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互补论文-陈丹丹,刘宏波

遗传互补论文-陈丹丹,刘宏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互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启动子,酵母,遗传互补

遗传互补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丹,刘宏波[1](2019)在《筛选GPAT基因的酵母遗传互补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是甘油脂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第1步酰化反应的关键酶,参与生物体的不同代谢途径,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已构建的GPAT基因酵母遗传互补筛选体系进行优化,通过替换酵母表达载体pYES2-Kan-yADH1 v1中ADH1启动子,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同时,在酵母遗传转化后对菌株进行复苏培养,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增加阳性菌落数目。该体系的优化将进一步提高GPAT酶的筛选效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张美玲,韩海山[2](2019)在《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构造了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标准遗传算法,给出保留精英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证明.数值例子验证了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遗传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董立娇[3](2018)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互补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数学方法在求解互补问题时初始点选取困难和对梯度信息依赖等问题,本文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并结合极大熵函数法来求解互补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改进遗传算法计算互补问题准确率高、解的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郭晶[4](2018)在《基于遗传PID算法的风光互补充电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蓄电池的具有结构性好、抗震能力强、寿命高、便于维护的优势,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风能互补的发电具有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对蓄电池的充电可能会产生过充和充电不足现象,影响能源的利用率,对蓄电池造成损害,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等问题,研究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成了关键问题。本文对蓄电池的充电特性,对蓄电池充电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给出了蓄电池的充电策略,该策略采用双闭环负反馈的结构,结合遗传PID控制算法对蓄电池进行叁段式充电。利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遗传的过程选出PID最优参数,调节双闭环负反馈的PID控制器,完成叁种工作方式的智能切换的效果,控制方法首先采用蓄电池可接受的最大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得到85%的电量,当电压达到预设值时进行恒压充电,当蓄电池电量接近饱和时,用浮充的方式来防止其漏电。建立了蓄电池充电的仿真模型,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获得了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充电的仿真结果,该方法的充电电流波形和蓄电池最佳吸收曲线非常吻合。本文的主控芯片为TMS320F28335,设计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控制电路、负载电路、以及双闭环叁段式充电控制电路等,并获得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于文英,王玟苈,马新秀,张占先,武新芳[5](2018)在《改进遗传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涉及较广,不仅要充分考虑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量,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及供电可靠性,因此,建立了以经济性指标LCE,功率的最大化指标Pout max和系统可靠性指标LPSP为多目标的函数模型。为了克服遗传算法容易出现早熟和收敛慢的特点,从适应度值标定和种群多样化两方面对其提出改进。并针对上海南汇地区某用户的需求,得出光伏组件数量N_(pv)、风力机数量N_w及蓄电池数量N_b这3个非线性相关参数的最佳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01期)

梁瑞琴[6](2018)在《灵活运用碱基互补配对规律解遗传习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是对DAN分子结构的理解,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总结相关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既让学生学习轻松,又培养了能力,一举两得。(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09期)

杨雪康,匡兵,林瑞,周峰[7](2017)在《基于改进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叁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triangular fuzzy number complementary judgment matrix,简称TFN)排序中运算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小生境遗传算法(niche genetic algorithm,简称NGA)的TFN排序方法。将TFN排序中满意一致性检验、矩阵元素调整和权值排序作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在保证TFN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前提下,对TFN进行最小调整。通过引入度量种群多样性的小生境熵概念对NGA进行改进,根据小生境熵对改进NGA中部分进化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算法的运算效率。采用该方法对随机产生的3~6阶TFN进行仿真验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NGA提高了运算效率,改善了运算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尼力帕尔·阿力木,王玲玲,张波,阿依恒·曲库尔汗[8](2016)在《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rs861539)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技术)对60例喉癌患者和120名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与吸烟交互对喉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XRCC3 24l Met等位基因增加了喉癌发病风险,与XRCC3 241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喉癌的OR为4.27,95%CI为1.49~12.18。结论XRCC3Thr 241 Met单核苷酸多态是喉癌的遗传易感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6年09期)

[9](2016)在《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专家团队将与上妇幼优势互补达成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咨询门诊将充分利用上妇幼的优势和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的专家资源,全面开展中国遗传咨询,积极推进国家叁级预防策略,促进出生缺陷领域技术创新和适宜技术推广,和后续的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降低我国的出生缺陷水平。主要目标如下:1、培育一支遗传咨询师队伍——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与国家卫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3期)

刘薇,王丽春,文峰[10](2016)在《Ⅲ期NSCLC以表观遗传治疗与放、化疗互补结合的精准治疗的预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Ⅲ期NSCLC患者精准治疗的预后。方法以2010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77例Ⅲ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单纯GP方案治疗81例,放射治疗69例和精准治疗27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和生存率;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Ⅲ期NSCLC患者基本特征对精准治疗后不同时期有效率的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经精准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的OS、PFS多变量COX模型;根据未经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的NL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NLR水平与O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Ⅲ期NSCLC患者经精准治疗的半年RR稍低于其他治疗方案,但治疗后1.5年、2年RR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案(P<0.05);在经精准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性别、分期及NLR与其预后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吸烟与其预后显着相关(P<0.01);经精准治疗2年后,A组OS大于B组,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治疗明显提高了Ⅲ期NSCLC的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改善了Ⅲ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遗传互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构造了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标准遗传算法,给出保留精英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证明.数值例子验证了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互补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丹丹,刘宏波.筛选GPAT基因的酵母遗传互补体系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张美玲,韩海山.求解特征值互补问题的遗传算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董立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互补问题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

[4].郭晶.基于遗传PID算法的风光互补充电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5].于文英,王玟苈,马新秀,张占先,武新芳.改进遗传算法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6].梁瑞琴.灵活运用碱基互补配对规律解遗传习题[J].考试周刊.2018

[7].杨雪康,匡兵,林瑞,周峰.基于改进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叁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

[8].尼力帕尔·阿力木,王玲玲,张波,阿依恒·曲库尔汗.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相关性[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

[9]..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专家团队将与上妇幼优势互补达成目标[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6

[10].刘薇,王丽春,文峰.Ⅲ期NSCLC以表观遗传治疗与放、化疗互补结合的精准治疗的预后评估[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

标签:;  ;  ;  ;  

遗传互补论文-陈丹丹,刘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