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载体论文-董德荣

创新思维载体论文-董德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创新思维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学实验,创新思维,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董德荣[1](2019)在《以数学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高层次水平,要想提升这两方面素养,教师就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解决策略,能够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实验操作获得一手的数学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新知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从而形成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探究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设计。(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下旬)》期刊2019年07期)

谢中英[2](2019)在《创意微练习: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载体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共识,而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即高阶思维。斯滕伯格的叁元智力理论,认为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实践思维。依据叁元智力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重构习题,让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在探究练习引领下,基于自身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实践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对练习的研究与实践,从引领的"多元式"练习,培养分析思维;助推的"开放式"练习,培养创新思维;灵动的"实践式"练习,培养实践思维这叁方面来探讨微练习的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马爽,张铁华,时晓磊[3](2019)在《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学科竞赛深入探究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论述了高校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和学科竞赛运行问题的归因分析,从优化学科竞赛管理模式和创新思维训练团队培育模式、构建学科竞赛活动保障机制和创新思维训练平台等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6期)

卢春,凌婷[4](2018)在《高职院校以数学建模教育为载体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数学建模过程与创新思维定义的关系、类比国外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品格叁方面论证以数学建模教育为载体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教师团队组建、宣传推广、以数学建模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等角度论述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郭晓勇,吴玉博[5](2018)在《以封龙山文化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培养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则是必备的。大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途径,除了发达国家及地区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外,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所蕴含的知识,则是人们应该予以重视的。封龙山文化作为燕赵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对于丰富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3期)

王伟[6](2017)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学生能否为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关。从实际状况来看,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按国家的要求稳步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家对实训、实践时间的硬性要求,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时间最多只有两年半,部分专业甚至更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否能够满足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学生需要,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7年15期)

魏烁佳[7](2017)在《科学精神引领下的创新思维培养——以程序设计为教学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在如何让学生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问题上,人文、科学、创新几个关键词成为许多教育人士讨论的焦点。人文情怀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心智是豁达的,情感是纯净的,意志是经得起磨砺的。一流的科学家往往拥有丰厚的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结合的典范。科学精神作为一种追(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05期)

张诗博[8](2016)在《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探索——以社会化媒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包括了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等具体内涵。以社会化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的对象,探索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和功能的创新,从而借助互联网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6年08期)

程维[9](2016)在《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影响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和传递相关信息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概念,互联网思维的出现从一个新的视角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拓展了领域。互联网思维之所以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产生影响,关键在于互联网思维所具有的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属性具有一定的契合度,为我们更好的认识以及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主要表现在:开放性与创新性的契合;多元性互动与活动属人性的契合;体验性与实践性的契合。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深入探讨互联网思维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发展;互联网思维的互动性强化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主体功能;互联网思维的体验性助推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践性的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个性化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服务性要求。同时,重点探讨互联网核心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用户思维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象的适应性;大数据思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数据化程度;平台思维有利于建立开放、共享、共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跨界思维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有载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迭代思维有利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持续改革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实践探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更好的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适应性;注重网络化数据库建设,为强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与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教育过程中师生的良性互动;注重教育载体之间的融合,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合力。同时要努力建构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路琳,程维[10](2016)在《互联网思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确运用互联网思维,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具有先导性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要在转变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网络化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为重点,同时注重形成教育载体合力。(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2016年03期)

创新思维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共识,而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即高阶思维。斯滕伯格的叁元智力理论,认为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实践思维。依据叁元智力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重构习题,让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在探究练习引领下,基于自身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实践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对练习的研究与实践,从引领的"多元式"练习,培养分析思维;助推的"开放式"练习,培养创新思维;灵动的"实践式"练习,培养实践思维这叁方面来探讨微练习的设计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新思维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董德荣.以数学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

[2].谢中英.创意微练习: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载体创新[J].浙江教育科学.2019

[3].马爽,张铁华,时晓磊.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J].现代交际.2019

[4].卢春,凌婷.高职院校以数学建模教育为载体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5].郭晓勇,吴玉博.以封龙山文化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培养途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6].王伟.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高考.2017

[7].魏烁佳.科学精神引领下的创新思维培养——以程序设计为教学载体[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

[8].张诗博.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探索——以社会化媒体为例[J].学理论.2016

[9].程维.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影响与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10].路琳,程维.互联网思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

标签:;  ;  ;  

创新思维载体论文-董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