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周围池论文-赵自育,汝觅禄

中脑周围池论文-赵自育,汝觅禄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脑周围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损伤,中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磁共振成像

中脑周围池论文文献综述

赵自育,汝觅禄[1](2013)在《创伤性中脑周围池出血早期MRI检查对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伤后急诊CT仅表现为中脑周围池出血的病例早期(<72 h)MRI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脑干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用以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外伤后急诊CT显示中脑周围池出血的病例,63例于早期行MRI检查,对相关病例6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GOS评价预后情况,从而得出早期MRI表现与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将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与CT及MRI结果进行对照,47例(74.6%)MRI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干组织损伤,其中GCS评分越低、弥漫性脑肿胀、中脑周围池变窄等情况越严重,预后越差;13例(19.0%)MRI表现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发现明显脑干部位异常,预后相对较好。结论本组结果提示早期CT显示外伤性中脑周围池出血与原发性脑干损伤有高度相关性,而早期的MRI检查可以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麦麦提力·米吉提[2](2008)在《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我科连续收治的37例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出院时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同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37例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患者均无意识障碍,Hunt - Hess分级Ⅰ~Ⅱ级。37例PNSH患者均有头痛,呕吐3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6例,轻微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为优。37例PNSH患者的随访期为4—72月,平均随访40月。37例PNSH患者均无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一般对症治疗,远期生活质量很高。结论:PNSH患者临床表现平稳,影像学特点独特,康复期短,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正确认识,诊断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DSA)及不必要的开颅探查。(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麦麦提力,汪永新,买买提力,党木仁加甫,鲍遇海[3](2007)在《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出血-预后良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类型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病率约为6/10万人年,其主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然而在临床上约有15%(5%~28%)的患者在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后未能发现出血原因。这种脑血管造影阴性表现很可能是由于动脉瘤被血栓栓塞,动静脉畸形被出血所掩盖,完全破裂, 微动脉瘤体积过小,隐性动脉瘤或供瘤动脉痉挛而使动脉瘤不能显影所致。随后临床上越来越注意到,约21%~68%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 SHA 主要发生在中脑周围,即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其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04-01)

毕东祥,赵永春[4](2004)在《CT上脑干及中脑周围池改变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 ,手术前较为准确地判断伤情及预后对抢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探讨CT脑扫描在伤情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 ,我们对本院曾经手术治疗且备有CT片可查的 2 6 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按照Hon Man Liu提出(本文来源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陈健,谭天侠[5](2003)在《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首次检查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要诊断的 119例病人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有相关性。结论 :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是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3年10期)

李春国[6](2000)在《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脑内血肿的预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科1992年5月~1998年12月收治的首次CT检查以脑内血肿为主要诊断的204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中脑周围池形态变化与脑内血肿预后的关系,发现其记分越高,预后越差,经统(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00年06期)

李春国[7](2000)在《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脑内血肿的预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中脑周围池( 环池、四迭体池) 形态改变与脑内血肿的预后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首次CT 检查以脑内血肿为主要诊断的204 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将中脑周围池形态的改变按Artru[1] 标准评分, 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中脑周围池形态的改变与脑内血肿预后显着相关, P< 0 .01 , 即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记分越高,预后愈差。结论: 中脑周围池形态学变化的跟踪观察是判断治疗效果及估价预后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0年01期)

张爱军,姜勇,胡爱华[8](1998)在《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形态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首次CT检查以脑挫裂伤为主要诊断的10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的改变按lius六级分级法进行改良并分组计分,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统计分析发现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显著相关,χ2=30.456,P<0.01,即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改变的分级记分越高,预后愈差。结论: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变化的跟踪观察是判断治疗效果及估价预后的更好指标。并提出了对lius分级进行改良的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医学》期刊1998年06期)

张爱军,姜勇,胡爱华,高军,韩德坦[9](1998)在《脑挫裂伤时中脑及其周围池的CT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科1995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以脑挫伤为主要诊断的102例病人的首次CT资料进行研究,观察中脑及其周围池形态变化与脑挫裂伤预后的关系,发现其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分级标准:结合Lius六级分类法[...(本文来源于《中华创伤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中脑周围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我科连续收治的37例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出院时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同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37例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 )患者均无意识障碍,Hunt - Hess分级Ⅰ~Ⅱ级。37例PNSH患者均有头痛,呕吐3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6例,轻微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为优。37例PNSH患者的随访期为4—72月,平均随访40月。37例PNSH患者均无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一般对症治疗,远期生活质量很高。结论:PNSH患者临床表现平稳,影像学特点独特,康复期短,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正确认识,诊断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DSA)及不必要的开颅探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脑周围池论文参考文献

[1].赵自育,汝觅禄.创伤性中脑周围池出血早期MRI检查对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

[2].麦麦提力·米吉提.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

[3].麦麦提力,汪永新,买买提力,党木仁加甫,鲍遇海.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出血-预后良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类型综述[C].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2007

[4].毕东祥,赵永春.CT上脑干及中脑周围池改变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

[5].陈健,谭天侠.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

[6].李春国.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脑内血肿的预后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

[7].李春国.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脑内血肿的预后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

[8].张爱军,姜勇,胡爱华.中脑及其周围池的形态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1998

[9].张爱军,姜勇,胡爱华,高军,韩德坦.脑挫裂伤时中脑及其周围池的CT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创伤杂志.1998

标签:;  ;  ;  ;  

中脑周围池论文-赵自育,汝觅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