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县论文-廖其刚

生态农业县论文-廖其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农业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生态化,凤冈,主攻方向

生态农业县论文文献综述

廖其刚[1](2015)在《找准着力点走生态农业县跨越发展新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省委工作会议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如何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明确了路径。就凤冈实际而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将现有生态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找准着力点,坚持“四个轮子”(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5-08-06)

邓梦雪[2](2015)在《生态农业县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我国飞速增长的经济、迅速提高的工业化水平以及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得人地关系愈发紧张,许多地方面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育,也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合理的利用土地并同时保证生态平衡也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生态的协调平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洪雅县为研究区,在实地考察与获取资料结合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对洪雅县2005-2013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洪雅县目前面临的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几个问题,并根据2013年洪雅县各乡镇数据,结合该县土地利用特点,分别建立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得到洪雅县各乡镇用地集约情况;同时针对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洪雅县2005-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及该县2013年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洪雅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协调性。通过分析发现,洪雅县的土地集约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这说明洪雅县在集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方面的因素。根据洪雅县土地集约用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协调性状况,可以看出洪雅县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土地集约利用手段单一、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保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等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0)

罗晓玲[3](2011)在《上林县发展生态农业县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林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树立“生态立县”理念,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切实加强“叁农”工作,着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提出今后五年的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努力实现(本文来源于《南宁日报》期刊2011-08-04)

黎慧波[4](2011)在《基于TOPSIS的生态农业县评价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影响生态农业县评估因素的基础上,基于TOPSIS方法给出一种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生态农业县评价方法,并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6期)

,董建华 通讯员,高万里[5](2008)在《谁破坏了黑土地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四大粮仓”之一闻名,素有“大豆之乡”美称的黑龙江省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带。作为联合国绿色食品开发区、全国生态农业县的拜泉,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在全县实施以扩大森林植被面积、防风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08-12-11)

任天志,王青立,方放,阎成,尹昌斌[6](2008)在《我国生态农业县、村、园区认证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制定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具体介绍了生态农业县的7类认证指标、19项认证依据、49个评分标准,生态农业村的8类认证指标、23个认证依据、53个评分标准和生态农业园区的8类认证指标、15个认证依据、39个评分标准,剖析了各自标准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认证标准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刘钦[7](2008)在《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必由之路。我国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经过近叁十年的理论与实践,生态农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对以县域为单位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研究较少,通过对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的研究,提出下一阶段发展策略,对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自2004年,江苏省在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基础上率先全面开展了省级生态农业县创建活动。本文实证分析了江苏省生态农业县的建设历程及现状,并结合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对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形成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促进了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改善了经济、生态、社会叁大效益,在下一阶段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中,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将具有重要作用。在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筛选出23个指标建立了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设计了好、较好、一般、差4级评级标准;选取了2003~2006年间通过验收的22个省级生态农业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分别对2003~2005年第一批通过验收的省级生态农业县的建设成效以及2004~2006年第二批通过验收的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显着,22个县生态农业建设水平均有所提高,其中生态建设成效最为显着,大部分县通过2年生态农业县建设提高了2个等级,经济建设成效其次,社会建设成效比较稳定,在2年的生态农业县建设中保持在较好的等级,变化不大。本文在对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找出22个生态农业县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并归纳分析苏南、苏中、苏北叁大区域生态农业县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针对限制因素,分别提出苏南、苏中、苏北叁大区域的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发展对策,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省角度提出推进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发展对策,从而为江苏省生态农业县下一阶段建设提供发展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范正辉,夏启英,赵婷婷[8](2008)在《泰州市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是1996年新组建的地级市,下辖兴化、姜堰、泰兴、靖江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0km2,其中耕地面积475万亩;总人口504万,其中农业人口386万。泰州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生产稻、麦、棉、油四大农作物和生猪、家禽、淡水鱼叁大养殖为主,银杏、食用菌、外贸蔬菜、特种水产品等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08年02期)

陈森发,梁雪春,王红霞[9](2008)在《生态农业县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生态农业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是重要方面;主导产业的选择则是其关键的环节。本文首先确定生态农业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然后,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体系中各准则和各指标的权重,从而排列各产业主导能力的次序,最后选定生态农业县的主导产业;多个实际案例的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为生态农业县确定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08年01期)

王瑞卿,庄新明[10](2007)在《“叁张名片”亮泗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泗水县立足山区农业县实际,注重打造生态农业品牌,精心印制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字号企业“叁张名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同比增长9%。 名片一:特色农业 该县按照“一(本文来源于《济宁日报》期刊2007-05-27)

生态农业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我国飞速增长的经济、迅速提高的工业化水平以及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得人地关系愈发紧张,许多地方面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育,也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合理的利用土地并同时保证生态平衡也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生态的协调平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洪雅县为研究区,在实地考察与获取资料结合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对洪雅县2005-2013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洪雅县目前面临的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几个问题,并根据2013年洪雅县各乡镇数据,结合该县土地利用特点,分别建立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得到洪雅县各乡镇用地集约情况;同时针对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洪雅县2005-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及该县2013年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洪雅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协调性。通过分析发现,洪雅县的土地集约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这说明洪雅县在集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方面的因素。根据洪雅县土地集约用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协调性状况,可以看出洪雅县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土地集约利用手段单一、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保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等建议和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农业县论文参考文献

[1].廖其刚.找准着力点走生态农业县跨越发展新路[N].贵州日报.2015

[2].邓梦雪.生态农业县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协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罗晓玲.上林县发展生态农业县的几点思考[N].南宁日报.2011

[4].黎慧波.基于TOPSIS的生态农业县评价方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5].,董建华 通讯员,高万里.谁破坏了黑土地生态[N].金融时报.2008

[6].任天志,王青立,方放,阎成,尹昌斌.我国生态农业县、村、园区认证标准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

[7].刘钦.江苏省生态农业县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8].范正辉,夏启英,赵婷婷.泰州市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

[9].陈森发,梁雪春,王红霞.生态农业县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科研管理.2008

[10].王瑞卿,庄新明.“叁张名片”亮泗滨[N].济宁日报.2007

标签:;  ;  ;  ;  

生态农业县论文-廖其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