事实上,《1984》描绘了一个不真实的伦理悲剧,伦理像是用来对抗现实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武器,它使我们看到大洋国更大的困境。显然,不是言语或者重复的语句引发了这场悲剧,而是伦理,包括伦理身份,伦理意识,伦理环境,它们使大洋国变成一个黑暗的国度——一个没有阳光,没有爱,没有亲密人际关系和人性的世界。由此可见,导致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因素可能不是经济危机或者战争,而是社会伦理的混乱。

王大志[6](2016)在《《1984》小说人物他者性建构的主体性分析》文中认为《1984》是乔治·奥威尔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这部作品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各国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西方的研究起步较早,无论是研究的广度、深度、研究方法,还是第一手文献的获得,都大大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中译本直到1985年才正式出版,研究较为滞后,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就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部分论文偏重于政治与极权批判角度的研究,虽然国内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对《1984》的研究还远未全面和深入,特别是文化研究、心理批评、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研究盲点、薄弱点,与此相关的问题还很少有人涉猎。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拉康主体理论的视角,对主人公温斯顿主体性的他者性建构进行分析,以探寻《1984》“反极权”主题背后奥威尔对人的存在困境与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思考。本文以《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为研究对象,从拉康的主体理论角度切入,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兼顾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去解析奥威尔通过人物塑造所表现出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哲学思考。论文主体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并讨论拉康的主体概念和拉康主体的三个维度:作为无意识言说的主体、作为语言能指的主体、作为他者欲望的主体。首先比较拉康的主体概念与传统的主体概念的差异,接着详细分析无意识言说、语言能指、他者欲望三个维度的主体特点,从而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拉康的主体观念。第二部分在前一部分介绍拉康主体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想象界中温斯顿与小他者“母亲”的镜像认同关系和象征界中温斯顿与大他者“父亲”的符号认同关系。此部分从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入手,对父母子三元关系进行分析。聚焦温斯顿的梦境、温斯顿与奥勃良的“反常”关系,通过对温斯顿梦境细节的展示和对温斯顿与奥勃良特殊关系的讨论,揭示温斯顿的主体是被他者所建构的,主体的他者性也决定主体始终是分裂的,从而进一步揭示主体的分裂本质。本文旨在揭示作为主体的温斯顿不过是一系列与他者认同的产物,这种认同正是导致温斯顿最后反抗“失败”、人格分裂的真正原因。本文以拉康主体人格构成的“三界”理论为结构框架,融合拉康前期的他者理论和后期的欲望理论,从想象界(the Imaginary)、象征界(the Symbolic)两个层面,对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主体构成进行研究,揭示出主体与他者的建构性关系这一主体构成的特征及《1984》的丰富内涵,并进一步揭示《1984》对人的本质和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的主旨,并进而证明《1984》不是一般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预言小说,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思考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小说。

吕冰[7](2014)在《论《牧师的女儿》的逃离主题》文中研究指明《牧师的女儿》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小说,虽远不如其政治讽喻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闻名,但也表现了特定时期作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立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主人公在阶级、两性、舆论、宗教等领域的逃离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其表现、原因和彰显的社会文化内涵,深入剖析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对于身份认同和信仰等问题的态度。绪论部分,一是总结奥威尔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二是就《牧师的女儿》遭到“冷落”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这部小说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为逃离主题的背景分析。旧传统的式微,新观念的上场背后是巨大的历史漩涡。教会的没落,人性的异化,非理性的渗透,阶级的变动,奥威尔本人的选择和徘徊,都在《牧师的女儿》中或隐或显地表示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小说人物的举动和命运,这是逃离主题的生成背景。第二章为逃离主题的文本分析。舆论自古以来就是影响人们世俗生活的一把双刃剑,两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的内在动力,阶级关系带来的是社会身份的抛弃与归属,而宗教,则既承担了内在驱动力的角色,又有对世俗的厌弃成分。对这四个方面的文本分析展现出逃离主题的表现形式。第三章为逃离主题的文化内涵分析。逃离的目的就是要回归,回归的方式背后展现的是逃离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多萝西的回归分为外部回归和内部回归。分别展现了小说对于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的塑造。社会维度包括对于自我和他者的互动和构建、以及对于女性和本阶级的社会身份的重塑。精神维度则重点分析多萝西对于宗教信仰的重新拥抱,其过程是先与世俗常识决裂,然后与概念中的上帝和解,最后在缄默的忍耐中持续自己所选择的本真生存。结论阐明逃离现象的内在联系和隐藏的作者意图,点出多萝西逃离与回归的表象下有着对于信仰的深切坚持。

周佩鑫[8](2013)在《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文中研究指明《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的传世之作。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在出版《1Q84》后曾明确表示《1Q84》是对奥威尔小说《1984》的“致敬式”创作,同时还特别强调自己所写的就是“1984年”。目前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文学批评只有简单的主题比较,还很少有交叉性的解读。《1984》是奥威尔写于1948年的预言小说,而《1Q84》是村上春树写于2009年的一种超现实回顾的“物语”。奥威尔假借构建的“1984年”的社会状态警示了极权统治可能带来的恶果,而对于现代社会,村上春树的这层忧虑可能更深。“主体性”一直是哲学领域广为关注的课题。在其衍变过程中,一方面,“主体性”的基点在于人的自然本能与不自觉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人的自然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东西的规训。经过梳理和对比,笔者发现两部小说都展现出人的主体性丧失的恶果,都着力表现了在不同历史语境下个体的生存状态。本文试图从“主体性”的视角来探究两位作家的突围之路,研究在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语境下,在体制禁锢、抹削历史记忆、身体改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和相异。通过文本间的比较分析,从宏观到微观,探讨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与哲学涵义,再返回到宏观文学领域,观看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是对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两位作家创作背景的介绍,并通过梳理“主体性”,指出本文试图围绕这一视角展开对两部作品的剖析。第一章是梳理两部作品中主体性的丧失过程,通过“老大哥”与“小小人”的对比,分析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第二章是分析两部作品中主体性的保存方式,一方面是温斯顿在极权环境下寻找共鸣的经历与体验;另一方面是天吾与青豆在平行世界内展开的冒险历程。第三章是探究两位作家在面临主体困境下的突围之路,一方面是温斯顿重陷魔爪的悲剧,另一方面是天吾与青豆携手新生的神话。结语是对全文做出的总结。

段化鞠[9](2013)在《论乔治·奥威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以《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国20世纪最着名的短篇小说家、评论家V.S普里切特曾称赞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代表了“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即在20世纪信仰普遍崩溃的时代,在世人成为“空心人”的世界中,奥威尔用他正直的心灵对苦难的社会给予了敏锐的关注,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他在身体力行中体验社会的贫富不均,并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下层民众和无产者的深切同情。特别是在其后期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中,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揭露极权主义带来的危害,对人类的困境表示出深深的担忧。正是这种正直的人格力量以及为正义而写作的态度为奥威尔赢得了世界声誉,也被各国研究者所重视。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奥威尔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物传记研究、政治学视角、艺术层面和文化层面。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作品的“反极权主义”和“反乌托邦”的主题上。一些研究者运用新理论对奥威尔作品进行了阐释,但由于忽视了当时的历史语境而未能正确把握奥威尔的整体思想,结果对文本的阐释变成了理论操演的游戏;二,前人对奥威尔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的解读不够细致,对小说中奥威尔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充分挖掘。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奥威尔的书信、散文、评论以及其它前期作品的分析,整体地透视了奥威尔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中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即本论文通过对两部具体作品的文本解读,对奥威尔作品凸显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从而得出结论:奥威尔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对极权政治的揭露和批判,且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扞卫了人类的尊严。其具体内容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对象,并对奥威尔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从而提出本文的立论基础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论述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笔者首先简要梳理了人道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演变过程,然后又从欧洲人文主义传统对奥威尔的影响及其人生体验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集中论述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贫困的思考和对极权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两个方面。在论述奥威尔“对贫困的思考”一节中,笔者首先指出奥威尔笔下的三种贫困现象,即对流浪汉和乞丐的关注、对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的再现、对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的揭示;紧接着分析了产生贫困现象的原因;最后指出奥威尔对贫困题材的关注是如何受到英国文学传统影响的。在论述“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一节中,笔者首先探讨了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接着从三个方面阐述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戕害和摧残:对自然情感的禁锢、对话语权的控制、用“规训”的方式来控制人的灵魂;最后又将《一九八四》与其它两部反乌托邦小说进行了比较,进而指出奥威尔文学反极权主义的独特性。第四章探讨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的意义。它既是对前两部分的升华和深化,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自然也是重点所在。与先行研究者们不同的是,笔者从“绝望中的希望”之角度出发,指出奥威尔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悲观和绝望,而是在绝望的世界中透视希望的霞光。笔者重点对《动物农场》中的拳击手和《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两个形象进行了新的解读,从而指出奥威尔创作中显露的微弱的希望之光和两个形象的意义——正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形象——他们付出的努力虽然是徒劳,但它却强烈地体现了一种悲剧意义。也即人类社会的悲剧精神所在。在“一代知识分子冷峻的良心”一节中,笔者从奥威尔关注底层民众的精神和尊严出发,论述奥威尔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面对苏联极权主义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社会背景下,怎样特立独行、坚持自我的。他反对战争的立场、他用笔积极地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他发表别人不敢说的真话、他对未来敏锐的洞察力,都让我们体会到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良知和勇气。结论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笔者还思考了奥威尔这种博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意义。即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向我们提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应该勇于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承担一份责任。

刘丽霞[10](2013)在《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 ——以“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在西方学界兴起的“反乌托邦”文学,是对人类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乌托邦”梦想的解构、颠覆与重构。它的出现,既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对“现代化”的反思,而面对“现代化”的成就,它在批判“现代化”危害的同时,更有对“现代化”特征的复归,这意味着,它既体现了“现代性”,又凸显出“后现代性”的特征,这种特性折射出“反乌托邦”文学的两难境地。其中,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写于1920年)、英国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1932年)和英国奥威尔的《一九八四》(1948年),它们被合称为“反乌托邦”文学的“三部曲”,从中可窥视出“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本文将以“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为核心,从三个层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第一部分从“乌托邦”及“乌托邦文学”入手,在论述二者的基础之上,推出“反乌托邦文学”出现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凸显出“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的重要意涵——用文学的笔法描绘了乌托邦世界所造成的罪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围绕着“反乌托邦”文学作品显现出的解构、颠覆、重构等主题,从中凸出“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二重性。也就是说,“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及传统的批判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既有反绝对理性主义、反一元政治,又有反信仰政治、反极权主义,但在批判的同时,更有对理性的复归。这将是第三章的重要内容,即反乌托邦文学的两难境界。“工业文明”是现代化的产物,“反乌托邦”文学着作对工业文明的否定、批判与质疑,则等同于对现代性的批判,但又令人吊诡的是,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等目标也是“现代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对“现代性”或“现代化”中一些特征的批判与复归,构成了“反乌托邦”文学的两难境界:一方面,批判、否定“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端,这已暗含了后来的“后现代性”因素;另一方面,对自由、个性等“现代性”的复归,这种看似悖论的“两难”局面,正凸显出作者以及“反乌托邦文学”在对“现在”的状况产生忧虑时的一种无奈,这种无奈对今天多元价值的建构仍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二、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论文提纲范文)

(2)空间视域下《1984》的文学伦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Research questions
    1.6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of George Orwell and his works
    2.2 Introduction of Nineteen Eighty-Four
    2.3 Studies on Nineteen Eighty-Four abroad
    2.4 Studies on Nineteen Eighty-Four at hom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3.1.1 Description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3.1.2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ethics in Nineteen Eighty-Four
    3.2 Spatial criticism
        3.2.1 Description of spatial criticism
        3.2.2 Interpretation of Nineteen Eighty-Fo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criticism
Chapter Four Ethical Analysis on Nineteen Eighty-Four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patial Criticism
    4.1 Spa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al identity
        4.1.1 Oceania's panoramic open space for ethical discipline
        4.1.2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al identity in the space of Oceania
        4.1.3 The transformation of ethical identity in family space
        4.1.4 The transformation of ethical identity in social space
    4.2 Ethical dilemma in the space of rights
        4.2.1 Deform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4.2.2 Degener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4.3 Ethical choice in the totalitarian Space
        4.3.1 Julia's ethical choice
        4.3.2 Winston's ethical choi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3)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激发
        一、科技发展中埋下的隐患
        二、信息时代下思维的转变
    第二节 科幻文学的助推
        一、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的历史渊源
        二、文学运动与赛博朋克的紧密结合
第二章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发展流变
    第一节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探索期(1982-1998)
        一、对赛博格题材的探索
        二、对赛博空间题材的探索
    第二节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成熟期(1999-2003)
        一、虚拟世界的视觉奇观
        二、人与科技的哲学思辨
    第三节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多元发展期(2004-2019)
        一、继承与突破: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两种趋势
        二、商业与艺术: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两个追求
第三章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的类型特征
    第一节 反乌托邦的主题表达
        一、科技霸权的显现
        二、反叛者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高科技、低生活”的影像技巧
        一、色彩的运用
        二、水元素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在矛盾中徘徊挣扎 ——解读乔治·奥威尔思想中的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奥威尔矛盾思想产生的根由
    (一) 下中产阶级的家庭出身
    (二) 丰富的个人经历
    (三) “公共知识分子身份”
    (四) 复杂的时代背景
二、奥威尔矛盾的政治意识
    (一) 对工人阶级的矛盾看法
    (二) 对底层无产者的矛盾态度
    (三) 对待革命的矛盾立场
三、奥威尔矛盾的文明—文化观
    (一) 宗教方面的矛盾思考
    (二) 矛盾的殖民文化观念
    (三) 难以定论的工业文明观
四、从性别视角看奥威尔的矛盾思想
    (一) 对女性的偏见与反思
    (二) 对男性的矛盾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解析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伦理混乱(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0.1 Introduction of George Orwell and 1984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Chapter One Disorder of Ethical Identity in 1984
    1.1 Changes of Ethical Identity
        1.1.1 From Relative to Betrayer
        1.1.2 From Lover to Enemy
    1.2 Loss of Ethical Identity
        1.2.1 Loss of Human Character
        1.2.2 Loss of Individual Will
Chapter Two Dilemma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1984
    2.1 Deform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2.1.1 Physical Deform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2.1.2 Ideological Deform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2.2 Degeneration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2.2.1 Irrational Principles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2.2.2 Animal Factors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Big Ocean
Chapter Three Despair of Ethical Environment in 1984
    3.1 Ethical Environment inside Big Ocean
        3.1.1 Chaos of Social Politics
        3.1.2 Chaos of Social Philosophy
        3.1.3 Chaos of Social Culture
    3.2 Ethical Environment outside Big Ocean
        3.2.1 Ethical Environment before the 1950s
        3.2.2 Ethical Environment of Orwell’s Tim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bout the Author

(6)《1984》小说人物他者性建构的主体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乔治·奥威尔的生平、创作与影响
    (二)《1984》文本介绍
    (三)《1984》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不足与问题
    (四)本文的创新及立论基础
        1、研究问题的提出
        2、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二、温斯顿:拉康式的主体
    (一)拉康的主体概念
        1、传统的主体概念
        2、拉康的主体概念
    (二)温斯顿的主体性分析
        1、作为无意识言说主体的温斯顿
        2、作为语言能指主体的温斯顿
        3、作为他者欲望主体的温斯顿
三、温斯顿:被他者建构的主体形象
    (一)他者群像:母亲、裘莉亚、老大哥、奥勃良
    (二)想象界中温斯顿与小他者“母亲”的镜像认同
        1、想象界是什么
        2、小他者“母亲”
        3、在想象界,温斯顿主体分裂的开始
    (三)象征界中温斯顿与大他者“父亲”的符号认同
        1、主体什么时候进入象征界
        2、大他者为何物
        3、“父亲”或者“父之名”对温斯顿主体的建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7)论《牧师的女儿》的逃离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乔治·奥威尔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牧师的女儿》——被埋没的金子
第一章 逃离主题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旧传统的式微
        一、神性远去——教会的衰落
        二、斯芬克斯的异变——混乱时代的人性背离
    第二节 新观念的登场
        一、非理性主义的张扬
        二、中产阶级的繁荣
        三、妇女地位的尴尬位移
    第三节 奥威尔对于新旧观念的选择
        一、厨房里的伊顿绅士: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的思想遗孤
        二、尤利西斯和特拉法尔加广场之夜——对现代性的拥抱
        三、地狱还是天堂——混乱年代的逃离与回归
第二章 逃离主题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对他人舆论的逃离
    第二节 对两性关系的逃离
    第三节 对中产阶级的逃离
    第四节 对宗教身份的逃离
第三章 逃离主题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自我重新建构和身份认同重塑——逃离后的外部回归
        一、多萝西的自我重新建构
        1、“自我”的定义梳理及多萝西的自我确认
        2、他人即地狱——自我的外部辐射
        3、责任的本质是孤独——自我的中和构建
        二、身份认同重塑
        1、认同危机
        2、作为女性的身份回归
        3、作为中产阶级的身份回归
    第二节 对宗教生存信仰的重新拥抱——逃离后的内部回归
        一、与常识经验的决裂
        1、对沃伯顿式享乐主义的否定
        2、对传道者式虚空主义的接纳
        二、与上帝的和解
        1、体悟上帝之爱
        2、反思上帝的地位
        3、对上帝本质的缄默和妥协
        三、本真的生存转向
        1、以失忆为契机的信仰重构
        2、以缄默与痛苦暂时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创作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对于两部作品中“主体性”的探讨
一、丧失主体性之过程
    (一)《1984》:极权统治下的人性之牢笼
    (二)《1Q84》:民主时代中的暴力之阴影
    (三)“Big brother”与“Little people”:极权与人类本源
二、保存主体性之路径
    (一)《1984》:寻找共鸣的生命体验
    (二)《1Q84》:前往异界的冒险历程
    (三)存在之“重”与游戏之“轻”
三、重建主体性的溃败与希望
    (一)《1984》:重建之溃败
    (二)《1Q84》:生成之希望
    (三)溃败之真相与生成之神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论乔治·奥威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以《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奥威尔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状况
        1.1.2 国内研究状况
    1.2 本文的立论基础和创新点
第2章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
    2.1 人道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演变历程
    2.2 乔治·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2.2.1 欧洲文学中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
        2.2.2 人生体验对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第3章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3.1 奥威尔对贫困的思考
        3.1.1 奥威尔笔下的贫困现象
        3.1.2 何以产生贫困——奥威尔对贫困的思考
        3.1.3 英国文学作品中贫困主题表现对奥威尔的影响
    3.2 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3.2.1 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3.2.2 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戕害和摧残
        3.2.3 奥威尔小说对极权主义批判的独特性——与《我们》、《美丽新世界》的比较
第4章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意义
    4.1 绝望中的希望
    4.2 一代知识分子冷峻的良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 ——以“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Реферат
引言
第一章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第一节 乌托邦与乌托邦文学
        一、 “乌托邦”的由来
        二、 乌托邦文学“三部曲”
    第二节 反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
        一、 反乌托邦的内涵
        二、 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
第二章 反乌托邦文学的“后现代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中“后现代性”
        一、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
        二、 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中的“后现代性”
    第二节 反乌托邦文学中“现代性”
        一、 现代性
        二、 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中的“现代性”复归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叙事的连续性
    第二节 反乌托邦文学两难境界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奥威尔小说的日常经验书写研究[D]. 吴雪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空间视域下《1984》的文学伦理解读[D]. 周军丽. 中北大学, 2021(09)
  • [3]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研究[D]. 郑健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在矛盾中徘徊挣扎 ——解读乔治·奥威尔思想中的矛盾[D]. 贺丽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解析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伦理混乱[D]. 秦轩. 鲁东大学, 2016(08)
  • [6]《1984》小说人物他者性建构的主体性分析[D]. 王大志. 西南大学, 2016(02)
  • [7]论《牧师的女儿》的逃离主题[D]. 吕冰.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8]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D]. 周佩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9]论乔治·奥威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以《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为例[D]. 段化鞠.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 ——以“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为中心[D]. 刘丽霞. 齐齐哈尔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简评奥威尔及其代表作《198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