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张瑾

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张瑾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3-5)个人信息安全,系统科学,复杂性,结构

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瑾[1](2018)在《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内涵结构模型与复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棱镜门事件引起全世界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本文把个人信息安全当成一个系统来看待,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表现,构建了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内涵结构模型,分析了存在威胁的复杂性成因,并从政府、企业、个人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研究了个人信息的范畴、对个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了个人信息产生威胁的因素,及能对个人信息安全起到保障的因素,探讨了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要素。从而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内涵结构模型,包含法律建设子系统、信息流通子系统、信息技术子系统、社会管理子系统、人文道德子系统、安全产业子系统等。然后,运用复杂性原理对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复杂特性、产生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自组织性、适应性等复杂特性,分析了产生复杂性的原因。本文认为,个人信息安全体系复杂性的产生的原因在于体系中主体的不同,且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信息主体、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安全技术、信息管理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构成了组分复杂;由于部门职能不同、产业方向不同、企业业务不同、人才知识不同构成了结构复杂;由于互联信息系统的分层、应用技术的分层、安全技术的分层构成了层次复杂;并从技术、经济、政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环境复杂的表现。从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人信息安全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接着,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个人信息安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给出体系中各要素重要性排序。最后提出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优化建议。包括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协同管理;企业形成生态链、规范管理制度;个人提升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等。本文旨在通过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为利用系统科学理论梳理个人信息安全的构成要素、分析复杂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患对策提供一种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期刊2018-06-01)

梅春霖[2](2018)在《应用动态安全模型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信息安全的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研究如何使用安全框架和分析设计模型,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最大效能。由此,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和实现具体安全目标的角度出发,对动态安全模型进行分析解读,对如何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完善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以开拓一种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服务体系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文小枫[3](2018)在《基于HTP模型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得到了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发生转变。由于电子政务承载着大量政府核心业务敏感信息,而这些敏感信息基本都属于秘密级及以上信息,涉及国家、社会及公民等各个方面。如果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敏感信息泄露将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就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而言,仍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策略,从而导致电子政务安全得不到进一步的保障,现状较为混乱,体现在电子政务的安全组织与管理力度不够,安全法律与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也不够、安全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力度不够、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与推行力度不够、安全信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信息安全评估建设力度不够,使得这几个方面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因此,需要对上述方面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利于公共秩序的维护、行政管理的准确实施及公共服务质量的保证,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和信息产业的全局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发现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存在较大隐患,试图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主要基于HTP理论模型,在借鉴和剖析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将管理学原理和信息安全技术理论系统性地结合起来,通过人员管理、技术手段与安全产品及活动过程与整体框架等叁个方面,指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这叁个主要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2-20)

刘磊,陆渝,张志伟,滕征岑[4](2016)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多层防御体系模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控制系统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受到的网络安全攻击频度迅速增长。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应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主要举措,分析了石油石化工业控制系统分布及特点,以SCADA系统为例,总结了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方式。结合工业系统站控设备安全防护、支线及干线链路防护、网络边界防护、工控业务应用安全等视角,提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多层防御体系设计思路与模型,并给出了相关实现策略。(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 2016增刊》期刊2016-10-10)

张涛,毕超,张陆[5](2016)在《试析基于用户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信息安全体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尽管各类职业院校逐步加强校园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但松散的安全管理方式使得各类管理信息平台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为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平台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特征的校园信息安全体系模型。通过对各管理信息平台访问用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管理信息平台的安全需求进行归类,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综合形成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模型。分析表明,该信息安全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校园信息平台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张莲萍,陈琦[6](2015)在《基于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的中国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数字化医院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其信息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信息安全工作日益严峻,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的静态保护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需求。基于动态网络安全模型,构建了中国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的叁维立体框架,这对中国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保护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5年03期)

何锦,李丹宁,黄羿[7](2014)在《分层模型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中的借鉴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层的风险管理模型,能促进整合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流程,更有效地处理组织使命和业务流程.对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而言,如何实现从国家到地方整个体系的有机联动,如何更好地实现体系中安全保护的持续改善,以及进一步落实等级保护中各个环节的职能分工,该模型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喆,舒小明,成瑾[8](2013)在《基于脆弱性管理模型的大型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管控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分析大型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问题入手,结合当前大型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普遍缺少顶层设计,缺乏有效管控机制的现状,提出一套以合规性安全基线为基础,围绕资产自身的脆弱性进行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方法,对管控体系框架的总体构成、主要内容、建立过程、运行维护机制以及更新机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分析,以脆弱性管理为核心开展信息安全管控工作,可有效的梳理出信息安全建设工作重点,利于信息安全建设工作的执行和操作,可最大限度的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产生,保证政务网站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6-21)

郭玉翠,雷敏,杨义先[9](2012)在《一般系统论意义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一般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信息安全的理论体系,将信息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其中人、操作和技术各项作为系统主要核心因素;主机、网络、系统边界和支撑性基础设施作为影响系统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系统特征的重要因素。采用数学方法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以及系统运行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实现预警、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等安全内容的途径。以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目标,控制、管理、改造信息安全系统,达到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安全需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周焕盛,江建慧[10](2012)在《一个多维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及等级保护量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把信息安全性能度量和信息安全等级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多维信息安全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个基于安全指数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量化模型.用层次化的基于评分的方法来对系统的信息安全性进行评估,安全等级分配问题则被抽象成一类线性规划问题.与使用传统方法的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易于量化、可操作性强等特性.通过举例说明了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信息安全的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研究如何使用安全框架和分析设计模型,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最大效能。由此,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和实现具体安全目标的角度出发,对动态安全模型进行分析解读,对如何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完善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以开拓一种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服务体系的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瑾.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内涵结构模型与复杂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2].梅春霖.应用动态安全模型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传媒科技.2018

[3].文小枫.基于HTP模型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8

[4].刘磊,陆渝,张志伟,滕征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多层防御体系模型探析[C].信息网络安全2016增刊.2016

[5].张涛,毕超,张陆.试析基于用户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信息安全体系模型[J].职业教育研究.2016

[6].张莲萍,陈琦.基于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的中国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15

[7].何锦,李丹宁,黄羿.分层模型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中的借鉴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王喆,舒小明,成瑾.基于脆弱性管理模型的大型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管控体系研究[C].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会议论文集.2013

[9].郭玉翠,雷敏,杨义先.一般系统论意义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模型[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2

[10].周焕盛,江建慧.一个多维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及等级保护量化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信息安全体系模型论文-张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