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决策论文-李洪利

调配决策论文-李洪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配决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资源,调配决策,通用软件,系统设计

调配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利[1](2019)在《辽宁省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定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是服务于流域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叁条红线"管理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文章对辽宁省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如何在国家水资源调度通用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流域实际工程需求,开展流域水资源调度模型与系统定制、模型集成与应用系统二次开发的工作,以建成满足辽宁省水资源调度需求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实现定量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辽宁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首绪,贺争[2](2019)在《模糊供求条件下高速公路大标段建设项目地材调配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速公路大标段项目地材调配中周期内供求量不确定、供应点分散、需求点多和调配时间受约束的问题,实现高效率调配,在叁级网络结构下建立了以运输总时间、总成本和需求满足率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最可能值法确定了模糊数的权重和置信水平,用平均权重法对模糊数进行了去模糊化。对运输时间和成本动态赋权,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后以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项目为背景设计仿真算例,并用LINGO软件求解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充分考虑地材供求不平衡的两种关系,为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濮居一[3](2019)在《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和运营背景下,面对突发性交通事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急救援资源调配逐步呈现网络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从资源空间布置、实时派遣及过程管理的角度,系统性的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缩短救援时间是运营管理单位应急资源调配亟需解决的问题。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具有空间上的全局性和时间上的全程性。从空间资源布局的角度,应急救援资源调配是基于路网的角度进行配置和派遣;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应急救援资源调配贯穿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的全过程,内容涵盖救援设施选址、救援资源配置、救援资源派遣和救援案例检索。论文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为例,剖析了区域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流特性、交通事件特性和应急救援特性。揭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基于交通事件的响应业务流程,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决策体系框架,阐述了实现业务流程响应的具体功能。应用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体系,详细论述了其决策目标、协调组织、框架、模型、支撑体系的具体内容。建立了基于地点成本和需求不确定性的设施优化选址模型。对单目标选址模型进行适应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地点成本和工程实施可行性,建立了基于地点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通过优化保留已建救援点,既节省了救援点的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总加权救援时间和提高了备份覆盖率。将地点成本的差异性与救援需求时变特性相结合,建立了新的多目标规划选址优化模型,并应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选址结果、方案效益和算法有效性等方面的整体评估表明,该模型不仅解决了新建和保留救援点的优化组合问题,而且描述了应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机理。建立了考虑二次事故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救援时间成本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目标,考虑交通事件发生随机性和救援时间的紧迫性,约束条件中引入随机变量,将救援资源配置的目标与配置需求的随机性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随机规划模型。考虑到高速公路应急事件发生的并发性及二次交通事故的救援问题,提出面向二次交通事故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了满足路网发生二次事故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了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应急救援资源优化派遣模型。在分析传统直接考虑成本的资源派遣方法基础上,不仅考虑当前事故,而且考虑潜在事故,建立基于机会成本的应急资源派遣模型,解决多事故点对应多救援点的应急资源派遣的优化问题。反映救援路径交通拥挤对救援路径行程时间的影响,将救援车辆行程时间分为自由流行程时间与排队路段延误时间之和,通过救援路径总长度与救援车辆排队延误时间的相对关系估计排队路段延误时间。基于救援车辆的行程时间估计,构建了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模型,以充分反映交通运行状态对救援资源实时派遣决策的影响,使得救援资源派遣决策方案更具有实用性和客观性。为提升应急救援案例自动检索准确性和实用性,考虑最近相邻法未充分考虑当前事件案例与历史案例结构组成差异、特征属性权重差异、部分特征属性的模糊性等不足,将高速公路特征属性重新进行分类,并将粗糙集理论与主观法相结合确立特征属性权重,引入结构相似度解决属性缺失造成的结构差异,对模糊特征属性采用基于模糊集合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融合结构相似度、特征属性权重以及属性相似度构建整体相似度案例检索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检索适应于当前应急事件所需的救援预案。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决策需求有机集成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开展了基于GIS的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旨在从整体上提高应急救援的可靠性,促进应急救援决策的科学化和救援业务的自动化。(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9-03-05)

张卫东,曲军,史莹莹,徐晓东,何一帆[4](2018)在《电力物资信息共享及调配辅助决策平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资管理是业务集约发展的核心,物资的采购、使用、保管、调用一体化管理是企业可靠推进的保障。优秀的物资管理体系可全盘有效管理所辖物资,能快速明确企业所有物资基本信息及动向,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仅对大类物件进行分类统计,大类下的物品采用分布式管理方式独立管控,传统型的物资管理缺乏信息的动态性,并且非集中式管控模式不利于中心区域内资源共享和调用,因此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无纸化方式记录并管理电力物资信息数据,作为物资决策平台的数据基础,平台上聚集企业物资的所有静态和动态信息,实现物资的合理调配,还能对电力物资使用率、折旧率、报废率的整体预测。(本文来源于《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2-25)

傅辰涛,王宏伟[5](2018)在《飞行冲突探测与调配辅助决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行冲突探测与调配是调解军航计划与民航航路、航线潜在冲突的重要手段,调配方案的制作到实施是一套精细复杂的流程,管制员需要根据各个飞行计划以及整体任务性质,依赖一定的调配规则以及调配经验,判断与民航飞行潜在的冲突,划设合理的调配区域,保障飞行任务的正常运行;本文阐述了飞行调配系统在辅助管制员制定调配决策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分析研究了自动生成调配建议的方法,使得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制作调配方案。(本文来源于《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9)

张兆宁,刘珂璇[6](2018)在《动态容流调配及跑道配置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场跑道系统容量随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变化后的容量可能不再满足当前需求,导致空中交通拥堵及航班延误现象发生。为动态平衡机场跑道系统容流,研究了机场动态容量条件下的容流调配及跑道配置决策问题。综合考虑拥堵成本、天气及风态随机因素、队列形成的随机性和内生性,分析进离场航班队列演化过程,引入拥挤成本函数,通过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容流调配及跑道配置的动态决策模型;为了降低问题复杂度,改善算法性能,缩短计算时间,将动态规划精确算法与近似算法相结合,在算法流程中嵌入天气及风态的不确定性模型,设计了一种寻找最优近似策略的算法流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合理的计算时间内获得最优运行策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19期)

张淑文[7](2018)在《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队伍调配优化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强大破坏性、时间紧迫性、高度不确定性以及衍生和演化等特点,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以地震、巨型滑坡为代表的大规模地质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更是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急需提升对这类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和响应工作。在灾后应急救援过程中,快速有效的实现救援队伍的合理调配是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控制灾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受灾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然而,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应急物资的调度和分配问题,忽视了人的作用。事实上,在灾害救援现场,中央与和地方各级救灾指挥部会迅速组建各种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大量的救援人员涌入灾区,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配,反而会造成灾区混乱、无序的状态,想帮忙,反添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以大规模地质灾害为背景,重点研究救援队伍的调配优化决策问题。通过揭示应急救援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深入剖析和研究了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队伍调配的科学问题,为灾后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以增强和提高应对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的损失,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所得结论如下:(1)针对大规模地质灾害严重性和救援队伍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协同过滤机制来刻画救援队伍和受灾点的差异,建立了救援队伍的个性化调配模型。该模型考虑及时和高效两个目标,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合适的救援队伍调配到受灾点,较好的描述了大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决策的需要。通过协同过滤机制能有效的反应救援队伍的特征,实现救援队伍的个性化调配;另外,大规模地质灾害很容易造成灾区的路网破坏,选择直升机作为灾区的主要运输工具能有效的提高应急救援效果。(2)针对大规模地质灾害发生后面对的多个竞争性的需求,从救援队伍调配的优先级和调配的公平性两个方面来衡量调配策略的合理性,根据“责任和利益一致”原则提出了灾情优先、距离优先、兼顾灾情和距离叁种优先调配策略。结果表明采用优先调配策略比不采用优先调配策略的救援效果更好,但决策者具体选择何种优先调配策略要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该研究为平衡各个需求点之间的矛盾,公平合理的调配救援队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决策工具,能够为不同灾害情形下救援队伍调配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3)针对大规模地质灾害可能会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导致原有的应急调配计划不可行。根据灾害演化理论,建立了救援队伍多级联动响应优化模型,研究救援队伍调配过程中的多级联动响应机制,一旦次生灾害发生,模型变成一个多阶段调配问题,会更新各种资源的供求信息重新生成新的应急方案。并且模型可以扩展到灾害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多起次生灾害,实现救援队伍动态、实时调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救援队伍多级联动响应机制相比于当前研究所采取的事后处理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升应急救援的效果,实现对灾害链的实时、动态响应,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4)针对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过程中面临的出救点之间资源结构差异和受灾点之间需求冲突的矛盾,分析了联盟形成的条件和资源共享条件,基于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了救援队伍应急调配的协同多目标优化模型,即出救点以联盟的形式合作,共享出救点之间的资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救援队伍协同优化调配相比于当前研究中将出救点作为独立个体进行调配研究的情形,能够较好的实现出救点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应急救援的效果,从而解决出救点中的资源差异矛盾,增强对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响应能力。(5)针对建立的救援队伍调配优化决策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求解,结果验证了NSGA-II对于求解该类问题的有效性。为了消除算法的随机性,通过C-METRIC指标能够较好的提高算法的可靠性,以选取最优Pareto解集。结合Subtractive Clutering和Fuzzy Logic,提出的混合优选方法,能够在保证Pareto前端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从Pareto解集中选取一个最佳折衷解,直接辅助管理者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该方法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最终解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大规模地质灾害背景下解决救援队伍调配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创新点有:(1)研究了救援队伍最优调配策略的选择,为解决大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决策者快速确定资源调配的优先级以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2)提出了灾害链情形下救援队伍的多级联动响应机制,为应对次生灾害不确定性和动态更新条件下救援队伍的实时调配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建立了基于资源共享的救援队伍协同优化模型,为化解大规模地质灾后面临的资源差异和需求冲突矛盾提供了一种处理手段。研究成果为灾后应急救援决策这一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提升应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蒋明鹏,谢鹏[8](2017)在《基于专家系统的飞行流量调配决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民航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长,民航航班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空中交通拥挤,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应运而生。通过对飞行流量调配技术的分析研究,针对飞行流量调配的影响因素众多、调配方式复杂等特点,文章引入专家系统,建立合理完善的飞行流量调配规则库,利用知识库和推理机以解决飞行流量调配的智能辅助决策问题,加快了民航空管系统的飞行流量调配速度,改善了飞行流量调配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航班的运行成本,增加了空域利用率。(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许波刘,董增川,洪娴,李大勇,张翔宇[9](2017)在《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管理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开发了基于Oracle 10g的数据库。按照各个模块的模型库对数据属性的不同需求将数据库进行分类化开发。按照决策支持系统对数据库的要求将总体结构分层。针对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开发了联动管理与接口技术、基于角色的多用户模式,引入了包括视图与数据备份的安全机制。应用表明,本数据库读写效率高,安全性好,方便管理,满足了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与操作要求,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邱俊楠,李树元,王宏伟[10](2017)在《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严峻形势,为全面调度和优化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以多目标水资源规划配置模型为基础,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辅助流域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调配决策。分别从系统体系结构、数据流程、核心模型及系统开发方面,介绍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作为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统一平台,服务于流域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叁条红线"管理,并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海河水利》期刊2017年02期)

调配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高速公路大标段项目地材调配中周期内供求量不确定、供应点分散、需求点多和调配时间受约束的问题,实现高效率调配,在叁级网络结构下建立了以运输总时间、总成本和需求满足率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最可能值法确定了模糊数的权重和置信水平,用平均权重法对模糊数进行了去模糊化。对运输时间和成本动态赋权,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后以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项目为背景设计仿真算例,并用LINGO软件求解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充分考虑地材供求不平衡的两种关系,为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配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利.辽宁省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定制与开发[J].水利发展研究.2019

[2].王首绪,贺争.模糊供求条件下高速公路大标段建设项目地材调配决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濮居一.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9

[4].张卫东,曲军,史莹莹,徐晓东,何一帆.电力物资信息共享及调配辅助决策平台设计[C].2018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8

[5].傅辰涛,王宏伟.飞行冲突探测与调配辅助决策过程研究[C].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6].张兆宁,刘珂璇.动态容流调配及跑道配置决策模型[J].中国科技论文.2018

[7].张淑文.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队伍调配优化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8].蒋明鹏,谢鹏.基于专家系统的飞行流量调配决策技术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7

[9].许波刘,董增川,洪娴,李大勇,张翔宇.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开发[J].水电能源科学.2017

[10].邱俊楠,李树元,王宏伟.海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简介[J].海河水利.2017

标签:;  ;  ;  ;  

调配决策论文-李洪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