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冯洁菡,周蒙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冯洁菡,周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药品可及性,传统医药,中非合作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冯洁菡,周蒙[1](2019)在《“一带一路”中非传统医药合作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许多非洲国家仍面临药品可及性问题,而利用传统医药解决此问题似乎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共建"健康丝绸之路"过程中,中非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诸多与传统医药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难题。破解这些难题意味着不仅要从专利保护层面解决传统药品的专利问题和中非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问题,还要从传统知识保护层面寻找专门为传统知识设计的法律制度和兼顾传统知识持有人权利的开发机制。而在国际法层面,破解这些难题也要求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从内部和外部分别作出变革,即在内部实现传统药品保护和常规药品保护的并行发展,在外部实现与其他国际法领域的兼容平衡。(本文来源于《武大国际法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冯晓青[2](2019)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独占保护主义思想导致知识资源公平分配及在此基础上的全球正义无法实现。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亟需先进的理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追求知识资源公平分配为形式,以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为目标,可以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良性发展。对此,我国应大力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强化规则参与意识。(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23期)

倪玉洁,潘绮雯[3](2017)在《开拓北美市场 注册商标别犹豫》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山企业进军北美市场,面临什么形势,又当如何应对?在昨日举行的2017年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巡回研讨活动上,近百名佛山企业代表与专业人士,就北美市场知识产权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交流。专业人士对已经或正准备走向北美舞台的企业代表建议,欲进军国际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7-12-15)

严剑漪,张硕洋[4](2017)在《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务实合作 为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交流作出新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严剑漪 通讯员 张硕洋)由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与争端解决机制”论坛12月12日在上海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副(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7-12-14)

陈礼永[5](2016)在《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优化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既带有本土色彩,又深受国际因素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科技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变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我国必须要通过优化自身知识产权制度才能不致落伍。(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6年11期)

陈礼永[6](2016)在《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优化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既带有本土色彩,又深受国际因素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国家间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通过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变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对此,我国必须通过优化自身知识产权制度才能不致落伍。优化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内在和外在的双重需求。(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姚苗[7](2015)在《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 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瑰宝,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尤其是实现国际保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5年18期)

姚苗[8](2015)在《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 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再论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瑰宝,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尤其是实现国际保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5年19期)

吴勇[9](2013)在《建立因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技术的转让对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问题存在分歧,现行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制度仍然是建立在TRIPS协定和内国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基础之上,这成为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气候变化技术的重要障碍。在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改革,建立起因应气候变化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定位于气候变化技术"全球公共物品"之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控制框架公约》的法律体系内,建立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专门知识产权制度和配套机制。(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严永和[10](2012)在《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调适的主要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为核心的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备受批评,改革势在必行。对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调适与改革,应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框架下,通过适当修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直接或间接缩减知识产权的实质性权益内涵,进行"限权";同时,超越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资源授予知识产权,进行"扩权";然后"以民主抑强权",实现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程序的民主化和主权化,将上述内容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框架,对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一定的调适和改革,建构知识私权与公共利益相对平衡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本文来源于《法学评论》期刊2012年04期)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独占保护主义思想导致知识资源公平分配及在此基础上的全球正义无法实现。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亟需先进的理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追求知识资源公平分配为形式,以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为目标,可以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良性发展。对此,我国应大力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强化规则参与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冯洁菡,周蒙.“一带一路”中非传统医药合作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9

[2].冯晓青.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策略研究[J].人民论坛.2019

[3].倪玉洁,潘绮雯.开拓北美市场注册商标别犹豫[N].佛山日报.2017

[4].严剑漪,张硕洋.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交流作出新的贡献[N].人民法院报.2017

[5].陈礼永.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优化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6

[6].陈礼永.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优化的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16

[7].姚苗.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

[8].姚苗.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再论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

[9].吴勇.建立因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0].严永和.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调适的主要思路[J].法学评论.2012

标签:;  ;  ;  ;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论文-冯洁菡,周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