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周蓓蓓,闫敢,李明,李海,张智弘

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周蓓蓓,闫敢,李明,李海,张智弘

导读:本文包含了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组化,诊断,鉴别诊断

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周蓓蓓,闫敢,李明,李海,张智弘[1](2019)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BPDC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38岁和71岁。前者就诊时全身多发性皮肤病损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表面呈淡红色至紫红色的斑疹、斑块和皮下结节;另1例无皮肤病损,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组织形态学显示,真皮和皮下及淋巴结内可见小~中等大小幼稚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化:前者肿瘤细胞CD123、CD4、CD56、CD43和TdT(+);后者肿瘤细胞CD123、CD4和CD43(+),CD56和TdT(-)。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常见皮肤累及,其次为骨髓、外周血以及淋巴结。该病预后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相鉴别。(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2](2019)在《人结直肠癌和肿瘤引流淋巴结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慧[3](2019)在《烟草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对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及红霉素干预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吸烟者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和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吸烟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和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的诱导痰和外周血。同期收集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16例及肺功能正常的非吸烟者16例的诱导痰和外周血。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诱导痰NETs的形成。Picogreen荧光定量法检测各组诱导痰中NET-DNA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mDCs活化程度的表型特征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比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NETs水平与年龄、吸烟指数、体重指数、肺功能等进行相关性评价。最后对痰NET-DNA的水平和外周血m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6的表达,和辅助性T细胞中Th1和Th17的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和肺功能正常非吸烟者相比,COPD患者诱导痰中的NET-DNA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但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相比,二者诱导痰中NET-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COPD患者外周血CD40~+mDCs和CD86~+mDCs和外周血Th1、Th17的比例均较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升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肺功能正常者中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外周血CD86~+mDCs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外周血CD40~+mDCs和外周血Th1、Th17的比例无明显差异。(3)COPD患者痰NETs水平与FEV_1/预计值呈负相关,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与年龄、吸烟指数、体重指数无关。(4)COPD患者痰NETs水平与外周血mDCs的CD40和外周血Th1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CD86和Th17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痰中的NETs水平显着增高并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价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之一。COPD患者树突状细胞活化和Th1细胞反应可能与痰NETs的升高有关。吸烟状态下气道中NETs的量可能反映了个体对COPD疾病的易感性。第二部分 烟雾提取物诱导的NETs活化树突状细胞并影响Th1和Th17分化的细胞实验目的:探讨烟草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对髓样树突状细胞活化作用,观察NETs通过树突状细胞对Th1和Th17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者静脉血中的PBMCs,用贴壁法得到单核细胞,用1000U/ml GM-CSF和500U/ml IL-4诱导6天得到人单核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s)。用Histopaque 1119+Percoll法分离COPD患者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用CSE诱导中性粒细胞生成NETs,并用AluI酶切法分离NETs。用以上分离提取的NETs刺激MoDCs并继续培养15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NETs刺激结束后MoDCs上共刺激分子CD40、CD86和HLA-DR的表达情况,并与未经NETs刺激的MoDCs的以上指标进行对比;ELISA检测各组MoDCs上清中的IL-1β、IL-12、和TNF-α浓度。免疫磁珠法分离健康者PBMCs中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与经NETs刺激的MoDCs进行共培养4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初始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Th1和Th17的比例。结果:(1)经过CSE诱导的NETs刺激的Mo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6和HLA-DR均较未予NETs刺激的MoDCs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过CSE诱导的NETs刺激的MoDCs上清中IL-1β、IL-12、和TNF-α的浓度均较单纯MoDCs培养孔上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初始CD4~+T淋巴细胞与MoDCs共培养4天,与对照组相比,经NETs刺激的MoDCs与初始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Th1和Th17的比例增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E诱导的NETs可促进MoDCs产生IL-1β、IL-12、和TNF-α,并促进MoDCs的成熟和活化。经过NETs活化后的MoDCs可促进初始CD4~+T淋巴细胞向Th1和Th17分化。第叁部分 红霉素抑制烟草烟雾提取物诱导中性粒细胞诱捕网生成的作用和机制探讨目的:探讨红霉素抑制烟草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抽取1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脉血,用Histopaque 1119+Percoll法分离提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抑制剂二亚苯基碘(DPI)或红霉素(终浓度10μg/ml)对中性粒细胞进行预孵育30min处理,随后加入CSE刺激4小时诱导NETs生成。实验中设置CSE单纯刺激孔、CSE+红霉素干预孔、CSE+DPI干预孔、单纯红霉素孔、单纯DPI孔和培养基空白对照孔。荧光法观察各孔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用Picogreen法观察各孔细胞上清NET-DNA的水平,用蛋白酶底物显色法及ELISA检测各组中NETs相关的中性粒弹性蛋白酶(N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另外抽取6例COPD患者静脉血,相同方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加入DPI或红霉素(终浓度10μg/ml)进行预孵育30min处理,加入CSE刺激1小时后收取中性粒细胞进行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标记30min,随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DCFH-DA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即代表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1)与培养基空白对照相比,CSE单纯刺激孔产生更多的NET-DNA,同时NETs相关的NE和MPO的浓度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CSE+DPI干预孔的NET-DNA较CSE单纯刺激孔的NET-DNA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DPI可以抑制CSE刺激诱导的NETs。(3)CSE+红霉素干预孔的NET-DNA较CSE单纯刺激孔的NET-DNA减少,同时CSE+红霉素干预孔的NETs相关NE和MPO的浓度较CSE单纯刺激孔减少,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CSE+DPI干预孔的中性粒细胞的DCFH-DA的MFI较CSE单纯刺激孔的MFI减低;CSE+红霉素干预孔的中性粒细胞的MFI也较CSE单纯刺激孔的MFI减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DPI及红霉素均可以抑制CSE刺激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ROS。结论:CSE刺激下产生NADPH依赖的活性氧(ROS)反应可能是烟草烟雾暴露诱导NETs生成的机制之一。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NADPH氧化酶依赖的ROS反应从而减少NETs的产生。红霉素亦可能通过抑制NE和MPO减少NETs形成。第四部分 红霉素抑制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及树突状细胞活化对烟草相关肺部炎症的影响目的:探讨红霉素抑制小鼠体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及树突状细胞活化及对烟草相关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领取30只野生型雄性C57BL/6J小鼠(鼠龄6-8周),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小鼠分为烟草烟雾暴露组(CS)、烟草烟雾暴露下红霉素干预组(EM)和空气暴露对照组(Air)。CS组和EM组给予烟草烟雾暴露24周。其中,EM组从第12周末开始给予红霉素(100mg/kg/d)灌胃处理,至24周结束。Air组给予空气伪暴露24周。第24周末,将各组小鼠处死。留取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用Picogreen法检测各组BALF中的NET-DNA水平,并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NETs相关成分NE、MPO、组蛋白3和瓜氨酸化的组蛋白3(CITH3)的浓度。各组小鼠左肺上叶经固定、包埋、切片后行病理HE染色并计算平均内衬间隔(MLI)。各组小鼠的脾脏和肺脏制备单细胞悬液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上CD40和CD86的表达,以及脾肺中Th1、Th17比例。结果:(1)与Air组相比,CS组小鼠BALF中的NETs水平、游离NE、MPO、Histone 3和CITH3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CS组相比,EM组小鼠BALF中的NETs水平、游离NE、MPO和Histone 3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2)与Air组相比,CS组小鼠肺部mDCs的共刺激分子CD40和CD86升高,肺部和脾脏Th1和Th17比例升高;与CS组相比,EM组小鼠肺部mDCs的共刺激分子CD40和CD86降低,肺部和脾脏Th1和Th17比例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CS组的MLI较Air组升高,而EM组的MLI较CS组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LI与NETs水平、m DCs上CD40和CD86的表达、Th1和Th17比例均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烟草暴露下小鼠气道内的NETs水平与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和Th1和Th17细胞反应成正相关。红霉素干预可减少小鼠气道内NETs,同时减轻获得性免疫反应。红霉素可能通过减少NETs的产生从而对树突状细胞活化产生一定负向调控作用从而减轻烟草相关肺部炎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郑善翠,王楷文,刘磊,邓志勇,陈芳[4](2019)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检测与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唇腺组织炎性破坏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市昆山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pSS的患者唇腺组织39例作为研究组,不符合干燥综合征诊断的口干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2组唇腺组织中pDC及T淋巴细胞相关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定量法计数pDC及IFN-γ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pDC及IFN-γ表达的差异,采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分析其与淋巴细胞灶指数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SS患者唇腺组织中可见大量pDC细胞浸润,研究组pDC计数为103(76,203)个/高倍视野,对照组为46(39,50)个/高倍视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602,P <0.001);IFN-γ可见异常高表达,研究组IFN-γ计数为174(137,214)个/高倍视野,对照组为116(112,120)个/高倍视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83,P <0.001);pDC计数与淋巴细胞灶指数呈正相关(r=0.810,P <0.001),与IFN-γ呈正相关(r=0.894,P <0.001),与pSS疾病活动指标(免疫球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和ESSDAI评分等)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pSS患者唇腺组织大量的pDC浸润及淋巴细胞因子的异常高表达均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且pDC可能通过激活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相关细胞因子参与唇腺组织局部炎性破坏,故检测唇腺组织中pDC可能有助于pSS的临床病理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6期)

夏训明[5](2019)在《FDA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erzs)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肿瘤(BPDCN)美国FDA于2018年12月21日批准Stemline治疗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的一种新药物Elzonris(tagraxofusp-erzs)用于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适用于成人及年龄在2岁以上的儿童患者。BPDCN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侵袭性骨髓及血液疾病,可影响人(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燕飞,汤永志,朱坚胜,朱敏,陈华忠[6](2019)在《HBe 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Be 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mDC;加入HBe Ag体外刺激,经脂多糖(LPS)刺激获得成熟mD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MTS法检测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培养至第9天,HBe Ag刺激组TLR4、NF-κB相对表达量为0.12±0.01、0.75±0.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7±0.03、1.20±0.13(均P<0.05)。在DC/淋巴细胞比例为1∶5、1∶10、1∶20的反应中,HBe Ag刺激组刺激指数为2.93±0.05、2.56±0.19、1.44±0.0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83±0.05、3.57±0.35、2.13±0.11(均P<0.05)。结论 HBe Ag抑制mDC TLR4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减弱m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继云,哈利,杨今言,赵旌,李文艳[7](2018)在《新疆维吾尔族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新疆维吾尔族SLE患者外周血pDC的变化,探讨其在维吾尔族SLE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C水平,ELISA检测血清IFN-α、IL-23浓度。研究发现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SLE活动组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其pDC水平与SLE活动性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呈负相关;SLE患者血清IFN-α、IL-23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浓度与pDC水平呈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维吾尔族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着降低,并且与病情活动度相关,其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引发机体的免疫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免疫学》期刊2018年06期)

周巍,王丁丁,李旭,唐华[8](2018)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中抑制Th1型细胞因子风暴》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因子风暴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严重危害性,但其调控机制不清楚。刚地弓形虫感染导致的组织病理损伤是由生产过剩的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pDCs可以通过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影响感染状态下的细胞因子环境,但是pDCs在弓形虫感染引起的Th1型细胞因子风暴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我们使用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感染白喉毒素诱导敲除pDCs(BDCA2-DTR)的小鼠来检测pDCs的作用,结果发现,弓形虫感染引起对照组小鼠脾脏的pDCs细胞数目显着性减少,pDCs缺失组小鼠对弓形虫的易感性显着性增加,血清中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性增加,但是IL-12显着性减少。此外,pDCs的缺失增加了感染状态下CD4~+T细胞分泌IFN-γ,但是不影响CD8+T和NK细胞分泌IFN-γ。这些结果表明,在弓形虫感染引起的炎症中,pDCs对感染引起的Th1过度活化发挥负向调控作用,pDCs可以通过调控CD4+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对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组织免疫病理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期刊2018-11-07)

刘梦洁,王涛,李柏青,谢长好,唐洁[9](20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Toll样受体7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SLE病人52例(SLE组)和正常健康人28名(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LR7+的pDC细胞在各组中的比例。结果:SLE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pDC相对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SLE组和正常对照组髓样树突状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SLE病人外周血pDC水平显着低于非感染组(P<0.01),初发组SLE病人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水平低于复发组(P<0.05),pDC水平与外周血CRP呈负相关关系(P<0.05)。SLE病人外周血PBMC内pDC中TLR7+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系统受累组pDC内TLR7+细胞比例高于无血液系统受累组(P<0.05)。TLR7+pDC细胞比例在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7+pDC细胞比例和蛋白尿分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SLE病人外周血TLR7+的pDC细胞比例显着升高,且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倩倩,王蕾[10](2018)在《无皮肤表现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报告及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侵袭性恶性肿瘤,常见伴发皮肤病变及迅速进展为骨髓受累。老年患者多见。目前大多数报道的BPDCN病例有皮损,没有皮肤病变的病例仅占3%。本研究报道了一例62岁男性在明显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白细胞增多、贫血,但无皮肤病变。骨髓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细胞异常增生。骨髓病理免疫组化染色CD4、CD56和CD123均为阳性。患者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甲基泼尼松龙)化疗,护理要点包括:常规护理(休息、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在成分输血,CHOP方案化疗的前提下,加强病情观察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25期)

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周蓓蓓,闫敢,李明,李海,张智弘.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2].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人结直肠癌和肿瘤引流淋巴结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张慧.烟草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对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及红霉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4].郑善翠,王楷文,刘磊,邓志勇,陈芳.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

[5].夏训明.FDA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erzs)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

[6].燕飞,汤永志,朱坚胜,朱敏,陈华忠.HBeAg对髓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9

[7].张继云,哈利,杨今言,赵旌,李文艳.新疆维吾尔族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免疫学.2018

[8].周巍,王丁丁,李旭,唐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中抑制Th1型细胞因子风暴[C].第十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2018

[9].刘梦洁,王涛,李柏青,谢长好,唐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Toll样受体7的表达及其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

[10].王倩倩,王蕾.无皮肤表现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报告及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8

标签:;  ;  ;  ;  

髓样树突状细胞论文-周蓓蓓,闫敢,李明,李海,张智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