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平脂论文-余咏红

力平脂论文-余咏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力平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力平脂,中青年,糖尿病,高脂血症

力平脂论文文献综述

余咏红[1](2011)在《力平脂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力平脂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低糖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力平脂100mg bid,疗程8周。8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力平脂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1年09期)

刘树群,陶荣菊[2](2011)在《清肝行滞汤联合力平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4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一种多发、常见的疾病,西方国家人群中约有20~30%的人可发生本病[2]。在我(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蔡晓莺,陈昌明[3](2009)在《力平脂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叁酰甘油血症短期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尤以合并高叁酰甘油血症居多,高叁酰甘油也是糖尿病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以至过早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应用力平脂治疗糖尿病伴高叁酰甘油血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09年14期)

余景芳,刘海潮[4](2008)在《力平脂对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血脂主要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叁酯,血脂检查常用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08年17期)

张伟强,姜丽萍,刘长山,潘宝安[5](2007)在《力平脂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血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力平脂对冠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尿酸(SUA)及血脂的治疗作用。方法96例UA患者随机分为力平脂组(48例)和别嘌呤醇组(48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变化、SUA及血脂的改变。结果①冠心病UA患者SUA升高,血脂异常,治疗前两组SUA、血脂水平相似,治疗后力平脂组、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力平脂组TG,TC,HDL-C,LDL-C与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②力平脂组治疗心绞痛较别嘌呤醇组疗效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UA患者SUA升高,血脂异常,力平脂降SUA作用与别嘌呤醇相当,但调脂作用明显,故能更好地改善UA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李运潮[6](2007)在《力平脂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血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力平脂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是: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力平脂前后4周,8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糖、血脂共38例。结果:1)对血脂的影响:血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LDL下降和HDL升高。2)对血糖的影响:空腹血糖下降及糖耐量改善。结论改善了脂代谢紊乱、而且降低了空腹血糖,并能使糖耐量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学术)》期刊2007年05期)

周开玲,刘影,薛娣,冯振林[7](2007)在《他汀类与力平脂联合治疗混合型老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脂血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应用辛伐他汀和力平脂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90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07年01期)

张伟强,姜丽萍,潘宝安[8](2005)在《力平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血尿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力平脂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及对血尿酸(SUA)的影响。方法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力平脂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变化及SUA浓度的改变。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分别为1.4±1.5次和3.7±3.2次,硝酸甘油日用量分别为0.3±0.2mg和0.9±0.4mg,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差别有显着性(P<0.05);②治疗组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5%,对照组80%,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67.5%,对照组有效率为42,5%,两组差别均有显着性(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SUA为299.5±45.8μm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SU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力平脂可降低UA患者的SUA浓度,调整血脂,进而改善UA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常焕梅[9](2005)在《力平脂引起CK、CK-MB增高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报告女,65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6a,再发加重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甘油叁酯)30a,查TG均超过10mmol/L,未治疗。6a前患心梗后开始间断服用诺衡等,4a前开始服用力平脂至本次入院前2周停用,停用后服用降脂灵。入院查体:BP12(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景在君[10](2004)在《力平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6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力平脂治疗 2型糖尿病 (DM)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型DM患者 135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8例 ,对照组 6 7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并停用一切降脂药物 ,饮食、运动基本保持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力平脂 30 0mg/d(10 0mg,3次 /d)口服 ,1个月为 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 4、8周分别检测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酸激酶 (CK)及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4 ,8周 ,TC ,LDL -C ,TG均比治疗前下降 ,HDL -C比治疗前上升 ,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 4 ,8周时 ,治疗组TC ,LDL -C ,TG下降的幅度以及HDL -C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力平脂有较强的血脂调整作用 ,可明显降低TG ,LDL -C ,也能降低TC并能使HDL -C升高。(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4年23期)

力平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一种多发、常见的疾病,西方国家人群中约有20~30%的人可发生本病[2]。在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力平脂论文参考文献

[1].余咏红.力平脂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

[2].刘树群,陶荣菊.清肝行滞汤联合力平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4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

[3].蔡晓莺,陈昌明.力平脂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叁酰甘油血症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

[4].余景芳,刘海潮.力平脂对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

[5].张伟强,姜丽萍,刘长山,潘宝安.力平脂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血脂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

[6].李运潮.力平脂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血糖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

[7].周开玲,刘影,薛娣,冯振林.他汀类与力平脂联合治疗混合型老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7

[8].张伟强,姜丽萍,潘宝安.力平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血尿酸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

[9].常焕梅.力平脂引起CK、CK-MB增高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

[10].景在君.力平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6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标签:;  ;  ;  ;  

力平脂论文-余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