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熊冬金,王吴彬,赵团结,盖钧镒

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熊冬金,王吴彬,赵团结,盖钧镒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SSR,遗传多样性

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熊冬金,王吴彬,赵团结,盖钧镒[1](2014)在《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0个重要家族的遗传相似性和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10个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的179个品种为材料,选用161个均匀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采用PowerMarker Ver.3.25软件分析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相似性与特异性。结果表明,161个位点上共检测到1697个等位变异,单位点变幅为5~24个,平均10.5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549~0.937间,平均0.819;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表明,179个品种可归为6大类11小类,同一家族的品种有聚为一类的趋势。品种间亲本系数和遗传相似系数显着相关(r=0.67);山东寿张县无名地方品种(A295)、即墨油豆(A133)、滑县大绿豆(A122)和铜山天鹅蛋(A231)4个家族亲本系数和相似系数均较小,遗传基础较宽广;矮脚早(A291)、上海六月白(A201)、奉贤穗稻黄(A084)和51-83(A002)4个家族亲本系数和相似系数较大,遗传基础较狭窄,这与选择育种品种较多有关;东北白眉(A019)家族与其他家族间的亲本系数和遗传相似系数均最小。家族间特异性分析表明,东北白眉(A019)家族和其他9个家族地理距离较远,存在较多互补、特有、特缺等位变异;而III区和II区地理位置较近,种质交流较多,两区家族间特有、特缺等位点数较少,其中A002、A231和A122叁个家族无特有等位变异,A084、A201、A034和A231四个家族无特缺等位变异。本研究结果对拓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吴可菁[2](2009)在《我国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育种性状QTL关联定位及其基因型组成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23-2005年我国共育成大豆品种1300份,这是我国大豆育种最重要的核心种质资源,揭示其遗传基础可为我国未来大豆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我国黄淮和南方地区的188份大豆重要育成品种,对15个产量、品质、生育期和形态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同时利用大豆核基因组的197个SSR分子标记,检测基因组连锁不平衡情况,并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后,采用TASSEL软件提供的GLM方法对育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黄淮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群体基因组存在广泛的连锁不平衡,为得到在充分交换重组条件下的连锁不平衡位点组合,需适当提高显着水平。在P<0.001支持下,总位点组合的7.82%表现出连锁不平衡,共线性组合的7.39%呈高强度连锁,D'<0.5所延伸的最小距离为0.16cM,表明衰退较快。2.使用Structure软件分析供试材料的群体结构,将其分为7个亚群,表明该群体的异质性。与前人使用85个SSR标记检测出136个关联位点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增加标记密度至197个,检测出的关联位点随之增加到270个,近一倍,其中有6个解释率高达0.2以上的位点。提高关联分析显着水平,当P<0.005时,在保留高解释率位点同时,剔除了可能与性状伪关联的位点。3.在P<0.005显着水平下,发现有100个位点与15个性状关联,累计检测到241次(位点),其中有69次在两年均检测到,有59次在家系连锁分析(FBL)定位QTL±5cM内。发掘出产量、百粒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性状的一批优异等位变异及其典型载体材料。4.产量、百粒重、蛋白和脂肪含量的最优等位变异在南农1138-2、南农493-1、58-161、齐黄1号和徐豆1号5个家族品种中分布并不均衡,表明不同家族的遗传差异和所研究性状进一步改良的潜力。对各家族产量优异等位变异的传承分析发现,随品种拥有产量优异等位变异数的增多,产量也呈增大的趋势,根据每份材料基因型提出高产育种亲本选配和有利基因聚合的方案,为今后设计育种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23-2005年我国共育成大豆品种1300份,这是我国大豆育种最重要的核心种质资源,揭示其遗传基础可为我国未来大豆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我国黄淮和南方地区的188份大豆重要育成品种,对15个产量、品质、生育期和形态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同时利用大豆核基因组的197个SSR分子标记,检测基因组连锁不平衡情况,并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后,采用TASSEL软件提供的GLM方法对育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黄淮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群体基因组存在广泛的连锁不平衡,为得到在充分交换重组条件下的连锁不平衡位点组合,需适当提高显着水平。在P<0.001支持下,总位点组合的7.82%表现出连锁不平衡,共线性组合的7.39%呈高强度连锁,D'<0.5所延伸的最小距离为0.16cM,表明衰退较快。2.使用Structure软件分析供试材料的群体结构,将其分为7个亚群,表明该群体的异质性。与前人使用85个SSR标记检测出136个关联位点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增加标记密度至197个,检测出的关联位点随之增加到270个,近一倍,其中有6个解释率高达0.2以上的位点。提高关联分析显着水平,当P<0.005时,在保留高解释率位点同时,剔除了可能与性状伪关联的位点。3.在P<0.005显着水平下,发现有100个位点与15个性状关联,累计检测到241次(位点),其中有69次在两年均检测到,有59次在家系连锁分析(FBL)定位QTL±5cM内。发掘出产量、百粒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性状的一批优异等位变异及其典型载体材料。4.产量、百粒重、蛋白和脂肪含量的最优等位变异在南农1138-2、南农493-1、58-161、齐黄1号和徐豆1号5个家族品种中分布并不均衡,表明不同家族的遗传差异和所研究性状进一步改良的潜力。对各家族产量优异等位变异的传承分析发现,随品种拥有产量优异等位变异数的增多,产量也呈增大的趋势,根据每份材料基因型提出高产育种亲本选配和有利基因聚合的方案,为今后设计育种提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1].熊冬金,王吴彬,赵团结,盖钧镒.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0个重要家族的遗传相似性和特异性[J].作物学报.2014

[2].吴可菁.我国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育种性状QTL关联定位及其基因型组成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大豆重要育成品种论文-熊冬金,王吴彬,赵团结,盖钧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