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蒋菲,迦德·伊尔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蒋菲,迦德·伊尔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教育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以色列之旅,关键教育体验理论,道德教育实践,价值观教育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蒋菲,迦德·伊尔[1](2019)在《“以色列之旅”——基于关键教育体验理论的以色列道德教育实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色列高度重视本国公民的德性养成,教育部在全国高中大力推广普及"以色列之旅"这一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价值观培育与重构。该活动通过创设不同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及自我与组织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及重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进而实现道德认知发展。"以色列之旅"以关键教育体验理论为理论根基,该理论是当前以色列指导本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最为主流的教育理论,在建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经验学说、高峰体验理论、明朗化体验和关键事件法等相关理论学说的精髓,并有着自身突出的理论贡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林锡赢[2](2019)在《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核心思想,分析了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现状。提出了诺丁斯理论对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的启示即:要促进师生建立关心关系,重视关心的连续性,练习关心的内容,从而形成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成为会关心的人。(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30期)

刘梦园[3](2019)在《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基于《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是道德教育理论家戚万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研究成果,是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一部重要的着作。作者通过翔实、丰富的资料阐释、评价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影响较大的学派(涂尔干、杜威、威尔逊、价值澄清派、科尔伯格、贝克)关于道德教育八个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内容与形式、道德原则、灌输、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以及道德教育教学论的观点。本文在结合该书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4期)

关佩[4](2019)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尔伯格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感悟,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的叁水平和六阶段理论。目前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将通过对部分小学生进行的海因兹偷药故事的访谈及数据分析,来归纳证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小学生道德水平发展上阶段性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实践,对目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做出有意义的探究。(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9年15期)

陈晨[5](2019)在《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下高职高专资助育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为当前高职高专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指出了新方向。结合其理论,本文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分析该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和缺失关怀的主要表现,提出将关怀道德教育纳入高职高专资助育人工作中。在完成常规资助任务的同时,还必须从营造充满关怀的资助育人氛围、构建关怀性师生关系、培养贫困生的关怀素养几方面出发,对贫困学生的学业、思想、心理、人格、品德和能力等真实需求予以应有的关怀,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郭玉生[6](2019)在《自媒体时代文学理论课程中道德教育方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适应自媒体时代的道德教育方式,是文学理论课程的重要任务。自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课程应当通过文学的审美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具体情境中的道德问题,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成长。自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便快捷,而且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因而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相关道德问题的对话交流,培养学生对于道德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道德规则的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魏彤儒,廉旭[7](2019)在《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性教学"理论是赫尔巴特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的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教育性教学强调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突出兴趣、教师、家庭环境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这些内容启示我们要坚持教育与教学全面融合、展现兴趣的特有优势、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以切实增递我国新时代道德教育之实效。(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顾伟伟[8](2019)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道德教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是当前道德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取向之一,它对社会互动内容进行领域区分,道德领域关注个体行为对他人福祉、公平和权利的影响,习俗领域关注社会规则,个人领域关注个人隐私问题和选择、偏好。领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注重营造信任、开放和互相尊重的校园氛围,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回应学生的违规行为,在此过程中避免出现"泛道德化"的倾向。(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0期)

塔娜[9](2019)在《谈道德教育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大学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为重要的塑形阶段,树立良好的"叁观"价值体系,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自身价值的重要保障,而道德建设又是"叁观"价值体系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阶段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体制的更新,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朋友交往、地域制约、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等的影响,在思维和行动上产生了脱节现象。尽管我们的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3期)

张贺,张莹[10](2019)在《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以唐山市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道德教育不但对其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生活经验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对唐山市区幼儿道德教育状况做了相关调查,通过分析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建议,以便幼儿健康的成长和生活。(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07期)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阐述了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核心思想,分析了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现状。提出了诺丁斯理论对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的启示即:要促进师生建立关心关系,重视关心的连续性,练习关心的内容,从而形成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成为会关心的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蒋菲,迦德·伊尔.“以色列之旅”——基于关键教育体验理论的以色列道德教育实践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林锡赢.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内地西藏幼师班道德教育的启示[J].新西部.2019

[3].刘梦园.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基于《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文本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9

[4].关佩.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新智慧.2019

[5].陈晨.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下高职高专资助育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6].郭玉生.自媒体时代文学理论课程中道德教育方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7].魏彤儒,廉旭.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9

[8].顾伟伟.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道德教育启示[J].文教资料.2019

[9].塔娜.谈道德教育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2019

[10].张贺,张莹.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以唐山市区为例[J].职业.2019

标签:;  ;  ;  ;  

道德教育理论论文-蒋菲,迦德·伊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