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盆机制论文-任建业

成盆机制论文-任建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南海,走滑拉分作用

成盆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任建业[1](2018)在《中国近海海域新生代成盆动力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渤海湾、东海和南海等10多个新生代富油气沉积盆地,其发育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的异同需要在统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下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海域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积累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详细解释和分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叁大海域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进一步明确了渤海湾盆地斜向拉分盆地的演化阶段,证实了区域走滑断裂体系对盆地发育的重要控制作用;在东海陆架盆地划分出弧后前陆盆地的演化阶段,认识到区域挤压作用对该盆地的演化过程的重要性;在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了大型拆离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拆离盆地,提出大型拆离断层作用是地壳薄化、地幔剥露和陆缘深水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机制.研究揭示出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新生代期间在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期间分布全区的均一断陷作用之后,从晚始新世开始进入到区域构造的差异性演化阶段,其中渤海湾盆地进入斜向走滑拉分阶段,并持续到渐新世末期,随后是中新世的热沉降和上新世以来的加速沉降过程;东海陆架盆地则进入长期的弧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直到上新世开始才进入区域性的沉降过程;而南海则持续伸展形成深水拆离盆地,并最终在渐新世初期(32 Ma)发生岩石圈裂解,南海洋盆开始扩张,陆缘则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区域板块运动学分析表明,晚始新世发生的全球板块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构造的差异性演化.该事件发生之前,中国东部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构建的"双板块"动力体制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退作用导致了陆缘弧后伸展,形成了广布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系.该事件之后,中国大陆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构建的"多板块体制"之下,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转变、古南海的俯冲碰撞、菲律宾海板块的楔入及其与太平洋板块向西运移俯冲等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板块运动过程和多期次的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海域盆地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构造演化过程的差异性.海域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本文的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海域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的认识,而且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宋时雨,曹代勇,马志凯[2](2017)在《昌都盆地叁迭纪岩浆作用与成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昌都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含煤盆地,主要沉积有早石炭世马查拉组、晚二迭世妥坝组以及晚叁迭世巴贡组叁套含煤地层,其中尤以晚叁迭世巴贡组含煤地层在区内分布面积最广。但进入叁迭纪,北羌塘-昌都地体两侧的澜沧江洋盆、金沙江洋盆的相继关闭,随后的对冲作用使得昌都古生代盆地破坏改造,构成现今藏东地区的基本构造格局。成盆机制以及盆地属性与古生代盆地相比发生了彻底的(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七)——专题35: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6: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37: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期刊2017-10-15)

郑金云,庞雄,任建业,刘军,于鹏[3](2016)在《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地壳结构及其伸展薄化过程与成盆演化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的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薄化,相应的裂陷盆地结构、沉积充填、热演化史等均不同于陆架浅水区典型断陷盆地~([1-12]),对其响应关系及成因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本文以研究区大量地震资料及其与船测重磁数据的联合反演结果为基础,获得研究区较为精细的莫霍面深度和地壳厚度分布图,根据莫霍面与海地地貌的起伏、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特征,详细分析了地壳岩石(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23: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专题24: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期刊2016-10-15)

王后金,王嘹亮,冯常茂[4](2014)在《北黄海盆地的成盆动力学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中朝板块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其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陷、晚白垩世-古新世构造反转、始新世-渐新世裂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构造反转及中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5个阶段。北黄海盆地的动力学类型可定义为右行转换拉张盆地,区域性走滑运动在成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北黄海盆地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主要受控于特提斯构造域板块(地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刘志宏,梅梅,高军义,吴相梅,黄超义[5](2014)在《东北东部虎林盆地的构造特征、成盆机制及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形成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虎林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迭置在佳木斯地块之上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其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早白垩世为NW—SE向伸展作用阶段,主要形成一系列各自独立的NE向箕状断陷群;晚白垩世为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使部分早期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形成反转构造,虎林盆地转化为具有多个沉降中心的NE向挤压坳陷盆地群;古近纪—第四纪为NNW—SSE向挤压作用阶段,虎林盆地的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使部分早期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形成大型反转构造,而且在七虎林河凹陷与中央隆起之间形成NEE向大型逆冲断层(敦—密断裂)和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共同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和沉积作用,虎林盆地转化为具有1个中央隆起和南、北2个坳陷的NEE向挤压坳陷型盆地。东北地区自白垩纪以来始终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虎林盆地在内的东北东部盆地群的形成与伊泽纳奇板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敦—密断裂带总体上呈NE向展布,具有左行走滑的性质,在靠近虎林盆地的北东段转变为NEE向展布,断层的性质也转变为逆冲断层,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逆冲作用很可能与该断裂带的NE向左行走滑作用在NEE向的转换挤压有关。敦—密断裂带自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虎林期开始活动,一直持续活动到第四纪。(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詹润[6](2013)在《青东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东凹陷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渤海湾盆地东南部,是郯庐西支断裂控制形成的一个新生代断陷一坳陷型盆地。由于凹陷内部断裂十分发育,并经历了长期、复杂而强烈的活动,使得该凹陷不仅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同时也呈现出复杂的构造特征,从而给进一步确定含油气圈闭及具体的勘探选区带来了困难。因而,对该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演化规律及成盆机制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青东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为主线,重点对该盆地沉积和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对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基础上,本文确定了青东凹陷的盆地结构特征和边界断裂特征。研究发现,剖面上该盆地具有古近纪断陷和新近纪一第四纪坳陷的二元结构。平面上盆地四周被凸起所围限,凸起与盆地之间通过大型断裂带或超覆边界过渡。受盆地东边界上郯庐西支断裂强烈活动影响,其古近纪构造格局整体呈现为北北东向带状展布,东西方向上表现为“东断西超”的构造格局。其内部二级构造带由西向东可以分为北北东向延伸的西部斜坡带、中部洼陷带和东部郯庐断坡带。南北方向上剖面显示该凹陷受一系列东西向和北西一北西西向断裂控制而形成“南北分割,隆洼相间”的构造格局。通过对青东凹陷沉积特征的分析发现,新生代期间四周的凸起为盆地的沉积充填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从盆地边缘至内部横向上沉积类型与沉积相变化较大。古近纪时期,盆地内部沉积展布格局从早到晚总体上经历了由北(北)东向、北(北)西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的变化的规律,且盆地沉积范围和沉积厚度不断缩小,古近纪后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集中在中部洼陷带北部郯庐断裂带附近。新近纪—第四纪时期盆地主要表现为披盖式沉积,沉积厚度变化不大。本论文通过对青东凹陷沉降特征的定量分析,揭示其新生代沉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从早至晚可以划分为古近纪初始沉降阶段、古近纪快速沉降阶段至新近纪—第四纪缓慢沉降阶段,古近纪的沉降曲线具有典型伸展盆地的特征。孔店期青东凹陷沉降作用主要发生在南部地区;沙四上—沙二期沉降作用逐渐向凹陷东北部迁移;沙一至东营期沉降中心集中在凹陷北部郯庐断裂带附近,南部则处于相对抬升状态。依据整个渤海湾盆地古近纪的沉积与沉降演变规律,本文认为正是区域性构造迁移作用导致了青东凹陷从渐新世时开始就逐渐抬升,盆地萎缩,广泛缺失古近系顶部地层。青东凹陷古近纪共发育叁组优势方位的断裂,分别是以郯庐西支断裂为代表的北北东向(包括北东向)断裂系统、北西向(包括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系统和东西向断裂系统。古近纪期间从早到晚该凹陷内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逐渐减少,而东西向断裂不断增多且规模变大。根据地球物理物理资料解释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本文认为青东凹陷内的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为复活的基底断裂,分别起源于晚侏罗世郯庐左行平移断裂系和中叁迭世印支期前陆变形。通过对青东凹陷古近纪不同方位断裂运动学规律的详细分析发现,复活的北北东向断裂在古近纪表现为右行平移正断层活动,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左行平移正断层活动。除较大型的基底断裂古近纪表现为持续、强烈的活动外,多数基底断裂呈现出早期活动较强、晚期活动减弱或停止的特点。青东凹陷内大量存在的东西向断裂是古近纪断陷期新生的正断层,不具有平移分量,由早到晚数量不断增多,活动逐渐增强,最终在盆地内占主导地位。根据古近纪断裂格局和活动规律,并结合前人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东凹陷古近纪成盆期处于近南北向的伸展应力状态。在此区域应力作用下,北北东向和北西向基底断裂呈现为斜向拉张活动,表现为直接复活、派生雁列式断裂、扩展与连接断裂叁种复活方式。直接复活者主要出现在接近于正向拉张的基底断裂中,而派生雁列状断裂多出现在平移分量大的大型基底断裂带上(如郯庐西支断裂)。通过对青东凹陷与渤海海域新近纪构造特征分析发现,该时期断裂格局与古近纪相似,但构造活动明显减弱,主要受控于岩石圈热沉降作用。这期间盆地内活动的断层多是下覆较大型断裂的再活动,新生断裂较少且规模较小。郯庐断裂带在新近纪表现为右行平移正断层活动,旁侧北西向断裂为左行平移正断层活动,近东西向断裂为正断层活动。这叁组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示该时期区域应力状态为近南北向弱拉伸。综合分析表明,青东凹陷在新生代经历了孔店至沙四下期的早期断陷→沙四下末期盆地反转抬升→沙四上至沙二期的强烈断陷→沙一至东营期的弱断陷→古近纪末盆地反转抬升→新近纪弱伸展→第四纪以来区域性挤压七个主要演化阶段。太平洋区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是该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来源。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深部过程是导致青东凹陷及周边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期间发生构造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薛友辰,李叁忠,刘鑫,索艳慧,戴黎明[7](2012)在《南海东部俯冲系统分段性及相关盆地群成盆动力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东部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汇聚地带,该区域东侧为马尼拉俯冲带、吕宋岛弧和东吕宋-菲律宾俯冲带,构成对倾的沟-弧-盆体系,本文称为俯冲系统。该系统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表现为地貌、地震、火山、断裂、盆地和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以巴布延走滑断裂和锡布延走滑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北、中、南叁段。其北段受台湾造山带碰撞挤压的影响,台湾造山带西侧的北港隆起对菲律宾海板块NWW向的楔入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南海东北部陆块挤出,产生了台西南盆地、台西盆地、笔架南盆地等,是紧密相关的一系列碰撞-楔入-挤出构造。中段受南海死亡的洋中脊俯冲过程中形成的"板片窗"影响,使得该段的地震、岩浆活动、地貌特征和应力状态等存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产生的一系列盆地受弧内走滑断裂调节。南段受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作用的控制,紧邻该俯冲带地震和火山强烈;但西侧受南沙地块(巴拉望地块)的阻挡作用,在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菲律宾大断裂的调节作用下,导致马尼拉海沟平面上发生弯曲,该段西侧地震和火山活动性减弱。分布在该段的盆地是在不同性质的地块碎片碰撞的基础上,受后期走滑断裂的调节拉分作用,呈现现今的盆地分布格局。总之,南海东部俯冲系统的南、北分别受菲律宾海板块NWW向楔入和西向俯冲影响,而南海海盆沿马尼拉海沟向东的俯冲对该俯冲系统中段的构造演化起了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2年06期)

张翠梅,刘晓峰[8](2012)在《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界断层特征对于盆地演化历史与成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揭示了南堡凹陷边界西南庄断层(XNZF)和柏各庄断层(BGZF)的关系,通过边界断层不同区段上产状、活动差异性分析以及与沉积中心和同沉积断层的空间匹配关系,揭示盆地古应力场演化和边界断层的性质,提出南堡凹陷的成盆机制。地震水平切片、重力异常分布和地震剖面显示了XNZF和BGZF在交汇处连续过渡,不存在主次分级和相互切割,表现为同一条断层(简称为西—柏断层)。但西—柏断层的XNZF区段断层倾角小,走向曲折,断面弯曲;BGZF则相反,倾角大,走向和断面平直。边界断层古落差的计算表明,XNZF古近纪整体活动强烈,BGZF仅始新世末期—渐新世在高柳构造带活动强烈。对比同沉积断层、沉积中心与边界断层叁者的空间匹配关系发现:古近系沙河街组叁段(Es3)—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时期,受NE向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中心呈NE向展布,说明盆地呈NW向伸展;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东营组(Ed)沉积时期,沉积中心展布有NE和NW两个方向,盆地NW向断层左旋走滑作用强烈,并伴随NW向伸展;新近系馆陶组(Ng)沉积以来,沉积中心受NEE和NW断层联合控制,表现为持续的走滑伸展作用。相应地南堡凹陷应力场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弱转换伸展期、强转换伸展期和稳定转换伸展期。研究认为XNZF沿BGZF左旋走滑方向上的伸展形成了南堡凹陷,提出了南堡凹陷古近纪新成因模式——转换伸展断层终止盆地模式。(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杨鑫,王亚东,刘兴旺,郑建京[9](2012)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盆地特征与成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造山带结合,动态、系统地探讨伸展盆地的成盆机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本文以后碰撞环境下的伸展盆地为对象,与其它类型伸展盆地相区别,尝试探讨其大陆构造属性和成盆机制。后碰撞伸展盆地一般平行于造山带展布,受相邻活动造山带控制,形成于造山带后碰撞构造环境。盆地的转换、迭合过程与相邻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表现为动态的耦合关系,即由前陆盆地与主碰撞造山带相耦合,发展为伸展盆地与后碰撞造山带相耦合。其成盆机制实质是地壳缩短增厚后的去"山根"作用,拆沉作用造成加厚地壳减薄,并诱发基性岩浆活动,在地表形成裂谷或断陷,接受河湖相沉积。(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2年03期)

胡雯雯,张廷山,王海峰,谢晓安[10](2008)在《浅析敦化盆地成盆机制及盆地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敦化盆地是一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改造。通过对比前人关于敦化盆地演化历史的研究成果,从东北亚地区沉积盆地演化规律、郯庐断裂中新生代演化史以及敦密断裂带构造演化史等方面分析了敦化盆地的盆地演化史,认为敦化盆地经历了初期张裂、中期断陷、晚期坳陷叁个完整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内陆裂谷盆地。(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08年01期)

成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昌都盆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含煤盆地,主要沉积有早石炭世马查拉组、晚二迭世妥坝组以及晚叁迭世巴贡组叁套含煤地层,其中尤以晚叁迭世巴贡组含煤地层在区内分布面积最广。但进入叁迭纪,北羌塘-昌都地体两侧的澜沧江洋盆、金沙江洋盆的相继关闭,随后的对冲作用使得昌都古生代盆地破坏改造,构成现今藏东地区的基本构造格局。成盆机制以及盆地属性与古生代盆地相比发生了彻底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盆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任建业.中国近海海域新生代成盆动力机制分析[J].地球科学.2018

[2].宋时雨,曹代勇,马志凯.昌都盆地叁迭纪岩浆作用与成盆机制[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七)——专题35: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6: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37: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2017

[3].郑金云,庞雄,任建业,刘军,于鹏.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地壳结构及其伸展薄化过程与成盆演化响应机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23: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专题24: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2016

[4].王后金,王嘹亮,冯常茂.北黄海盆地的成盆动力学机制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

[5].刘志宏,梅梅,高军义,吴相梅,黄超义.东北东部虎林盆地的构造特征、成盆机制及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形成时代[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

[6].詹润.青东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盆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7].薛友辰,李叁忠,刘鑫,索艳慧,戴黎明.南海东部俯冲系统分段性及相关盆地群成盆动力学机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

[8].张翠梅,刘晓峰.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J].石油学报.2012

[9].杨鑫,王亚东,刘兴旺,郑建京.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盆地特征与成盆机制[J].地质论评.2012

[10].胡雯雯,张廷山,王海峰,谢晓安.浅析敦化盆地成盆机制及盆地性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

标签:;  ;  ;  ;  

成盆机制论文-任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