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测量论文-牛杰,王家仁,李星,解康,颜拓疆

电性测量论文-牛杰,王家仁,李星,解康,颜拓疆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性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分压法,直接法

电性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牛杰,王家仁,李星,解康,颜拓疆[1](2018)在《岩矿石电性参数测量研究与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量,为矿区使用地球物理勘查手段提供前提条件,也是成果解释的物理基础。实践表明,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量,受测量方法、方式的影响不大,测量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标本的采集、加工及测量过程,只要这些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做到精益求精,就能接近电性参数的真实值。(本文来源于《云南冶金》期刊2018年06期)

李磊,陈晓东,郭友钊[2](2013)在《RP-1型岩矿石电性测量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极法原理设计了良导、不极化电极架,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保障了弱信号的提取,研制出新型岩矿石电性测量系统。经测量验证,该系统观测精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量各类岩矿石样品的电阻率和极化率。(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3年03期)

吴昌英,朱文静,王婷,李建周[3](2012)在《微波频段铁电体的铁电性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套在微波频段下测量铁电体块材铁电性的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带线结构,测量时将两端具有电极的铁电体块材放置在断开的微带线中间。可以在铁电体两端施加高达2000V的直流电压,来测量铁电体的介电常数随偏压的变化规律。设计了直流偏置电路和高压保护电路,以保证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安全。用TRL法进行校准,得到待测材料的参数。编写了自动测量软件,采用VC++通过网线从矢量网络分析仪中读取测量数据,采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微波频段下铁电体铁电性的测量结果。(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2年S2期)

欧阳传金,童利清[4](2006)在《电磁法在叁峡输电工程接地极址地下电性分布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瞬变电磁测深(TEM)和大地电磁测深(MT)两种方法测量了叁峡直流输电工程中接地极址的地下电性分布,将TEM资料通过时频转换,转换成频率域的视电阻率曲线,它与MT的视电阻率曲线对接后,再经过反演可以得到极址下方由浅层到深层的电阻率断面图,该断面图为接地极址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靠而又必要的电性参数依据。(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06年04期)

罗愈业,张鸿,何振辉[5](2001)在《低温电性的计算机自动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 Keithley公司生产的 A/ D转换卡 (DAS- 80 1)及自带的开发应用程序接口 Driver L INX,开发出一个适用于不同温度及不同电压测量范围的电阻 -温度 (R- T)关系的计算机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 A/ D卡进行实时控制 ,自动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 ,并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显示。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度 ,适用于从几 μV到 10 V以内不同范围的电信号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制冷》期刊2001年04期)

邓前辉,张木生,詹艳,刘国栋,赵国泽[6](1998)在《邢台7.2级地震震源区的电磁阵列剖面法测量与电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取得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对该区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其中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测量在我国尚属首次.EMAP剖面穿过邢台7.2级地震区,经过EMAP阻抗求取、空间滤波处理和二维反演解释,剖面显示出清晰的地壳电性细结构特征:4km以上电性简单,4—20km深度电性复杂;震源区电性复杂,非源区简单;发震深度变化复杂;震源区电性突变,显示隐伏高角度断裂,高寻层不连续部位为发震部位.其观测结果对于了解该区的构造背景、发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倪尔瑚[7](1997)在《介质谐振器材料、电性测量和分米波滤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介质谐振器是指能替代传统的、各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金属谐振腔的小型无源谐振器件。制作该类器件(包括滤波器)的材料常称介质谐振器材料。该类材料除满足一般微波介质材料的要求外,对它的特殊要求主要有:高介电常数(高ξ~'_r)、低介质损耗(低tanδ或高Q因(本文来源于《惠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4期)

刘宝勤,朱佐全,贾政,郭万武,李柱国[8](1995)在《天水地区大地电磁测量及深部电性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水地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表明,在43km左右的深度上普遍存在高导层,这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的反映。岩石圈厚度大约95-110km。在天水太京附近可能存在一条大型近东西向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在秦安以北的叶堡和陇城附近可能也存在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型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它们都是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1654年天水8级大震可能与深部热异常引起的热应力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地震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陈福煊,张洪,陈一健[9](1992)在《高温高压岩石物性电性的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电关系是测井解释的基础。如何测定地层条件下地层因素(F)和电阻增大系数(I)是园内外测井界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文根据"八五"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岩石地球物理(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叁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期刊1992-06-30)

邓前辉,刘国栋,刘金汉,张木生,汤吉[10](1990)在《湖北襄樊—福建罗源的大地电磁测量与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襄樊—福建罗源一千多公里的剖面上作了23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该剖面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 大地电磁测深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剖面内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特征。例如构造单元的形态、边界、断层位置、地壳和上地幔的高导层发育情况等。结果对于了解该区的深部构造背景、探讨深浅构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信息。(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1990年02期)

电性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四极法原理设计了良导、不极化电极架,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保障了弱信号的提取,研制出新型岩矿石电性测量系统。经测量验证,该系统观测精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量各类岩矿石样品的电阻率和极化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性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牛杰,王家仁,李星,解康,颜拓疆.岩矿石电性参数测量研究与总结[J].云南冶金.2018

[2].李磊,陈晓东,郭友钊.RP-1型岩矿石电性测量系统研制[J].物探与化探.2013

[3].吴昌英,朱文静,王婷,李建周.微波频段铁电体的铁电性测量系统[J].微波学报.2012

[4].欧阳传金,童利清.电磁法在叁峡输电工程接地极址地下电性分布测量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6

[5].罗愈业,张鸿,何振辉.低温电性的计算机自动测量系统[J].制冷.2001

[6].邓前辉,张木生,詹艳,刘国栋,赵国泽.邢台7.2级地震震源区的电磁阵列剖面法测量与电性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8

[7].倪尔瑚.介质谐振器材料、电性测量和分米波滤波器[J].惠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8].刘宝勤,朱佐全,贾政,郭万武,李柱国.天水地区大地电磁测量及深部电性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95

[9].陈福煊,张洪,陈一健.高温高压岩石物性电性的测量技术[C].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叁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92

[10].邓前辉,刘国栋,刘金汉,张木生,汤吉.湖北襄樊—福建罗源的大地电磁测量与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研究[J].地震地质.1990

标签:;  ;  ;  ;  

电性测量论文-牛杰,王家仁,李星,解康,颜拓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