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不连续点论文-程东杰,范承玉,乔春红,冯晓星,张京会

相位不连续点论文-程东杰,范承玉,乔春红,冯晓星,张京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位不连续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湍流,传输,相位不连续点

相位不连续点论文文献综述

程东杰,范承玉,乔春红,冯晓星,张京会[1](2008)在《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点的探测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0×30 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对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进行了探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强湍流条件下,探测到了相位不连续点,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并充分说明了相位不连续点是成对出现的。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性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发射口径和网格精度对相位不连续点数密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葛筱璐,范承玉,王英俭[2](2008)在《相位不连续点数目随湍流强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若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自适应光学的校正能力将明显降低,利用4维程序计算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通过选取不同的相位屏数、计算网格和网格间距,得到了畸变光场中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随湍流强度变化的过程,即: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随湍流的增强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缓慢增加到近似线性的急剧增加,而后又缓慢增加,最后趋于饱和的变化过程。另外,在不同的传输条件下,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及其变化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葛筱璐,范承玉,王英俭[3](2006)在《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点的时空演化特征的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大气传输4维程序对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点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仿真计算了相位不连续点随光波传输的产生和湮灭过程,以及某一固定传输位置处,畸变光场内的相位不连续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相位不连续点是随着波前运动的,并且可以成对地产生或湮灭;当传输路径中的某一位置固定时,垂直于传播方向的畸变光场内的相位不连续点所在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但在传输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该位置处的相位不连续点数目的统计平均值是可以确定的。(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6年07期)

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4](2003)在《相位不连续点对自适应光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若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自适应光学校正能力降低的原因,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当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时对自适应光学校正的影响,表明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不连续点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的校正能力,必须要考虑不连续相位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3年05期)

饶瑞中[5](2002)在《湍流大气中的准直激光束:分形结构与相位不连续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起伏条件下准直激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 ,分析了光斑的分形维数以及相位不连续点数目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起伏条件的增大 ,光斑的分形维数以及相位不连续点数目增大 ;光斑的分形维数与锐度 (描述光斑质量的参量 )有一定的关系 ,但相位不连续点数目与光斑质量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在特定的计算条件下 ,分形维数一直随起伏条件的增大而增大 ,没有出现类似于闪烁饱和的现象。在一定的起伏条件下 ,相位不连续点数目具有一定的统计分布 ,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并且具有相当的发散性。(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2年04期)

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6](2001)在《光波相位不连续点的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同时利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的子孔径波前斜率和光强数据进行信标光相位复原的改进算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测的斜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强湍流效应情况下 ,信标光相位中存在不连续点(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1年11期)

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7](2001)在《相位不连续点对自适应光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若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时,自适应光学校正能力降低的原因,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当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时对自适应光学校正的影响,表明在强起伏传输情况下,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的校正能力,必须要考虑不连续相位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1-10-01)

相位不连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若光束波前中出现相位不连续点,自适应光学的校正能力将明显降低,利用4维程序计算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通过选取不同的相位屏数、计算网格和网格间距,得到了畸变光场中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随湍流强度变化的过程,即: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随湍流的增强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缓慢增加到近似线性的急剧增加,而后又缓慢增加,最后趋于饱和的变化过程。另外,在不同的传输条件下,相位不连续点的数目及其变化存在很大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位不连续点论文参考文献

[1].程东杰,范承玉,乔春红,冯晓星,张京会.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点的探测实验[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

[2].葛筱璐,范承玉,王英俭.相位不连续点数目随湍流强度的变化[J].光学学报.2008

[3].葛筱璐,范承玉,王英俭.激光大气传输相位不连续点的时空演化特征的数值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

[4].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相位不连续点对自适应光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

[5].饶瑞中.湍流大气中的准直激光束:分形结构与相位不连续点[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

[6].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光波相位不连续点的探测[J].光学学报.2001

[7].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相位不连续点对自适应光学的影响[C].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1

标签:;  ;  ;  

相位不连续点论文-程东杰,范承玉,乔春红,冯晓星,张京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