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李双英徐静付家和车特徐海燕马凤伟(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33-02

【摘要】目的讨论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扳机点,且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结合起病年龄,不难诊断。本病可采用药物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如以上治疗无效,或虽有效但不能耐受副作用,则可考虑给予手术治疗。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1neura1giaTN)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以原发性为多。原发性病因不明,可能因三叉神经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继发性的病因是三叉神经节和后根受到邻近病变的侵犯所造成,常见的有脑桥小脑角内的占位病变、邻近结构的炎症、脑干梗塞、颅底骨质的病变、鼻咽癌的转移、多发性硬化等。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活检发现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硅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患者可发现颅底窝异常小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5.9岁。病程20天~21年,平均5.1年。经过治疗患者基本痊愈。

1.2临床表现

1.2.1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以第2、3支最常见。多为单侧性,极个别患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三叉神经痛。表现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1~2分钟骤然停止。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以诱发,称为扳机点。洗脸、刷牙易诱发第2支疼痛发作,咀嚼、哈欠和讲话可诱发第3支发作。

1.2.2严重病例伴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ticdou1oureux),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和流泪等。

1.2.3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数日至数年。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长。随病程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

1.3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扳机点,且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结合起病年龄,不难诊断。

2鉴别诊断

2.1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可出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面部持续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常合并其他脑神经麻痹。年轻患者的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警惕。

2.2牙痛本病早期易误诊为牙痛,但牙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加剧。牙齿局部检查和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2.3舌咽神经痛是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性质颇似三叉神经痛,位于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每次持续数秒至1分钟,吞咽、讲话、哈欠、咳嗽常可诱发。检查咽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疼痛触发点,丁卡因涂于患侧扁桃体和咽部可暂时阻止发作。

2.4蝶腭神经痛是一种较少见的面部神经痛,亦呈刀割样、烧灼样或钻样疼痛,分布于鼻根后方、颧部、上颌、上腭及牙龈部,常累及同侧眼眶,疼痛向额、颞、枕和耳部等处放射,无扳机点。发作时病侧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泪,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5鼻窦炎鼻窦部持续性钝痛,可有局部压痛、发热、流脓涕、血象白细胞增高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及X线摄片可以确诊。

2.6非典型面痛疼痛部位模糊不定、深在或弥散,不易定位,主要位于一侧下面部,也可为双侧,无触痛点。情绪是惟一使疼痛加重因素,见于抑郁症、疑病及人格障碍的患者。

2.7颞颌关节病主要在咀嚼时出现疼痛,颞颌关节有局部压痛。

3处方选择

3.1卡马西平:开始可给100mg,2/d,口服,如果对副作用能耐受,则随后可很快地加到600mg,3/d,以控制疼痛。

3.2苯妥英钠:这是第二个可选择药物,可给予100mg,2/d,口服,每日可达600mg。

3.3硝西泮0.5~2.0mg/d,口服。或必要时口服氯苯氨丁酸5mg,3/d,逐渐加到30mg,3/d,用1~2周。

3.4神经阻滞治疗

3.5在明确诊断后,通常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后方选用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必须正规,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仅部分有效时,必须重新考虑诊断是否正确。如果诊断正确、用药方法得当或药物毒副作用大,则可改用其他药;如多种药物治疗仍无效,方考虑非药物治疗。

4注意事项

4.1避免刺激性食物膳食制备时,禁食刺激辛辣食物。禁用刺激性调味品。禁饮各种酒类。膳食温度要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以避免化学和物理刺激,引起剧烈疼痛。若刺激感觉纤维,易引起面部神经感觉减退及三叉神经疼痛。并能刺激动物支神经,加剧咀嚼肌萎缩。

4.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4.3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高碳水化物饮食来供给能量及保护神经功能。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4.4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5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83-887.

[2]蒋雨平.临床神经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标签:;  ;  ;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