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规则论文-王宏智,高学东,赖媛媛

简约规则论文-王宏智,高学东,赖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简约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运规则,灰色系统,粗糙集,知识约简

简约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智,高学东,赖媛媛[1](2017)在《基于灰粗集属性知识简约算法的海运规则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运市场运营规则能够帮助海运企业找到盈利增长点,针对海运市场营运规则难于被发现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和粗糙集理论进行融合,针对知识约简中分辨函数范式转化过程中的逻辑推演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粗集融合属性的改进约简算法,选取200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典型年份作为样本年份,应用灰色系统、粗糙集和基于灰粗集知识约简算法分别进行海运市场盈运规则发现实证分析,通过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时效性,同时发掘出了当前海运市场的船型、货品、航线、运价、运力间的营运管理规则。(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7年01期)

乔峥,刘颖,赵珺,王伟,郭戈[2](2015)在《基于子集融合与规则简约的磨矿过程模糊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选矿厂磨矿生产过程的模糊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融合和规则简约的模糊建模方法.该方法针对基于数据建立的磨矿过程Takagi-Sugeno模型,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同一变量下的隶属度函数参数进行聚类,得到对不同工况具有代表性的融合后的隶属度函数,来降低过度拟合的影响.此外,本文根据规则库中的规则权值,对前件相同的冗余规则进行约简,形成最终的离线模糊规则库,有效提高了规则库的泛化能力.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经典数据与实际工业数据进行了实验论证,从精度和泛化能力上体现了本文方法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5年06期)

艾佳慧[3](2013)在《简约规则抑或复杂规则——婚姻法解释叁之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法解释叁中体现了分别财产制立法倾向的第7条和第10条一直是学界和舆论热议和批评的焦点。以一种面向未来的简约规则的法理学视野和整体制度观,在司法不被信任且执行有相当难度的当下中国,与更可能制造夫妻间不信任、增大法官事实裁量权的分别财产制相比,夫妻共同财产制可能是一个更能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且更能促进家庭安全和婚姻稳定的简约规则。基于此,中国婚姻法正在发生的从家产制——夫妻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的这种制度变迁,虽然回应了市场经济内含的个体化倾向且有助于法官简化判案,但因其有碍于婚姻法保护家庭目标的实现,因此既不能保证事后的个案公平又不能实现事前的、整体的、长期的制度效率。(本文来源于《法律和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何丽萍,韩景泉[4](2012)在《从词组结构规则到裸词组结构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的简约主义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组结构理论是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生成语法理论几经发展,词组结构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理论初期的词组结构规则发展到最简方案时期的裸词组结构,从规模庞大的句子生成规则系统到强概括力和生成力的二分叉结构,这是生成语法理论对简约主义不懈追求的体现。同时,其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也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陆铭,康雨洁,俞能海[5](2012)在《简约语法规则和最大熵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实体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多半采用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办法,但是这些方法有的没有考虑全局信息,有的没有解决好统计模型的时间复杂性问题.提出一个简约语法规则和最大熵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简约语法规则与最大熵模型级联,首先使用简约语法规则模型进行识别,降低了使用复杂语法规则的时间复杂度,并把它的输出进行部分匹配,很好的弥补了由于简约语法规则带来的召回率偏低的问题,然后将得到的中间结果作为输入传递给最大熵模型,再由最大熵模型进行识别,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UC-7的命名实体识别评测中,系统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达到了94%,91%和92.48%,与已有的系统相比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2年03期)

王智君[6](2009)在《粗糙集规则简约的方法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分析和知识获取能力,运用粗糙集理论对知识进行浓缩和筛选,略去不必要的属性,简化数据,给出规则提取的具体算法,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通过对七段数码管识别规则的简化,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表明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模式识别规则的简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应用》期刊2009年05期)

周佳[7](2008)在《在法律简约中寻找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法律规则也在不断细化,它试图覆盖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复杂规则可能并没有为人们带来绝对的便利。本文根据美国着名法学家Epstein教授的《简约法律的力量》一书,从政府管制成本和个人激励效果之间的平衡入手,详细论述了简约规则的内涵、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借鉴意义。Epstein教授实际上是站在法律经济学的角度上来分析以上概念的。他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最大化地整合社会资源以实现其最佳的效用。Epstein教授在完成这一目标的时候,以自然法思想为依托,对于那些由人类的理性、习惯所发展出来的规则给予重新关注。正是这些私人所具有的普遍的“内在偏好”,促使我们从另一个路径——即满足政府管制成本和激励效果的动态平衡的简约规则入手,以此实现人们所期待的法律的价值。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Epstein教授的简约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文叁万余字,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说明何为简约规则,对其内涵和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面对复杂的世界,法律期待实现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本文首先回答的问题。无论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各种法律规范层出不穷,它们事无巨细地规范着我们的生活。立法者们的这番努力,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想通过细化规则,以此在每一个个案中去实现正义。然而这些复杂的规范却往往把我们的生活领到了一个更加繁琐的境地。人们希望最大化地实现个人利益的“自然理性”在繁琐的规则面前受到重重阻碍。政府在一些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实现私人自治的情况下设了规、立了法,结果反而破坏了人们行动的热情,干扰了激励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加期待处于一种能够自由选择和充分表达个人诉求的环境之中。人们更多地希望政府的管制成本能够用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在此基础上来充分满足人们对正义的追求。然而,如何在维持良好秩序的前提下控制政府管制成本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接下来进入到对法律简约的论述。规则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最后发展成为法律的过程。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一项规则是如此贴近、符合习惯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更易于接受它,因为它表达的与我们期望的一致。这种规则就是简约的。这些简约规则不用让政府耗费“脑力”去附加什么配套规则促进实施,也不用让受规则支配的人们耗费“体力”去约束他们自身的行动。这种规则的简约在于它免除了复杂规则对人们的种种约束,采用了那些从“人类理性”和习惯中发展出来的古老规则,让人们以最自然的方式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增进了社会整体的效能。简约规则得以成立,必须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条件之下。一是承认某种具有普遍性的私人偏好的必然存在。在承认这种存在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简约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文章在这里,主要把自私自利作为一种普遍性内在偏好来加以证明。二是简约规则与正义的价值追求并不冲突。在正义的实现方式上,对简约规则和复杂规则两种不同思维进行比较,能更深入地理解简约规则的内涵。第二部分分析了Epstein教授关于简约规则的内容。重点包含了以下四项规则:自治、财产权、合约规则和侵权规则。四个规则以财产权为基础。自我作主原则是确立财产权的前提,合约的规则为财产权的确立提供稳固的交易基础,而侵权规则为财产权不受侵犯提供法律保护。四个规则形成一个逻辑连贯的整体,它们的简约在于在政府管制成本和激励效果的平衡之间寻找一个可靠的平衡点,使该项规则能够最高效地发挥其价值。本文将自治和财产权合为一项加以论述。因为两者存在着连接关系,为其他几项规则设置了初始的界标。在该节中,笔者除了说明自我作主和确立财产权的重要性外,还就财产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先占制度,进行了分析。在合约规则一节中,文章主要把具体的个人在交往中“想要更多”的普遍倾向提炼出来,通过抽象的个人来认识合约自由的简约意义。在侵权规则一节中,文章对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种归责原则进行比较,运用政府管制成本和激励效果的分析手段来进行选择。每一项规则的简约来自人类习惯性的认可,来自政府管制成本的节约,来自对当事人最佳的激励效果。简约规则的关键,是政府管制成本和个人激励效果的动态平衡,它贯穿了简约规则的整个世界。也正是这一关键要素为我们开启了通向“简约规则世界”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维之窗”。因此,文章在最后一部分运用这一关键要素,立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现状,从立法和个人激励效果两个方面论证了运用简约规则思维的积极意义。当然,本文在最后结语部分也强调,这一简约规则并不一定是一劳永逸、包罗万象的解决方案。但是,这样一种简约规则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样一种思路,一方面看到政府管制成本,另一方面看到个人激励效果,在这两者的动态平衡之间找到实现简约生活的力量。(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8-04-01)

荀恒栋[8](2003)在《通俗简约的战场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的话:武装冲突法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 ”。它主要由日内瓦四公约和两项《附加议定书》构成。我国是这些条约的批准加入国,承担着在全体公民中特别是在军队中传播其内容的义务。近年来,我军部队普遍加强了武装冲突法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03-04-20)

李海涛[9](2002)在《简约IT管理IBM重新定义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IBM ■server iSeries在“e特色方案年”向用户的最新奉献,IBM于 5月 27日隆重推出 IBM ■server i890简约宝箱,它采用了IBM(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报》期刊2002-05-31)

许占元,周爱华[10](2001)在《简约规则在国有经济管理机制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约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显现 ,所谓简约规则就是简约性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中的具体体现。本文首先利用简约规则和系统复杂度对现行国有经济管理机制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然后利用简约规则设计出一种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简约的国有经济管理机制——国有资本管理机制 ,并对其基本框架、主要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证。(本文来源于《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4期)

简约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选矿厂磨矿生产过程的模糊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融合和规则简约的模糊建模方法.该方法针对基于数据建立的磨矿过程Takagi-Sugeno模型,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同一变量下的隶属度函数参数进行聚类,得到对不同工况具有代表性的融合后的隶属度函数,来降低过度拟合的影响.此外,本文根据规则库中的规则权值,对前件相同的冗余规则进行约简,形成最终的离线模糊规则库,有效提高了规则库的泛化能力.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经典数据与实际工业数据进行了实验论证,从精度和泛化能力上体现了本文方法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简约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智,高学东,赖媛媛.基于灰粗集属性知识简约算法的海运规则发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

[2].乔峥,刘颖,赵珺,王伟,郭戈.基于子集融合与规则简约的磨矿过程模糊建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

[3].艾佳慧.简约规则抑或复杂规则——婚姻法解释叁之批评[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

[4].何丽萍,韩景泉.从词组结构规则到裸词组结构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的简约主义追求[J].社会科学.2012

[5].陆铭,康雨洁,俞能海.简约语法规则和最大熵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实体识别[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

[6].王智君.粗糙集规则简约的方法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应用.2009

[7].周佳.在法律简约中寻找力量[D].西南政法大学.2008

[8].荀恒栋.通俗简约的战场规则[N].解放军报.2003

[9].李海涛.简约IT管理IBM重新定义规则[N].中国企业报.2002

[10].许占元,周爱华.简约规则在国有经济管理机制设计中的应用[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标签:;  ;  ;  ;  

简约规则论文-王宏智,高学东,赖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