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定义工具论文-邢德君

过程定义工具论文-邢德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程定义工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工作流,Aneka云,XPDL,过程模型

过程定义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邢德君[1](2013)在《云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重要支撑系统之一,它通过协调多个人的活动、以协同完成某个共同的任务,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提出,企业迫切需要一套基于云计算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企业无需购买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就能使用云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按使用量付费。充分利用云计算廉价、处理能力强的优势,以期解决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引起的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过程模型定义工具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组件,在工作流的定义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论文设计实现了云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IC-Flow PDT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Cloud WorkFlow Process Definition Tool)。为此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1)设计过程模型。分析主流的建模方法及Aneka云计算环境的体系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基于Aneka云平台的云工作流管理系统IC-Flow,设计了“基于Aneka云平台的带有条件的有向图”的工作流模型。(2)实现建模工具。分析XPDL工作流过程定义规范,采用B/S模式实现了一个基于XPDL规范的能显示、编辑工作流模型的工具IC-Flow PDTool。(3)实现模型解析。IC-Flow PDTool能够自动将有向图模型解析成符合工作流管理联盟规范的XPDL文件,并保存在云服务器的模型库中,供IC-Flow系统的IC-Flow Engine引擎执行,实例化业务流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3-05-01)

魏家瑞,刘利民,赵永红[2](2010)在《基于UML的可视化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将企业复杂的业务过程转化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可识别的形式化描述是架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问题。工作流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型描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系统所支持的应用范围以及系统的灵活度。在分析了工作流运行原理和UM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设计实现了可视化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拖拉流程活动图标来组建工作流程,并同步生成以XML描述的流程文档,实时检验流程的正确性。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描述了建模过程。结果表明,UML成功地改进了一些传统工作流建模过程的缺点,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描述工作流建模过程,加速开发进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龚晓庆,刘锋,葛玮,郝克刚[3](2009)在《基于复用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PDTBR》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工作流过程定义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用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方法。文中讨论了构建和描述可复用资产——领域业务本体和工作流模板的方法,给出了基于领域业务本体检索工作流模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复用的过程定义工具PDTBR,并在实际使用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9年01期)

孟蓉霞,邵伟民,熊继林[4](2007)在《可视化网格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服务的出现对工作流建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工作流模型的构建一般是通过工作流建模语言对流程进行描述来完成,鉴于这种方式较为复杂且容易出错,故根据MVC模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格业务流程执行语言GBPEL的可视化过程定义工具GWF_PDTool,使用户可以通过简捷地拖拉流程活动图标来组建网格工作流程,并同步生成以GBPEL描述的流程文档,实时检验流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7年14期)

曹宝香,李天盟,王廷蔚[5](2006)在《PDM中工作流的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Web的PDM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该工具能按照Wf MC的接口规范生成标准的XPDL,实现了工作流过程定义的标准化和开放性。该工具开发中使用了J2EE、Oracle、XMLHTTP、VML、WSC、HTC、BeanShell等技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6年11期)

黄园媛,高春鸣[6](2006)在《基于活动网络图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制定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元数据模型,提出了一个独立通用的基于活动网络图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它遵从WFMC制定的XPDL规范,可以输出一个标准通用的过程定义并能被不同的工作流运行系统解释执行,从而实现完全的过程定义的分离存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6年02期)

冯斯毅[7](2006)在《基于BPEL4WS的工作流可视化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资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异构、分布、松散耦合的特点。企业业务操作的分散性、Client/Server、Brower/Server体系结构以及分布式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等,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集中式信息处理的时代已经过去,实现大规模、异构、分布式执行环境,使得相互关联的任务能够高效运转并接受密切监控成为一种趋势。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重组、过程管理与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是实施先进制造战略的客观需求。工作流建模就是将实际的经营过程描述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表示,它是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文献标准的形式定义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各部分之间接口功能设计。2002年,IBM、Microsoft等公司提出了有关Web服务集成的新规范——基于Web服务的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PEL4WS(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这个规范用于Web Services的整合,并已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基于BPEL4WS的工作流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作者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工作流技术和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介绍和分析,理清这些概念将有助于其他工作的开展;2)分析和研究Web Service技术及基于Web Service定义的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PEL4WS,并对当前工作流建模中使用的其它语言进行了介绍和分析。3)介绍并分析了基于BPEL4WS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4)提出了基于BPEL4WS的模型检查和BPEL4WS校验方法,并在过程定义工具中得以实现。5)分析了BPEL4WS可视化过程定义工具的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BPEL4WS可视化过程定义工具。(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1)

熊劲磊[8](2005)在《图形化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同时,实现了完全Web化的工作流收发文管理。图形化的过程定义工具可以提高用户建模的效率,可以直观方便的创建复杂的流程定义;B/S架构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易用性和降低系统维护工作量。(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05年35期)

刘峰[9](2005)在《工作流过程定义中复用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流管理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重组、过程管理与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工作流过程定义就是将业务过程描述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表示,它一直是工作流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工作流过程定义既要明确描述业务过程中的活动及活动间的关系,又要定义活动间所传递的数据,执行活动的应用程序、活动所需要的资源等内容。只有从不同的角度详尽地了解了业务过程,才能完整地描述业务过程,因此过程定义被普遍认为是一项耗时而困难的工作。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工作流过程定义中的复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用的过程定义方法,该方法不再采用一切从零开始的方式进行过程定义,而是复用过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能有效地降低过程定义的复杂度,提高过程定义的质量。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利用领域业务本体促进特定领域通用业务知识的共享。领域业务本体能帮助开发人员理解领域业务、捕获具体系统的业务需求,它是过程定义中概念层次上的复用。 2.在继承工作流模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工作流模板的表示、工作流模板间的关系、工作流模板的存储等相关问题。工作流模板作为通用业务过程的标准化设计,是过程定义中实现层次上的复用。 3.将领域业务本体和工作流模板相结合,利用领域业务本体为工作流模板提供语义描述,提出了基于领域业务本体检索工作流模板的方法。 4.讨论了构建领域业务本体、生产工作流模板以及基于它们进行工作流过程定义的过程。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复用的过程定义工具PDTBR(Process Definition Tool Based on Reuse),并以使用该工具的一个实例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5-05-01)

王璐娟,李仁旺,朱泽飞,刘磊[10](2004)在《基于ARIS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如何将分析优化好的ARIS过程模型转化为标准的工作流的过程定义格式 ,提出了基于ARIS的工作流建模工具的系统框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4年S1期)

过程定义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将企业复杂的业务过程转化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可识别的形式化描述是架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问题。工作流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型描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系统所支持的应用范围以及系统的灵活度。在分析了工作流运行原理和UML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设计实现了可视化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拖拉流程活动图标来组建工作流程,并同步生成以XML描述的流程文档,实时检验流程的正确性。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描述了建模过程。结果表明,UML成功地改进了一些传统工作流建模过程的缺点,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描述工作流建模过程,加速开发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程定义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1].邢德君.云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3

[2].魏家瑞,刘利民,赵永红.基于UML的可视化工作流过程模型定义工具的研究与实现[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龚晓庆,刘锋,葛玮,郝克刚.基于复用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PDTBR[J].计算机应用.2009

[4].孟蓉霞,邵伟民,熊继林.可视化网格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

[5].曹宝香,李天盟,王廷蔚.PDM中工作流的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6

[6].黄园媛,高春鸣.基于活动网络图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7].冯斯毅.基于BPEL4WS的工作流可视化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

[8].熊劲磊.图形化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

[9].刘峰.工作流过程定义中复用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5

[10].王璐娟,李仁旺,朱泽飞,刘磊.基于ARIS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具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4

标签:;  ;  ;  ;  

过程定义工具论文-邢德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