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田立勇

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田立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布式,无线监测,ARM处理器,前端设备

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田立勇[1](2019)在《一种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研山铁矿生产,需要采集磁选机电流、磁场强度数据进入中控室,同时,为减少现场布线的复杂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由前端设备和接收器两大部分组成,前端设备和接收器均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前端设备可以自带电源,负责采集电流及磁场强度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无线传输,无线传输采用较低工作频率,增强信号的绕射能力和传播距离。接收器负责接收前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缓存、转换和解析,并传输给电脑。系统在工业现场进行了测试,表现良好,一方面无需布设大量的线缆,另一方面可以将其灵活的布置在需要的位置,实现了所需数据的有效监测。(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10期)

马娆,杨梓谦,彭智敏,段志刚[2](2019)在《无线分布式环境监测喷灌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喷灌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传统喷灌控制系统中的有线数据传输部分存在施工繁琐、设备后期维护成本高、传输距离受限等诸多弊病。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WIFI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以Arduino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将环境传感器、数据传输链路、喷灌控制系统连接起来,以WIFI通信方式连接各个传感器间的数据,并将数据呈现在LCD显示屏上,并通过数据激发控制核心中灌溉策略控制抽水电机工作,实现环境自发驱动的无线分布式灌溉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8期)

刘哲,苏菲,王兴振,汪培月,侯建峰[3](2019)在《基于分布式无线TEV传感器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电缆是城市输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绝缘状态关系着城市供电的可靠性。局部放电检测是识别潜在绝缘故障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电力电缆的绝缘诊断。暂态对地电压法(TEV)是一种非电接触且应用较为灵活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手段,能够有效检测电缆终端或接头的局部放电。然而,由于电缆附件监测点分布较广,时效性要求较强且电磁环境差别较大,目前的TEV带电检测应用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分析了电缆终端及接头处内部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频特性,设计了能够有效耦合暂态对地电压的电容性TEV传感单元及信号预处理电路,并基于TEV物联网传感单元,建立了分布式TEV无线传感网络。对暂态对地信号的耦合原理、信号调理和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各传感节点放电量、趋势及模式识别,实现了关联故障预警。(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17期)

钱军[4](2018)在《分布式网络多通道实时数据无线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无线监测系统中单个数据节点完整性较低,不能在适应网络多级结构分布形式变化的前提下,完成数据传输情况的实时记录;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新型分布式网络多通道实时数据无线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实时采集、JIAG无线监测电路设计,确定网络服务器在分布式串口中的连接形式,完成新型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针对监测电路模块,对多通道网络协议、节点监测主程序、无线监测上机位叁大环节进行调整,完成新型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系统的顺利运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应用新型无线监测系统后,多级网络结构分布适应性提升35%左右、单个数据节点的完整性提升20%左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9期)

刘付鹏[5](2017)在《无线分布式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工程开始实施建设,同时交通部、建设部同样出台国家或者行业规范,要求对在建桥梁和部分已交付运营的成桥增加结构安全监测系统,以保证桥梁使用安全性。其中对于悬索斜拉桥、吊杆拱桥的缆索所受荷载监测是一个关键和必要的监测项之一,可见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系统实现的现状,在对比现有监测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通过分布式网络传输、振弦传感器实现荷载感知、采集模块实现采集等问题的研究,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振弦频率信号采集的算法、数字滤波算法进行分析和推导,实现了对荷载测量的准确性。其次,系统为一种工程荷载监测系统,因此对原始数据的存储、传输的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数据传输机制、数据备份功能,以保证数据无丢失、可追溯的功能。整体监测系统最终可实现荷载感知、信号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展示分析等完整信号链获取功能,并通过无线传输、内置锂电池供电、太阳能充电等设计,实现分布式安装,大大提高了工程实施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最后,本系统在河北白鹿板山吊桥项目上得到了引用,达到了设计所期望的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30)

韩团军[6](2016)在《分布式煤炭自燃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炭自燃监测点环境恶劣和监测点分散情况,设计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煤炭自燃环境参数的无线监测系统。通过STC12LE控制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由无线模块SIM9000A通过3G网络,使用TCP/IP协议,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端,WEB前台调用指定数据库的数据并进行直观显示。(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尹相军[7](2016)在《分布式微机监测系统中无线监测模块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铁路信号设备监测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监测方案。把无线传感器智能单元放置在室内监测点附近,取代车站系统中室内采集线及室外远距离线缆,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线缆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将数据传递给站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微机监测系统不易监测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16年03期)

刘娟[8](2016)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紫外—可见光谱水质COD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强对水体环境的防治与监管已迫在眉睫。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量,作为衡量水体水质状况的最重要参数之一,是水体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因此,实现对水质COD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诚然,目前水质COD检测已拥有众多的技术原理及方法。然而,基于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光谱法的水质COD检测技术,它不仅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精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而且能够实现对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多种场景下COD参数的在线、原位测量。尤其是,它与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相结合,构建一种分布式水质COD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既能实现水质在线监控的流域全覆盖,又能满足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对水质联防联控的迫切需求。为此,本学位论文以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SZ0111)和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应用型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S14039)为依托,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微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仪器设计要求,针对水质COD实时、在线监测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与紫外-可见光谱法相融合的分布式水质COD在线监测系统,以此实现对水质COD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本学位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研制了基于UV-VIS的现场水质监测装置硬件系统。根据监测装置的功能与需求分析,遵循模块化的设计原则,选用海洋光学的PX-2型脉冲氙灯光源、USB2000+工业级光纤光谱仪和爱万提斯的浸入式光谱探头作为水质信息的光谱采集系统;结合低功耗、高性能的嵌入式ARM?CortexTM-A7双核处理器,采用双通道设计的两级放大电路来扩大通信距离,开发设计了功耗低、体积小、传输远、响应速度快的水质监测终端样机。(2)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的水质监测光谱数据压缩与恢复算法。针对水质CO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量大、存在冗余,传输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丢包等问题,采用小波变换与压缩感知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在大幅降低数据传输量时有效保留光谱特征,又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一定丢包率下(丢包率<25),仍能够高质量重构出原始光谱。(3)实现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组建与维护,并设计了数据通信协议和分布式数据库。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设备的管理,采用监测装置的自组网和心跳机制,网络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实时掌握网络中设备的运行状况。基于网络中数据的传输特点,根据分层设计的思想,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述了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确保数据高效可靠地传输。利用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原理,不仅解决了水质监测系统中数据的存放问题,而且还可通过数据库对丢失数据进行恢复。最后,测试了水质COD监测装置样机的性能和水质监测系统的各项功能,验证了该水质监测装置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性能,且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满足在线、实时监测的需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3-01)

姬海超,王晓荣,盖德成[9](2015)在《井下分布式无线应力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煤矿下现有集中式控制应力监测系统可靠性差、施工困难的问题,基于分布式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下复杂环境的分布式应力监测通信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以分布式无线Zig Bee为核心设计无线终端采集节点,实时获取井下支护设备应力。协调器节点数据通过CAN总线上传至上位机后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测试表明,系统实时性好,可靠性强,能够满足实际监测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5年09期)

于洪涛,吴迪,朱齐山,朱玉广[10](2015)在《一种基于无线透传传感网络的分布式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透传传感网络的分布式环境监测系统。设计采用1100E射频芯片作为无线收发芯片,通过在ATmega128L微处理器中编写透传算法程序,实现对各环境参数的数据透传,使用RS 232C串口与PC机进行通信,实现了对目标监测区域各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给出实验测试采集到的多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该设计可以在400 m内同时实现对254个无线节点的实时监测,测量误差约为±0.1%~±3%。(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18期)

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农业大国,喷灌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传统喷灌控制系统中的有线数据传输部分存在施工繁琐、设备后期维护成本高、传输距离受限等诸多弊病。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WIFI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以Arduino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将环境传感器、数据传输链路、喷灌控制系统连接起来,以WIFI通信方式连接各个传感器间的数据,并将数据呈现在LCD显示屏上,并通过数据激发控制核心中灌溉策略控制抽水电机工作,实现环境自发驱动的无线分布式灌溉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田立勇.一种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现代矿业.2019

[2].马娆,杨梓谦,彭智敏,段志刚.无线分布式环境监测喷灌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9

[3].刘哲,苏菲,王兴振,汪培月,侯建峰.基于分布式无线TEV传感器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监测系统[J].电测与仪表.2019

[4].钱军.分布式网络多通道实时数据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5].刘付鹏.无线分布式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系统[D].南昌大学.2017

[6].韩团军.分布式煤炭自燃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J].煤炭技术.2016

[7].尹相军.分布式微机监测系统中无线监测模块的研究与设计[J].铁道通信信号.2016

[8].刘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紫外—可见光谱水质COD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6

[9].姬海超,王晓荣,盖德成.井下分布式无线应力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5

[10].于洪涛,吴迪,朱齐山,朱玉广.一种基于无线透传传感网络的分布式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5

标签:;  ;  ;  ;  

分布式无线监测论文-田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