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去除量论文-林志树,黄辉,郑生龙

材料去除量论文-林志树,黄辉,郑生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材料去除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线线锯,单片用线量,进给速比,加工质量

材料去除量论文文献综述

林志树,黄辉,郑生龙[1](2018)在《多线往复式线锯切割中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锯切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光伏和微电子行业及其他硬脆材料的切割加工,所切晶片的质量影响后续研抛等工序的加工。建立了多线线锯往复运动与进给运动的理论模型,提出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的概念,推导出多线往复线锯切割中,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随加工位置变化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单片用线量及进给速比对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的影响规律。以蓝宝石晶棒为锯切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的锯丝单片用线量以及不同进给速比条件下的锯切试验,测量了切割片的加工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线往复式切割过程中,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随加工过程有明显的变化,单片用线量及进给速比对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有明显的影响,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对线锯切割质量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3期)

李庆,薄铁柱,周东站,刘畅,蔡华[2](2017)在《双面抛光材料去除量均匀性的研究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式双面抛光运动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对光学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工件双面抛光的运动过程,建立了工件上任一点相对于抛光盘的瞬时速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定量表征方法,并优化了相关运动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太阳轮半径与齿圈半径之比大于等于0.2,齿圈与太阳轮转速比m、抛光盘与太阳轮转速比n符合方程:n=2.6848 m-0.3333时,抛光过程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最好,获得的工件抛光面型最优。(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8-27)

卢干,牛耀国[3](2014)在《数控旋转超声波铣削加工材料去除量的数学模型及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波加工适合于加工硬脆材料。该文将旋转超声加工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在超声振荡、工具旋转以及机床进给3种运动综合作用下,以硬脆材料压痕断裂理论为基础,分析材料的去除机理,建立材料去除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得出材料去除量与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4年02期)

雷洋[4](2012)在《一种微型柔性机械臂内窥式加工工具的运动姿态和材料去除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窥技术在医学上是一种先进而有效的无损或微创诊疗手段;在工业上也是一种应用极广的无损检测手段,常用于探查人造腔穴、管道、容器内壁以及各种组合体内部的结构和工况。倘若赋予内窥式工具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那么就可以在不拆解不破坏被测物的前提下,直接对其内部缺陷(如破损、裂纹、毛刺等)进行修复处理,将“检”与“修”合为一步完成,并去掉“拆”和“装”这两个费时费力的无用功环节,将无损检测与修复彻底整合起来。材料去除量是机械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打磨修复喷气式引擎涡轮叶片上的一处细裂纹为例,为确保修复后的涡轮能在高速旋转时保持平衡,须精确获知修复过程中所去除材料的质量。然而在柔性内窥式工具的工作姿态和受力均未知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地计算出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同时,柔性内窥式工具能否有效抑制材料去除过程中的有害振动也是决定它能否胜任修复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一款含有微型柔性机械臂结构的内窥式加工工具(在PENTAX ES-3801医用内窥镜基础上改造而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假想的喷气式引擎涡轮叶片裂纹修复作为内窥式(研磨)加工的主要应用场景,在深入分析柔性机械臂的机械结构和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工作姿态和加工作用力,以及加工时的动态稳定性和材料去除量的测量、估计和预测做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主要内容为:1.为获取柔性机械臂的工作姿态,研究了现有的运动姿态测量技术和系统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可见光非侵入式运动姿态实时测量系统。针对可见光中的高光干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色键过滤补偿算法以提高该系统在非理想光照条件下的测量精度。使用二维相机校准样本对该测量系统的光路误差进行了校准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在150mm见方的视场中的二维测量精度优于1mm;在同时跟踪15个运动目标时,系统的采样率可达25~30fps,达到了预期的测量需求。使用该系统测量了机械臂的运动姿态,并将测量结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参照和验证标准。2.由于受到微型柔性机械臂自身尺寸以及工作环境的限制,在内窥式加工过程中无法通过现有方法和技术对机械臂的工作姿态进行直接测量。在详细研究机械臂的结构和运动学特性对其工作姿态的影响后,建立了自由条件下和静力平衡条件下的机械臂运动姿态估计模型和作用力估计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间接测量方法,将确定机械臂运动姿态所需的十个参变量减化为两个,并通过一个LVDT位移传感器和一个微型载荷传感器测出。通过实验对模型的输出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常工作空间内,机械臂位置估计误差小于2mm,角度估计误差在±4°以内。在1~6N范围内,作用力估计误差小于0.5N。3.研究了微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再生理论和稳定性叶瓣图对内窥式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颤振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可用于在线式振动自动检测的相对能量指标R。利用该指标可以发现内窥式研磨过程中的早期振动。实验结果表明,R指标对加工过程中的振动现象有着非常高的辨识灵敏度,对于稳定工作时的加工参数变化却不敏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4.研究了柔性内窥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损耗,通过加工比能耗建立了材料去除量的分析经验估计模型。通过实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的待定系数。并通过另两组独立加工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重复性和输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输出的估计值与实际称量值的变化趋势吻合,平均相对误差约为22%。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对具有柔性机械臂结构的内窥式工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作姿态、作用力以及材料去除量进行定量估计的方法,估计结果具有合理的精度。该结果证明内窥式工具可以被应用到机械加工作业中。在突破了运动自由度耦合以及加工动力传递等技术障碍后,(柔性)内窥式工具将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无损(检测)加工手段。(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5-15)

杨炜,郭隐彪,许乔,李亚国[5](2008)在《超精抛光中边缘效应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环抛加工一般将工件整个包围在抛光盘内,加工之后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件表面,但是需耗费较多的时间,生产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借助PPS快速抛光机床,依据Preston公式,对露出抛光盘的工件部分,即对所谓的边缘效应进行研究,用新的表面模型表示非线性压强分布,合理地避开了线性模型造成的压强负值问题。并且对工件材料去除量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了新的去除模型,得出了偏心距、工件半径和抛光盘转速比值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根据此模型,选择适当的偏心距和转速比对工件进行加工,可获得较好面型。(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8年10期)

程灏波,冯云鹏,宋阜川,卞宇生,任力强[6](2008)在《基于最小材料去除量的比较球面计算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球面最接近球面的计算方法分析,构建成型设备与工件间坐标变换矩阵,借鉴并优化材料去除量最小原则,计算最接近球面与理论非球面间的偏离量,建立数学模型.针对典型的圆形口径和矩形口径同轴、离轴非球面元件的比较球面求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求解模型可有效计算同轴、离轴非球面元件的比较球面使材料去除量最小,对加工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杨卫平,徐家文[7](2007)在《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材料微小去除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抛光加工工艺的材料去除量非常微小,因此难以对该材料去除量进行精确测量。本文采用常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反映硅片抛光材料去除量的抛光深度进行了简易、快速和实用的测量,较好地解决了微小去除量的测量问题,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07年10期)

方慧,郭培基,余景池[8](2004)在《液体喷射抛光时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验为基础,研究了液体喷射抛光技术的各工艺参数,包括喷射角、工作压力、工作距离和作用时间等参量对工件材料去除的影响。获得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出了工件材料去除的规律;确定了液体喷射抛光时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液体喷射抛光时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04年04期)

材料去除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行星式双面抛光运动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对光学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工件双面抛光的运动过程,建立了工件上任一点相对于抛光盘的瞬时速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定量表征方法,并优化了相关运动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太阳轮半径与齿圈半径之比大于等于0.2,齿圈与太阳轮转速比m、抛光盘与太阳轮转速比n符合方程:n=2.6848 m-0.3333时,抛光过程的材料去除量均匀性最好,获得的工件抛光面型最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材料去除量论文参考文献

[1].林志树,黄辉,郑生龙.多线往复式线锯切割中单位长度材料去除量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8

[2].李庆,薄铁柱,周东站,刘畅,蔡华.双面抛光材料去除量均匀性的研究及优化[C].2017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7

[3].卢干,牛耀国.数控旋转超声波铣削加工材料去除量的数学模型及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4].雷洋.一种微型柔性机械臂内窥式加工工具的运动姿态和材料去除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杨炜,郭隐彪,许乔,李亚国.超精抛光中边缘效应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

[6].程灏波,冯云鹏,宋阜川,卞宇生,任力强.基于最小材料去除量的比较球面计算与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

[7].杨卫平,徐家文.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材料微小去除量[J].工具技术.2007

[8].方慧,郭培基,余景池.液体喷射抛光时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J].光学技术.2004

标签:;  ;  ;  ;  

材料去除量论文-林志树,黄辉,郑生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