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基础论文-杨淑静

辩证法基础论文-杨淑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辩证法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辩证法,抽象,历史

辩证法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杨淑静[1](2019)在《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叁个基础——从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为回应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写作了《哲学的贫困》。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批评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立场,更重要的在于,它为《资本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外在的抽象经济范畴的研究,而是以经济范畴为中介的"物与物的关系"下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关于共产主义的人类范畴文明的大逻辑。(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夏莹[2](2019)在《论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格尔那里,辩证与思辨分属逻辑学的两个不同环节,辩证自身并不包括思辨的统一性,因此将辩证法视为包含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完整的封闭过程是一种误读。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讨论蕴含了辩证法与思辨统一性的区分。这一讨论可分为两个层面:"认识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与"存在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前者规定了辩证法的客观性原则,后者揭示了辩证法的客观运动本性,即一种自身包含矛盾与对立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由此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颠倒:观念与现实事物之关系的颠倒;辩证运动的暂时性与思辨统一的永恒性之关系的颠倒。第一重颠倒确立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出发点,第二重颠倒揭示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的可能性条件。(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2期)

孙亮[3](2019)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原则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是对中国人处于"站起来""富起来"时期文化成果的进一步推进。回顾过往的每一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文化都处于激烈的争论中。借助20世纪30—40年代的学术界与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不同看法,便能够理解共产党人一直秉持着从纯粹文化争论进入文化的现实这一历史辩证法的思考方式。实质上,当我们进一步以历史辩证法的视域考察文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不仅验证了共产党人始终要求对文化现实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新文化建设要在社会主义原则内保持文化的开放性,从而以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旨趣,在启蒙与传统之上寻找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1期)

郑伟[4](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辩证法不是关于对象的形式规律和外在认知,它是内容的逻辑。辩证法的合法存在领域只驻足于生命的实现与呈现,即生命的"自由"与"完整"。只有从现实的人、现实的实践出发,就是把特定历史阶段下现实的人的生存需要作为人、社会和实践的合理性的价值评价尺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澄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真实意蕴;只有从"现实的人的历史"的辩证法视域中,我们才能找寻到人与社会存在和发(本文来源于《唯实》期刊2019年01期)

郑伟[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念、实践、价值叁个层面构筑于以人的生存实践为本体论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和辩证发展观之上,在人、社会、国家、世界的辩证发展历程中,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生命的"自由"与"完整"将得以实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现代化文明旨趣是最为根本的价值观照和"初心"。(本文来源于《宁夏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晓明[6](2018)在《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黑格尔与马克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辩证法长期以来被当作形式方法来理解,致使其基本性质、特征和意义陷入晦暗之中。摆脱这种境况,需要从根本上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开展出本体论基础的研讨。本文试图就此阐明以下要点:(1)辩证法不是任何一种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只能滞留于"外部反思"的运用及其主观主义的实质之中,从而表明其自身乃是形式主义的和反辩证法的。(2)黑格尔哲学立足于绝对者主体的自我活动,这一本体论立场在复活希腊辩证法的同时,决定性地重构了方法概念,并使方法成为实体性内容的自我展开过程。(3)在彻底摧毁"思辨神学"的本体论立场时,马克思把辩证法重新建立在"实在主体"之自我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实在主体乃是既定的、具有实体性内容的社会,从而将其方法论揭示为"辩证法-唯物史观-历史科学"。只有通过本体论基础的阐明,辩证法的实质和意义才突出地显示出来,并由此形成对我们学术总体的积极动力。(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彭学农[7](2018)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法基础和生态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明确指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之间矛盾问题的出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彼岸,在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的社会中。在那里,由于劳动时间为自由时间所扬弃,劳动价值论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马克思劳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8-14)

王喆[8](2018)在《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前,面对中国如何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时代课题,毛泽东在陕北简陋的窑洞中写下了《论持久战》。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是围绕“战”展开的,但关于“战”的种种结论则是建立在对“人”的分析基础之上,集中体现为“决定的因素是(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8-05-09)

韩庆祥[9](2017)在《战略辩证法: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撑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是战略辩证法,具体体现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的辩证统一。(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7年34期)

李金梅[10](2017)在《探究辩证法的当代社会生活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支持,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显着的新情况、新特点,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所带来的人类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这些新情况、新特点为辩证法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命题,当代辩证法理应作出全面的反思、深刻的批判和理论的升华,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创生发展。(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7年12期)

辩证法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与思辨分属逻辑学的两个不同环节,辩证自身并不包括思辨的统一性,因此将辩证法视为包含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完整的封闭过程是一种误读。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讨论蕴含了辩证法与思辨统一性的区分。这一讨论可分为两个层面:"认识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与"存在论视域中的辩证法界定"。前者规定了辩证法的客观性原则,后者揭示了辩证法的客观运动本性,即一种自身包含矛盾与对立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由此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颠倒:观念与现实事物之关系的颠倒;辩证运动的暂时性与思辨统一的永恒性之关系的颠倒。第一重颠倒确立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出发点,第二重颠倒揭示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的可能性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辩证法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杨淑静.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叁个基础——从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说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夏莹.论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J].哲学动态.2019

[3].孙亮.新时代文化建设原则的历史辩证法基础[J].理论探讨.2019

[4].郑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基础[J].唯实.2019

[5].郑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基础[J].宁夏党校学报.2019

[6].吴晓明.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黑格尔与马克思[J].哲学研究.2018

[7].彭学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证法基础和生态学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王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N].解放军报.2018

[9].韩庆祥.战略辩证法: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J].人民论坛.2017

[10].李金梅.探究辩证法的当代社会生活基础[J].智库时代.2017

标签:;  ;  ;  ;  

辩证法基础论文-杨淑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