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卫生指数论文-谢露璐

水质卫生指数论文-谢露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质卫生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质卫生指数,评价,禾塘水源水质

水质卫生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谢露璐[1](2010)在《运用水质卫生指数评价禾塘水源水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源水质的评价方法很多,近年来国外陆续发表过一些计算水质指数的方法,我国也曾试用水质指数进行过有关水源污染状况评价。运用水质卫生指数法对水源水质进行评价,能较客观地判定水质的级别与优劣,可操作性强,在保证水源卫生质量的工作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文章运用该法对禾塘水源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轻工业》期刊2010年06期)

缪永东[2](2006)在《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在农村改水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科学的指导农村选择、评价居民生活饮用水源,给农村改水提供可行性的依据。方法在对全县范围农村饮用水普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地理类型的114个水源质量进行了参数检验,并应用国内外目前较为新颖先进的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中不同地理类型的塘水、河水、井水、水库水等33个水源及2个水厂出厂水中的18个参数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无论是山区、丘陵和圩区,各类水源毒理学指标基本安全。在以国家发布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准则》为标准对水质的18个参数进行综合分级评价,5级水占15.5%,4级水占75.5%,3级水占9.10%。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5级水消失,4级水下降为3.03%,而3级水上升为87.87%,2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的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单项指标对水质分级影响程度较大。结论应用目前较为先进新颖的水质卫生综合指数(KI)评价方法来判断农村生活饮用水源质量的级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期刊2006年11期)

孙振国,朱祥荣[3](2002)在《水质卫生指数在深井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 ,对水源水质的评价方法很多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水质卫生指数法(1) 是一种较为简捷有效的方法。近年来 ,我们运用该方法对靖江市部分深井水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1 内容与方法监测对象与项目 对叁家乡镇水厂 (惠丰、百乐、城南 ) ,两家自备供水单(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02年02期)

张显军,候成强,于广才[4](1998)在《运用水质卫生指数对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枣庄市城市集中式供水与大型厂家自备水源水质的卫生现状,我们于1997年对上述两种供水类型的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为今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点的选择 市区范围的6个大型厂家自备水源,其各自供水的居民区各设1点(共6个点).集中式供水,7处水厂供水的居民区各设1点(并7个点).(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期刊1998年04期)

刘智,保刘杰[5](1997)在《试用水质卫生指数评价集中式供水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水质卫生指数应用实例,认为此指数对集中式供水可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可行的水质系统评价模式。(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甘日华,魏杨红[6](1991)在《水质卫生指数的计算及评价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卫生指数把水质各指标水体负荷与体内负荷及生物效应联系起来,计算出其水质分指数(KI),分指数的最大值(Kimax)、均值(X)、标准差的延伸值(S)的权重值之和,就是水质卫生指数的综合指数(KI)〔KI=0.8×Kimax+0.2×(X+S)〕。它不但能够分辨水质的优劣,对不同时、空的水质进行比较,而且能定出水质的安全程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卫生防疫》期刊1991年04期)

水质卫生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科学的指导农村选择、评价居民生活饮用水源,给农村改水提供可行性的依据。方法在对全县范围农村饮用水普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地理类型的114个水源质量进行了参数检验,并应用国内外目前较为新颖先进的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中不同地理类型的塘水、河水、井水、水库水等33个水源及2个水厂出厂水中的18个参数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无论是山区、丘陵和圩区,各类水源毒理学指标基本安全。在以国家发布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准则》为标准对水质的18个参数进行综合分级评价,5级水占15.5%,4级水占75.5%,3级水占9.10%。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5级水消失,4级水下降为3.03%,而3级水上升为87.87%,2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的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单项指标对水质分级影响程度较大。结论应用目前较为先进新颖的水质卫生综合指数(KI)评价方法来判断农村生活饮用水源质量的级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质卫生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谢露璐.运用水质卫生指数评价禾塘水源水质[J].广西轻工业.2010

[2].缪永东.水质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在农村改水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

[3].孙振国,朱祥荣.水质卫生指数在深井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2

[4].张显军,候成强,于广才.运用水质卫生指数对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评价[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

[5].刘智,保刘杰.试用水质卫生指数评价集中式供水系统[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7

[6].甘日华,魏杨红.水质卫生指数的计算及评价初探[J].广东卫生防疫.1991

标签:;  ;  ;  

水质卫生指数论文-谢露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